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惜貸情緒漸濃:大企業不缺錢 小企業不好貸

  • 發佈時間:2015-01-15 07:51:2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李婧暄  責任編輯:張明江

  新年伊始,銀行間市場拆借利率接連下調,在結束了年末衝點的時間段後,銀行的放貸情緒沒有隨之升溫。在記者的調查採訪中發現,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年初,銀行業的整體信心不高。

  其中,不良率持續增加,實體經濟問題逐漸顯現等大環境影響,銀行惜貸情緒漸濃,甚至有銀行業人士向記者坦言,目前眾多領域都不敢發放貸款,“除非是跟著政策走的”。

  不良率持續增加 壞賬未集中爆發

  根據浦發銀行發佈的首家上市銀行2014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4年末浦發銀行不良貸款率0.97%,比年初上升0.23個百分點。

  而此前發佈的2014年三季報數據顯示,銀行不良貸款率繼續呈上升趨勢,從數據上來看與年初相比,三季度除寧波銀行(002142,股吧)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保持不變外,其餘15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有增長;而于上半年比,除光大銀行(601818,股吧)不良貸款率有小幅下降外其餘14家銀行還是呈上升態勢。

  儘管各家銀行的年報數據仍未出爐,但分析認為,隨著上季度不良資産的持續暴露,銀行業在2014年的利潤增速將從2013年的14%左右下降到10%左右。

  此外,今年的企業形勢也並不樂觀,據廣發銀行《2014中國小微企業白皮書》披露,三成小微企業處於“亞健康”狀態,資金缺口高達22萬億元。

  惜貸情緒漸濃 放貸腳步跟著政策走

  隨著2015年翻開了新的一頁,各家銀行在新年的各項業務部署也悄然開始,但記者調查發現,對於2015年的信貸市場,各家銀行預測並不樂觀。

  “目前銀行信貸有一定的挑戰,不管是外資銀行還是中資行壞賬率都較高,對風險較高的中小企業依舊有戒心,因此這些企業要麼借不到錢,要麼就要付出較高的利率。” 恒生銀行環球市場業務主管黃偉鴻表示,這將對實體經濟形成不好的影響。

  目前來看,銀行對壞賬的預期還有保留,因此從近期的數據看,銀行新增貸款的規模並不高,“銀行指定信貸計劃還是要看風險,雖然同業存款納入存款等一系列的措施在某種意義上解除了銀行在存貸比方面的限制,但今年部分行業依舊是銀行不敢貸款的。” 黃偉鴻表示。

  受産業結構調整和加強地方預算管理、清理整頓地方債務的影響,商業銀行投向産能過剩行業和地方融資平臺的貸款將繼續呈下降趨勢,“隨著國家一系列重大投資項目的開工,更多的信貸資金有望進入軌道交通、機場、港口、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和棚戶區改造領域。”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廣發銀行個人銀行總經理呂詩楓告訴記者,銀行在授信中也會考慮行業情況,未來,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將越來越不佔優。

  展望

  貸款定價差異化 銀行利差繼續縮小

  由於2014年年報還沒出爐,從2013年的數據看,2013年年初貸款的重定價造成行業凈息差從2012年4季度的2.75%下降至2013年1季度的2.57%。儘管從當年2季度開始凈息差有所回升,直至第四季度的2.68%,但全年同比2012年平均要下降10個BP以上。據測算,2013年A股上市銀行凈利潤增速大約被利差變化拉低了4.08個百分點,佔比達到近30%。其中大型商業銀行受到的衝擊相對小些,利差變化大約拉低了凈利潤增速1.84個百分點,而股份制上市銀行這一數字則高達5.69%個百分點。

  而業內預計,2014~2015年這種利差變化對凈利潤增速的影響將更加巨大。尤其是央行2014年11月進行的不對稱降息,直接導致銀行間利差下降。“這次不對稱降息,至少影響了銀行業10%的利潤。”昨日一名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向記者坦言,由於競爭加大,以及定價差異化等因素,銀行的利差進一步縮小。

  隨著利差的縮小,銀行逐利價格就必須要考慮風險,“大企業貸款的利潤低於銀行貸款的平均利潤,中型企業的貸款剛好達到平均利潤,而小企業貸款是高於平均利潤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馬駿表示。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小微企業貸款存在風險高壞賬高的情況,因此普遍利率水準要高於其他企業,因此成為“燙手的山芋”,“不少銀行的小微企業雖然貸款利率高,但風險太高,數據很多都是做出來的,實際情況並沒有達到監管要求的兩個"不低於",未來預計將會更加收縮”。某股份制銀行總行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