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和建行不兜底 天威債券違約或打破剛性兌付
- 發佈時間:2015-05-26 09:55:46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4月21日,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公告稱,無法按期兌付“11天威MTN2”債券本年利息。天威集團的此次中票違約,也開啟了國企債券違約的首例。
作為“11天威MTN2”主承銷商的建設銀行,在上週三(5月20日)公佈了持有人會議決議公告,提出追加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兵裝集團)對“11天威MTN2”提供無條件擔保等決議。分析師認為,這表明建設銀行並不願意為天威集團兜底,天威債到期後誰來兌付仍然存疑。
多名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若最終“11天威MTN2”無法逃脫違約的命運,那麼對於中國債券市場來説也許不見得是壞事,因為打破剛性兌付或將引導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使中國的債券市場發展更為健全,意義重大。
銀行和母公司都不願兜底
今年4月21日,天威集團為“11天威MTN2”支付利息的日子到期,天威集團發佈公告,表明由於集團發生鉅額虧損,未能按期兌付本年利息。本期債券發行規模共計15億元,債券利率為5.70%,本期應付的利息為8550萬元。
在付息日期來臨之前,市場一度猜測天威集團母公司兵裝集團將為天威集團兜底,最終這一猜想落空。隨後,債券主承銷商建設銀行宣佈將召集持有人舉行會議,協商相關事宜。
上週三,建設銀行公佈了持有人會議公告,通過了6項決議:一是確定並授權建行作為受託管理人,推舉律師事務所為大成律師事務所;二是要求“11天威MTN2”加速到期;三是要求追加兵裝集團對“11天威MTN2”提供無條件擔保;四是對天威集團及相關方採取民事訴訟;五是就“11天威MTN2”違約事項提請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進行三方面行動:1、提請交易商協會對天威集團此次違約行為進行公開譴責;2、提請交易商協會對兵裝集團及其子公司在存續期內的債務融資工具提示風險,暫停兵裝集團及其子公司發行全部債務融資工具;3、提請交易商協會將天威集團此次違約行為反饋給其他監管部門,包括但不限于發改委、國資委、證監會、銀監會;六是要求天威集團向“11天威MTN2”債券持有人公開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期間相關文件。
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總部首席分析師範為告訴《每日緊急新聞》記者,決議表明建行想把債券違約的壓力轉移出去,其並不願意為天威集團兜底;“要求追加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對‘11天威MTN2’提供無條件擔保”等決議項目亦沒有法律效率,具體執行效果還有待觀察。
天威集團資金鏈已斷裂
儘管持有人會議決議公告中提出要求追加兵裝集團對“11天威MTN2”提供無條件擔保的議案,但是分析認為,兵裝集團目前並不願意為天威集團可能面臨的債券違約兜底。
天威集團是央企兵裝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在2011年發行了兩期共25億元中期票據(MTN),在2012年和2013年又發行共20億元定向工具(PPN),當時它的信用評級為AA+。
從2011年起,天威集團凈利潤開始虧損,且虧損金額不斷擴大,2014年虧損額達到101億元,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今年3月份,農業銀行保定分行在天威集團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其賬戶中的資金劃扣,抵消天威集團所在農行的部分債務,最終造成天威集團資金鏈斷裂,無法支付到期的債券利息。
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級業務部分析師吳武源認為,“11天威MTN2”本年度應付利息僅8550萬元,若兵裝集團有意相助,以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可謂不費吹灰之力,但其最終選擇了袖手旁觀,表明兵裝集團某些層面或已戰略放棄了天威集團或類似天威集團這种經營困難、財務惡化的企業。
數據顯示,未來一年內,天威集團有25億元的中期票據、20億元的私募債券、40億元的銀行借款需要還本付息。由於天威集團目前資金鏈已經斷裂,因此未來如何償還這些債務引發市場疑問。
吳武源認為,從天威集團之前數次債券持有人會議情況來看,雖然與會各方表決通過了應對性的決議,但決議的效力未定,對違約事件的發展未産生實質性影響,債券持有人會議法律地位亟待明確。因此,本次會議決議能否最終落實同樣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打破剛性兌付意義重大
在范為看來,由於目前天威集團自身已經很難“造血”,因此“11天威MTN2”債券存在最終違約的可能性。
民生證券固收研究團隊在針對“11天威MTN2”債券持有人大會結果的評議中指出,天威集團中票付息違約一事無論最終如何解決,均對市場提出警示,國企背景固然強大,但在無明確擔保條款的情況下,只能作為估計,不能構成責任追索的憑據。建議投資者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更關注條款中的規定,不要因為隱性慣例而甘冒風險。
上述文章同時指出,作為國企債券違約第一案,天威集團中票未按期付息對規範市場發展意義重大。政府顯隱性信用擔保的神話使得銀行持續為地方政府和國有部門輸血,不利於無風險利率下行,也對市場化融資主體(新經濟)産生了明顯的擠出效應。打破無效部門剛性兌付的神話,允許部分國有關聯負債主體有序違約並迅速處置不良,才能真正促使無風險利率下行。
吳武源亦認為,一個健全的債券市場不應該存在剛性兌付,只有打破剛性兌付才能引導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政策層面對債券違約的容忍度已然增加,市場層面對債券違約的接受度也在逐步上升,中國債券市場正走在健全發展的道路上。
《《《
記者觀察
天威集團總資産曾超390億 卻兩年內負債百億
“天威集團當年在業內是屬於國內老大哥行列的,很多産品與技術都是獨此一家。”山西省一位在變壓器行業幹了20年的變壓器廠廠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得知天威集團目前資不抵債可能面臨破産時,這位廠長表現出了異常的驚訝與惋惜。
儘管天威主要的輸變電業務都被置換到了上市公司保變電氣旗下,但天威目前面臨的困境仍然讓人唏噓:天威集團總資産一度超過390億元,短短兩年內就負債上百億,造成資不抵債,導致如今無法支付8550萬元的債券利息。
更讓人看不懂的,是天威集團與母公司兵裝集團之間的關係。在兵裝集團承諾攜300億元鉅資入主天威之時,這一整合事件曾被各方看好,但如今兵裝集團已拒絕再為天威集團輸血。
在2011年審計署出具的《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2009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中,提到了天威集團對Huko公司投資上的失策,並使用了“天威新能源未經慎重決策”的字眼進行了評價。
2014年審計署的另一份報告中也指出,2008年至2012年天威集團的21個新能源固定資産投資項目中,有20個未經董事會審議等法定程式,涉及投資額152.75億元;11個項目未經兵裝集團審批即開工建設,涉及投資額24.85億元。
報告對此的措辭是“天威集團投資存在決策不規範、效益不佳甚至嚴重虧損等問題。”
兩者作為子母公司關係,涉及高達上百億的投資額,天威集團時任董事長丁強同時還擔任著兵裝集團的總經理助理,為何會出現“未經董事會審議等法定程式”以及“未經兵裝集團審批即開工建設”的情況?兩家集團公司是否有相應的投資決策機制?某些程式是否有走過場的嫌疑?
此後天威集團與保變電氣的資産置換,使得天威集團瀕臨破産,又是否損失了天威集團債權人的權益?
帶著種種疑問,記者向天威集團與兵裝集團進行了屢次求證,卻均未能獲得回應。
在記者到保定進行實地走訪的過程中,附近居民證實,保定天威風電葉片有限公司與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皆開工未久便停産至今,在兩家公司內部,都露天堆放了大量的設備及機械産品。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儘管負債已經超過百億之巨,但記者到訪天威集團時發現,其公司院內仍然停滿了賓士、奧迪等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