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堅守為民初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以首善標準構建與實體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出以監管引領為舵、以平臺建設為艙、以科技賦能為帆、以專項行動為槳的首都普惠金融之舸,匯聚“四維動力”,推動各項宏觀經濟政策通過金融機構有效傳導至市場主體,切實為首都經濟發展量質同升、行穩致遠作出貢獻。
作者|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
2023年是普惠金融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北京金融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相關部門政策要求,始終堅守為民初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以首善標準構建與實體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出以監管引領為舵、以平臺建設為艙、以科技賦能為帆、以專項行動為槳的首都普惠金融之舸,匯聚“四維動力”,推動各項宏觀經濟政策通過金融機構有效傳導至市場主體,切實為首都經濟發展量質同升、行穩致遠作出貢獻。
監管引領之“舵”讓普惠金融工作有目標。近年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黨委高度重視普惠金融發展,從“宏觀”到“微觀”指導金融機構做好相關工作。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結合宏觀經濟發展情況及金融需求,及時部署普惠金融服務工作,利用各類通報、座談、展會加大惠企政策督導宣講力度。同時,要求各金融機構一把手主抓小微金融服務工作,增強金融服務普惠性,不斷提升小微企業服務品質。根據上級部門工作部署,原北京銀保監局于年初印發關於加力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品質的年度監管文件,要求轄內金融機構持續做好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及保險保障服務,精準對接重點領域小微企業主體,對轄內金融機構普惠金融業務開展情況進行逐家分析、逐月監測、逐季通報,根據金融機構具體情況對其普惠金融業務進行個性化指導。此外,積極聯動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建立“融資紓困直通車”機制,在日常監管工作中注意收集企業融資訴求並引導銀行積極對接,推動金融機構普惠常態業務效率提升。
平臺建設之“艙”讓普惠金融業務更豐富。2020年4月,為不斷推動信貸業務增量擴面,原北京銀保監局聯合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建成全國首家首貸服務中心。2021年以來,有關部門進一步探索完善確權融資、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服務功能,引入創業擔保貸款辦理功能,升級建成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通過在市政務服務大廳開設綜合服務窗口,實現中小微企業融資一站式辦理。通過整合政策、服務、資訊資源,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在銀行原有網點之外為小微企業辦理貸款業務提供了公開公平透明的快捷通道。目前,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已進駐銀行22家,融資擔保機構16家,小額貸款機構、商業保理機構、融資租賃機構、資産評估機構各1家,匯聚信貸産品170余項,通過集中辦公、統一受理模式,企業可實現“貨比三家”,享受定制化融資方案。2022年,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啟動企業線上融資運營渠道,實現融資訴求和資格認定材料“一口進”、融資結果“一口出”功能,有力促進獲得信貸“一件事”線上場景化建設的高效完成。此外,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還創設“暢融工程”“信貸易融”等銀企對接品牌,組織百餘場銀企對接活動,多家企業由此獲得信貸支援。
科技賦能之“帆”讓普惠金融服務更高效。“讓企業少跑路,讓數據多跑腿”是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品質的重要目標。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工作要求,在原銀保監會、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援幫助下,原北京銀保監局指導北京市銀行業協會建立全國首個省級銀政數據共用平臺,並升級為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以下簡稱“金綜網”)。金綜網廣泛對接政府部門數據,引導銀行專線接入,打通了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間的數據“大動脈”,有力推動政務數據應用於金融機構獲客、審批、風控等業務環節。同時,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可用不可拿”,充分保障企業數據安全。目前,金綜網已與13個政府部門實現政務數據共用,覆蓋金融服務網點4100余個,累計服務小微企業922萬家次。此外,指導銀行機構建設內部不動産登記專網系統,實現不動産抵押、解押登記線上辦理88.6萬餘次,並配套設置不動産綜合服務網點,在受理貸款申請時,將貸款資料和抵押、資訊核驗等資料一併簽署,客戶只需到銀行一次即可完成貸款申請,貸款審批時間由數十天大幅壓縮至1-2個工作日。
專項行動之“槳”讓普惠金融覆蓋更全面。破除“首貸難”問題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關鍵一環。近年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高度重視“首貸難”問題,靠前部署,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印發《北京市小微企業首貸戶專項拓展方案》,推動銀行首貸業務增量擴面。2022年以來,探索豐富對接形式,分批推送“兩類企業名單”至轄內銀行:第一類是以監管數據、政務數據為基礎,利用大數據建模篩選出滿足一定條件的潛在首貸戶名單;第二類是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管、商務消費、工業資訊化等部門收集相關經營主體經營情況和融資需求,形成潛在首貸戶名單。“兩類企業名單”目前共計向銀行推送小微企業近2.5萬戶,綜合觸達率近85%。此外,聯動北京市財政部門、中小企業發展主管部門形成合力,加大資金補貼支援力度,切實提升企業獲得感。2022年5月,聯合市經信局共同出臺首貸貼息專項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首貸戶給予貸款20%-40%的貼息和擔保費用補助,支援企業抗擊疫情、復工復産。截至目前,已為近萬家次企業提供貼息支援超過5700萬元,真正做到“讓利於企”。2023年,聯動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首貸貼息及擔保費用補貼流程,爭取更高額度財政資金支援,提高貼息比例,變“按筆補貼”為“按戶補貼”、變“事後審批”為“見貸即貼”,有效推動貼息直達企業。
十年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引導首都金融業堅持普惠金融長期主義,發揚工匠精神,持續建設完善“敢貸、願貸、能貸、會貸”機制,扎紮實實做好基礎工作。積極引導行業堅守普惠導向,樹立“做真普惠”“真做普惠”理念,避免目標迷失、盲目追求指標快速增長的短視行為。鼓勵行業契合市場主體真實需求不斷優化産品服務,牢記金融服務普惠性的發展初衷。目前,北京轄內中資商業銀行已基本設立架構科學、功能齊全的普惠金融專門部門,建立並持續完善盡職免責機制和不良容忍度機制,培養出了一批熟悉小微企業業務需求及普惠金融業務特點的優秀信貸人員,有力推動首都小微企業信貸服務“增量擴面、提質降本”,為小微企業成長壯大保駕護航。
在良好的行業發展氛圍、高效的體制機制保障和豐富的人才儲備支撐下,北京地區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轄普惠小微貸款持續快速增長,涉農貸款餘額規模顯著擴大;信貸供給結構不斷優化,首貸、續貸、迴圈貸等重點領域業務持續拓展,信用貸、中長期貸款佔比提升,科技創新、民生保障等領域信貸投放力度加大;普惠金融信貸風險總體可控,綜合融資成本持續降低。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北京地區全金融機構口徑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2.08萬億元,是十年前的四倍有餘;小微企業貸款戶數77.42萬戶,十年前這一數據尚不足12萬戶,金融支援小微企業的覆蓋面大大擴展。同時,北京地區小微企業不良率始終保持在較低水準,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年化收益率逐年下降,6家大型銀行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年化收益率更是始終處於全國最低之列。北京市“獲得信貸”排名大幅提升,2020年已躍居全國前列。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面向未來,監管部門和金融行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積極貫徹落實擴大內需戰略,打通金融服務供給的卡點、堵點,持續優化供給結構,不斷適應和滿足市場主體和社會大眾更新變化的金融需求。監管引領下的金融行業將發揚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的精神,下大力氣、花真功夫推動普惠金融服務品質進一步提升,做小微企業成長的陪伴者、指引者、保護者,為實體經濟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2013年11月,發展普惠金融首次被正式寫入黨的決議之中,並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容之一,過去十年,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多項指標已高於全球平均,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黨的二十大錨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高品質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展望下一個十年,如何著力推動我國普惠金融實現高品質發展,以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國網財經重磅推出《共創普惠金融新十年》特別策劃欄目,力邀數名普惠金融前沿人物共話普惠金融發展新十年!
中國網財經
客戶端
中國網財經
微信公眾號
中國網財經
微網志
中國網財經
頭條號
中國網財經
百家號
中國網財經
企鵝號
中國網財經
網易號
中國網財經
微信視頻號
中國網財經
抖音號
中國網財經
快手號
中國網財經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