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
十年來,保險業作為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保險需求為目標,不斷提高普惠保險的覆蓋面和服務能力,切實增強人民群眾保險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可持續性。下一步,保險業要充分認識發展普惠保險的重要意義,加快完善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的普惠保險發展長效機制,持續提升普惠保險可得性,全面推進普惠保險高品質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保險需求。
作者|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 王玉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普惠金融的發展。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産品”。十年來,保險業作為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普惠金融發展的決策部署,在監管部門指導下,找準行業功能定位,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保險需求為目標,不斷提高普惠保險的覆蓋面和服務能力,切實增強人民群眾保險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可持續性。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2月28日中央深改委第二十四次會議上提出,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普惠金融高品質發展,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2015年12月,國務院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在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等方面做出了規劃,明確了普惠金融服務的重點對像是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缺乏金融服務或金融服務不足群體。2016年9月,G20領導人杭州峰會正式核準了《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這是數字普惠金融領域首個國際高級別指引性文件,《高級原則》覆蓋8條原則的66項行動,以指引和幫助各國政府及相關各方發展數字普惠金融。2022年12月,原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就《關於推進普惠保險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向行業徵求意見;在發展目標方面提到,“到2025年,普惠保險高品質發展體系更加完備,保障範圍和覆蓋面不斷擴大,産品體系更加豐富,每人平均保障水準持續提升,服務的便捷性和滿意度有效改善。普惠保險政策制度、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基本建立,普惠保險發展環境明顯改善。保險教育深入開展,消費者保護機制更加健全”。6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同志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助力市場主體提信心、添活力。一系列指導思想和指引文件為普惠金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普惠保險是我國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險業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的公平可得、保障適度、覆蓋廣泛的保險産品和服務。發展普惠保險對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升人民群眾總體保障水準,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保險業要提升政治站位,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要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持續推進普惠保險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保險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發揮保險保障優勢,切實推進農業保險穩健快速發展,全面實施大病保險,積極開展貧困人口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面向欠發達地區、比較困難行業和低收入群眾發展小額人身保險。保險服務覆蓋面、可得性、滿意度逐步提高,普惠保險發展取得一定成效。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深刻認識到發展普惠保險的重要意義,在監管部門指導下,積極發揮行業自律職能,組織引導行業圍繞普惠保險發展開展了一系列探索。一是加強實踐研究,2020年12月編制併發布《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藍皮書》,2021年12月發佈《保險業服務鄉村振興藍皮書》,2022年完成信保業務服務小微企業發展調研。二是搭建行業平臺。2021年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成立了鄉村振興專委會,搭建了面向三農的保險業自律交流和服務平臺。三是做好宣傳教育,2019-2020年連續兩年與人民日報社合作開展普惠保險案例徵集發佈活動,對普惠保險的宣傳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保險業充分運用保險機制積極創新,圍繞農業農村農民風險保障需求,大力開發農業保險、農村財産保險等保險産品,在服務農業生産、守護人身安全、保障農村財産等方面強化供給,全面服務鄉村振興。
一是在服務農業生産方面。保險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強農惠農、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等方面決策部署,堅決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大核心,持續加大對三大主糧生産和“菜籃子”工作的保險服務供給。進一步服務特色農産品生産佈局,結合《關於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産業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相關精神,立足地方産業特點,量身定制覆蓋全産業鏈組合型保險産品,有效支援地方優勢特色産業發展。據統計,2021年保險業用於服務農業生産方面的保險産品共16831個,提供風險保障5.01萬億元1,覆蓋了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等防範返貧重點監測對象761.03萬戶次,支付賠款616.55億元。
二是在保障農村財産方面。保險業持續開展農村財産類保險,發揮保險事前風險預防、事中風險控制、事後理賠服務的作用,從保障農房、農機、基礎設施等角度出發,推動保險機制更深入地嵌入到農村社會治理體系。據統計,2021年保險業用於保障農村財産方面的産品共328個,提供風險保障5.78萬億元,覆蓋防範返貧重點監測對象38.61萬戶次,支付賠款7.18億元。
三是在關鍵領域保險供給方面。保險業嚴格落實監管部門關於強化關鍵領域金融供給要求,在優先支援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助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服務新農村經濟主體和農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支援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方面,保險業以3932個保險産品,提供風險保障0.67萬億元,覆蓋防範返貧重點監測對象263.30萬戶次,支付賠款203.09億元。在助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保險業共開發産品85個,提供風險保障0.15萬億元,支付賠款0.74億元。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的需求特點,保險業開發和使用相關産品2229個,提供風險保障1.12萬億元,覆蓋防範返貧重點監測對象101.17萬戶次,支付賠款118.51億元。
“十三五”期間,保險業遵循《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的相關要求,發展小微企業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提升小微企業融資能力,近年來,原銀保監會、人民銀行、工信部等部門多次發文鼓勵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深化“銀行+保險”合作,穩步發展小微企業融資性信保業務。保險業在監管部門的規範和指導下,發展以貸款保證保險、貿易信用保險為主的信用保證保險業務,不斷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
一是精準幫扶小微市場主體紓困發展。保險公司作為金融機構助力間接融資的重要市場參與者,適應小微市場總量大、額度小、分佈廣的特點,信保業務較好地緩解小微企業缺乏抵質押物、風險抵禦能力較低、財務狀況不透明等信用不足問題,激發小微企業活力,助推實體經濟發展。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調研統計,2017年至2021年,融資性信保業務保險金額自4555億元增至734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12.7%,未了責任餘額自4334億增至7752億,年均複合增長率15.7%。同期,支援小微企業融資的業務顯著增長。助力小微企業獲得融資金額自2017年的547億提升至2021年的3,231億,年化複合增長率達56%,佔總體承保融資金額的比例自2017年的10.6%增至2021年的36.7%。其中,融資性保證保險貢獻突出。小微企業通過融資性保證保險獲得融資金額佔比自2018年起顯著提升,四年間擴大4倍,從2017年的10.2%增至2021年的46.3%。
二是強化出口信用保險服務舉措穩外貿。出口信用保險是各國外貿穩增長、防風險,保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政策性工具。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導向,聚焦主責、堅守主業,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強化風險保障和融資增信支援,加大普惠金融支援力度,緩解中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難題,充分發揮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作用,積極服務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截至2021年6月,中國信保累計服務支援小微客戶達到11.4萬家,同比增長16.2%,承保保額546.6億美元,同比增長26.5%;服務小微企業承保金額佔比16.7%,承保保費0.9億美元,小微業務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同時,中國信保2020年12月推出“信步天下”APP,為小微企業提供線上服務和智慧化國際行銷管理工具。自推出以來,累計註冊用戶數超過10萬,其中小微企業註冊用戶9萬多家。依託自身實時覆蓋超過2億家海外企業、6,000萬家中國企業和4,000多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的資信數據庫,研發升級“小微資信紅綠燈”“小微資信報警器”和“小微資信導航儀”等數字化資信服務産品,積極做好外貿保險服務。
三是有效助力疫情期間小微企業復工復産。疫情期間,保險業積極幫扶遇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加大企業財産保險、安全生産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等業務拓展力度,為小微企業生産經營提供更多保障,向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提供純信用保證保險、質押貸款保證保險等産品,適當降低保費。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産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獲取融資提供增信服務。2022年上半年,保險業協會發佈《關於發揮保險功能作用 進一步做好受疫情影響困難行業企業等保險服務的倡議書》,各保險公司積極響應號召,擴大融資性保證保險覆蓋面,對符合條件的住宿、餐飲、零售、文化、旅遊、交通運輸等受疫情影響困難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增信支援。開發碳配額質押貸款保證保險、經營類專屬保證保險、中小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同時聯合資金方制定延期還款、減免費用、暫緩催收等方案,優化理賠服務,啟動綠色通道,支援疫情較嚴重地區線上業務辦理需求,盡可能減輕疫情對實體經濟帶來的衝擊,發揮社會“穩定器”作用。同時,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風險保障和融資增信作用,進一步優化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和理賠條件,擴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覆蓋面。
原銀保監會在2021年初提出,要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整體效能,加強民生領域金融支援,保險業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精準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深化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提升普惠保險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普惠保險的覆蓋面和服務能力,切實增強人民群眾保險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可持續性,為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大學生、新市民等群體的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普惠保險服務,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積極開展老年群體合法權益保護。近年來,保險業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保護老年群體保險消費者權益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嘗試,取得積極成效。據統計,“十三五”期間,保險業協會51家會員公司先後共推出140餘款老年專屬保險産品,涉及健康、醫療、養老和意外傷害等多個風險保障領域。積極探索推動養老(健康)服務機構責任保險的發展,以減輕普惠型養老服務機構的後顧之憂,增強其服務能力。同時,保險業積極探索老年群體投保“綠色通道”,提供老年群體“友好型”保險服務;加強行業老年群體保險服務工作等級標準體系建設,探索開發針對老年群體的增值保險服務。
二是積極推進農村人身保險發展。保險業注重提升農村地區人身保險發展水準,通過開展健康保險、意外保險、商業養老保險等業務,有效防範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和助力解決養老等問題,積極參與農村地區多層次保障體系建立。據統計,2021年保險業用於農村地區的人身保險産品共1184個,提供風險保障64.65萬億元,覆蓋防範返貧重點監測對象103.44萬戶次,支付賠款113.89億元。
三是全面加強新市民群體保險服務。從2021年開始,針對新市民群體長期在就業創業、住房安居、培訓教育、醫療健康等重點領域的風險痛點切入,保險業因地制宜開展保險産品和服務創新,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2022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銀保監發〔2022〕4號)印發後,保險業積極拓展新市民相關風險保障,承保新市民保險的落實力度不斷增強,積極開發“人才創業險”“異地扶貧搬遷就業救助責任保險”“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責任保險”“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保險”等服務新市民創業就業,開發務工意外險、普惠型健康險、租房家財險等産品滿足新市民安居需求,新市民專屬保險服務平臺“新市民關愛保”在河北廊坊成立全國首家新市民保險服務中心等提升保險服務便利性。據保險業協會調研,2022年為新市民提供保險保障約289.3萬億,服務個人客戶的保單86.3億件,服務非個人客戶的保單4390萬件。
保險業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普惠保險發展環境,共同推動普惠保險産品和服務創新,提升運作效率和服務品質,提高普惠保險的可得性。
一是優化服務體系。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相關要求,保險業持續優化保險服務體系,增強保險服務的覆蓋面,特別是加大農業保險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善農業保險基層服務網路體系及農村協保員隊伍,為農業保險服務農業現代化、助推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服務。保險業堅守自身定位,找準服務“三農”的著力點,加強自身服務能力建設,健全縣域和農村地區服務網路體系,深度服務政府需求和“三農”發展需要,全面支援農業現代化發展。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産壽險公司建立三農行銷服務部227853個,三農保險服務站52222個,三農保險服務點431908個,有效提升縣域機構網點覆蓋率。人保財險整合重構農網機構隊伍,組建全國農網團隊5601個,農網服務經理15648人;設立三農行銷服務部6615個、三農服務站2.7萬個、三農服務點29.4萬個,協保員30.7萬人,實現全部160個重點幫扶縣機構網點全覆蓋。
二是推動規範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普惠保險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發展普惠保險需要從聚焦服務脫貧攻堅到實現鄉村振興總要求的轉變。隨著全面脫貧任務的達成,普惠保險發展需要更加聚焦服務鄉村全面振興,需要從注重提供基礎的保險服務到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保險需求的轉變,同時也面臨著涉農風險定價和管理的挑戰。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2019年完成三大主糧制種保險行業示範性條款基礎上,建立健全農業保險行業示範性條款體系,逐步拓寬農業保險示範條款覆蓋範圍,研究制定主要農作物、主要牲畜、重要“菜籃子”品種和森林保險等示範性條款,持續推動農業保險條款通俗化、標準化。同時緊抓農業保險産品供給能力和承保理賠服務能力兩大重點,引導行業規範開發農業保險産品,從種植、養殖、森林等三方面制定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業務規範,從行業自律角度推動提升農業保險服務的主動性、規範性和觸達性。
三是強化數字普惠。數字技術和普惠保險的結合是普惠金融領域的重大進展,數字普惠保險深刻改變了普惠保險的發展方式。數字普惠保險,因其將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生物識別等資訊技術創新成果應用於為普惠保險目標群體服務,不但具有共用、便捷、低門檻、低成本的特點,而且也使得目標群體享受到更多樣化的保險服務,以及為目標群體設計多樣且適應的普惠保險産品。保險業持續加強科技運用,提升農業保險“線上化、數字化、智慧化”水準,切實提高承保理賠質效,促進農業保險全流程服務轉型升級。推動農村數字金融創新,打造“保險+科技+服務”創新模式,提高空間資訊技術、AI識別、物聯網養殖等科技手段應用深度,構建農業生産、風險資訊數據共用平臺。提升風險管控水準,探索建立災前檢測體系,積極在農業防災救災工作上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做好防災減損工作。加強與氣象、農林、水利等部門的合作,實現資訊共用和協調聯動,與政府部門共同開展防災減損工作。採用傳統服務與智慧化服務並行方式,滿足老年群體不同需求,加大網際網路應用的適老化和無障礙化改造升級。
四是積極開展宣傳。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社會多方力量深入開展保險知識普及和宣傳,推動保險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提高保險消費者的保險素養和風險防範意識。特別是持續開展農業保險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保險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加強政策引導,積極鼓勵農戶參加農業保險,牢固樹立抗災保收的思想,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宣傳活動,提升老年群體正確的保險消費意識。保險業協會積極推進研究設立農業保險宣傳教育培訓計劃和農業保險綜合資訊服務網站建設。同時,暢通金融消費者投訴渠道,推動解決金融消費糾紛,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利。
我們清醒地看到,在取得成績的同時,當前普惠保險仍存在服務廣度、深度不夠及創新不足等問題,保險供給與人民群眾保障需求仍存在較大差距。下一步,保險業要充分認識發展普惠保險的重要意義,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加快完善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的普惠保險發展長效機制,持續提升普惠保險可得性,全面推進普惠保險高品質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保險需求。具體思路如下:
一是要踐行“負責任金融’原則推進普惠保險高品質發展。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負責任金融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行動。保險業要繼續採取負責任的方式推進普惠業務,注重保護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在普惠保險領域,信用和信任的基礎較為薄弱,保險素養和風險意識較為不足,堅持踐行“負責任金融”的理念非常的必要。作為一種將社會責任作為核心價值觀的金融業務模式,負責任金融正在成為當前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和趨勢之一,未來或將成為保險機構的新使命。
二是要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普惠保險高品質發展。保險業要繼續堅持以普惠金融重點群體包括小微民營企業、農民、老年人、城鎮低收入等群體需求為導向。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上述重點群體的保險需求也會逐步發展,從基本需求發展到綜合性需求,從小額分散的需求發展到基於産業鏈的需求,從分段式需求發展到全流程服務需求等,所以要推進供給側改革,深入研究重點群體的風險保障需求,建立多樣且適當的産品體系,精準地匹配服務對象的有效保險需求,同時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的保險服務供給,推進普惠保險高品質發展。
三是要開創數字技術新途徑推進普惠保險高品質發展。保險業要繼續堅持數字技術與普惠保險深度融合,進一步運用數字技術推動産品創新和服務創新,通過大數據等數字化手段為客戶進行精準畫像,進而為客戶提供適合的保險産品或服務,推動普惠保險轉型升級,健全數字普惠保險服務體系,不斷拓展服務場景,更好釋放數字普惠保險的潛力。同時,發展數字普惠保險也必須築牢安全根基,一方面,應善於通過數據應用,形成智慧化風控管理機制;另一方面,應完善內部數據安全合規管理,建立標準化、覆蓋數據全生命週期的數據安全管理機制,推進普惠保險高品質發展。
四是要堅持商業可持續性原則推進普惠保險高品質發展。保險業要全力提升普惠保險條線專業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水準,提升普惠保險條線價值貢獻,打造普惠保險健康可持續發展模式。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商業可持續的普惠保險模式,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標桿做法,探索普惠保險的商業可持續模式,從風險成本和運營成本兩個方面降低綜合服務成本。要充分發揮資源稟賦的優勢,將普惠保險産品進入各類服務場景,依託生態閉環打造高效的金融價值鏈,在區域市場上和同業間形成特色鮮明、品牌知名的核心競爭力,通過體系化的規劃和推進,建立健全普惠保險可持續發展體系。
1.本風險保障金額統計口徑不同於相關政府部門公佈的2021年農業保險風險保障金額,本文數據由保險公司提供,存在部分産品具有相關保障功能,但尚未納入農業保險統計範疇。同時,由於2022年詳細數據正在統計中,本文采用2021年有關數據。
2.三農行銷服務部是指經各地監管部門審核批准,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註冊的,依法成立的農村地區營業機構。三農保險服務站是指公司基於服務三農需要,依託地方政府農技站、農經站、財政所、畜牧所、林業工作站、政務中心、金融服務中心等部門共建的鄉鎮級三農保險服務網點。三農保險服務點是指公司基於服務三農需要,依託行政村“兩委”等機構設立的行政村級三農保險服務網點。
2013年11月,發展普惠金融首次被正式寫入黨的決議之中,並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容之一,過去十年,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多項指標已高於全球平均,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黨的二十大錨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高品質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展望下一個十年,如何著力推動我國普惠金融實現高品質發展,以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國網財經重磅推出《共創普惠金融新十年》特別策劃欄目,力邀數名普惠金融前沿人物共話普惠金融發展新十年!
中國網財經
客戶端
中國網財經
微信公眾號
中國網財經
微網志
中國網財經
頭條號
中國網財經
百家號
中國網財經
企鵝號
中國網財經
網易號
中國網財經
微信視頻號
中國網財經
抖音號
中國網財經
快手號
中國網財經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