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新股動態 > 正文

字號:  

擬上市銀行IPO十字路口:赴港上市“人氣漸增”

  • 發佈時間:2014-12-23 07:0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呂 東  責任編輯:陳娟娟

  如今A股市場門外排隊的擬上市銀行已經由最頂峰時的16家降至9家

  堅守A股IPO還是選擇赴港上市,多家擬上市銀行站在了“十字路口”。

  隨著盛京銀行即將於本月29日掛牌港交所,港股市場也將迎來第5隻地方銀行股。作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商行,盛京銀行在A股IPO多年無果後,終於在港股市場取得了突破,即將完成IPO的願望。

  一邊是內地A股上市閘門依舊緊鎖,一方面則是H股市場敞開懷抱,地方銀行對於上市地的選擇自然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愈來愈多的地方銀行將H股市場選為了上市的突破口,這也讓排隊A股的銀行名單日漸萎縮。

  目前,排隊等待A股上市的地方銀行已由鼎盛時的16家,驟降至9家。其中,徽商銀行、盛京銀行就是先後因在港上市,而主動放棄了A股的排隊。“從去年開始,證監會方面對於境外上市的條件有所放開,先後多家銀行在港成功上市,無疑會對其他地方銀行産生示範效應,在A股上市短期無望的情況下,地方銀行將上市地‘搬家’的情況還將繼續”,某銀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盛京銀行下週一

  在港掛牌

  在A股門外長時間的無果等待,早已讓盛京銀行耐心漸失。早在2009年,該行就已審議通過了上市議案,並隨後向監管部門提交了上市申請。如今五年時間已過,儘管該行A股上市議案一再延期,依舊無法換來A股上市的結果。此前公開披露的《盛京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書(申請稿2014年6月30日報送)》方案顯示,其擬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不超過9億股。

  隨著去年8月份,盛京銀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H股上市相關議案後,該行就將IPO目光投向了香港市場。今年10月份,盛京銀行做出了“棄A赴H”的決定,最終將該行上市地點選擇在了香港。日前,盛京正式宣佈將在港公開發售,並預計于2014年12月29日開始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的交易。

  根據盛京銀行招股書,此次盛京銀行預計發售13.75億股H股,其中,擬國際發售13.06億股,佔比為95%;擬香港發售6875萬股,佔比為5%。發售價格區間為每股7.43港元到7.81港元(不含佣金等其他費用),募集資金規模在102.16億港元到107.39億港元之間。盛京銀行表示,擬將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用於補充其資本金,以協助其業務持續增長的需要。

  目前,盛京銀行已成功吸引五名基礎投資者合計投資共7億美元,佔該行集資額比例已超過半數。

  雖然盛京銀行將在港順利實現IPO,但從一年多以來先後上市的重慶銀行、徽商銀行以及哈爾濱銀行的上市表現來看,內地銀行股在港上市後的市場表現都難言樂觀。重慶銀行上市首日收盤即遇“破發”,哈爾濱銀行上市首日收盤價也僅比發行價上漲0.01港元從而驚險地守住了發行價。很長一段時間,這三家銀行股價均呈現出集體破發的態勢。截至昨日收盤,雖然經過近期連續上漲,但也只有哈爾濱銀行股價高於其發行價,其餘兩家仍處於“破發”狀態。

  大股東瀋陽恒信

  或在上市兩年後減持

  在東北地區城商行中,盛京銀行無論是資産規模還是盈利能力均居首位。截至2013年年末,該行總資産為3554.32億元,佔遼寧省內城商行總資産的31.7%,此外,該行實現凈利潤更是連續三年在東地北區城商中排名第一。而該行也一直被認為是東北三省最有可能率先上市的城商行,然而這一判斷隨著哈爾濱銀行繞道H股上市而被打破。如今,及時調整上市地點後,盛京銀行IPO的努力也將在2014年年末實現。

  根據盛京銀行所定下的擴大區域優勢,推進跨區域、綜合經營的戰略目標,近年來該行一直加緊擴大經營空間。盛京銀行是最早獲批跨省設立分支機構的城市商業銀行之一。資本金方面,雖然截至今年上半年,該行資本充足率較去年年末有所增長,但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出現下降。按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計算,截至2014年6月30日,該行資本充足率為11.61%,較年初增長0.44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77%,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

  目前,盛京銀行不良貸款率雖然呈現出逐年下降的態勢,但該行披露,其大股東尚有7.56億元款項尚未償還。截至2014年6月30日,盛京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44%,這較去年年末再降0.02個百分點。盛京銀行方面表示,由於在歷史上曾得到政府幫助處置以及核銷不良貸款,因此其歷史上的不良貸款率並不能完全反映資産品質的實際變化。該行H股招股説明書顯示,2004年盛京銀行將20億元不良貸款出售給了瀋陽城建投,並提供相應的貸款協助其收購該不良資産,隨後該行目前大股東瀋陽恒信承接了上述不良資産,但目前仍有7.56億元貸款尚未償還。為此,盛京銀行已為該款項計提了0.62億元的拔備。盛京銀行表示,瀋陽恒信已承諾將在該行上市之日起兩年內,以其持有的該行部分股權處置變現後歸還上述未償還款項。

  截至目前,瀋陽恒信是盛京銀行單一最大股東,其持有該行約10.92%的股東權益。全球發售完成後,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瀋陽恒信將直接持有盛京銀行全部已發行股份約8.50%(若超額配股權獲全面行使則持有8.23%),將不再成為該行的主要股東。資料顯示,瀋陽恒信是一家以資産管理、資本運營和資産投資為主要業務的公司,由瀋陽産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擁的,而後者則是瀋陽市國資委的全資子公司。

   赴港IPO漸熱

  A股排隊銀行縮水

  自去年起,地方銀行在港上市屢有斬獲,若加上即將上市的盛京銀行,目前在港上市的地方銀行數量已增至五家,分別為最早在港上市的重慶農商行,以及徽商銀行、重慶銀行、哈爾濱銀行和盛京銀行,而後四家銀行均為這兩年新在港上市的銀行。隨著在港上市地方銀行隊伍的擴容,硬幣的另一面則是,原有在A股排隊上市的銀行數量快速萎縮。

  自2012年年初,證監會首次批露A股上市排隊企業名單,如今已近三年時間,這一名單的銀行數量已經過數次變化。從首批14家銀行入選A股排隊名單到最頂峰時高達16家銀行排隊,如今仍在排隊的銀行只有區區9家,分別是杭州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成都銀行、常熟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江陰農商行。此外,盛京銀行及吳江農商行已處於“中止審查”狀態,證監會發佈的資料顯示,這兩家銀行均為發行人主動要求中止所致。而東莞銀行、徽商銀行、錦州銀行則在今年7月1日起集體變為“終止審查”,從H股成功IPO後徽商銀行、重慶銀行先後在A股排隊名單中消失來看,未來盛京銀行也可能變為“終止審查”。港股上市閘門對地方銀行打開的後果,就是讓它們齊聚港股,而A股排隊銀行數量急劇流失。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重慶銀行、徽商銀行相繼成功實現赴港上市,不但讓沉寂多年的銀行股上市進程取得突破,也使得港股市場成為了內地城商行實現IPO的新通道。未來那些在A股門外苦等多年的地方銀行,將會更多的來入境股市場,畢竟這條上市路要通暢許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