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期貨業協會

中國期貨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成立於2000年12月29日,是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成立的全國期貨行業自律性組織,為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法人。協會接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凝心聚力 務實篤行-期貨行業開展普惠金融工作成效

普惠金融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設施和重要支撐,對於連接糧食等大宗商品與金融市場的期貨行業,應當積極作為,更好地利用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的價格發現和風險轉移功能,為實體經濟、尤其是各類涉農主體提供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風險管理服務。

返回合集

作者|中國期貨業協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品質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我們認為,普惠金融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設施和重要支撐,對於連接糧食等大宗商品與金融市場的期貨行業,應當積極作為,更好地利用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的價格發現和風險轉移功能,為實體經濟、尤其是各類涉農主體提供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風險管理服務。


在證監會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中國期貨業協會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會長任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並在證監會系統內開創性地設立了由協會黨委書記、會長擔任主任委員的期貨行業社會責任專業委員會,邀請農業農村部、證監會扶貧辦和期貨部、期貨交易所、期貨市場監控中心等證監會系統內相關單位以及期貨行業扶貧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機構委派扶貧工作負責同志擔任委員,積極作為,多措並舉地開展了工作:


一是通過發佈《期貨行業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行動倡議書》《關於期貨行業履行脫貧攻堅社會責任的意見》《期貨行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力實現共同富裕倡議書》,在期貨行業內部推動形成積極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的氛圍;


二是在監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援下,緊密結合行業特點,以精準幫扶為根本、以期貨專業幫扶為抓手,依託期貨公司扶貧工作成效考評和期貨公司“保險+期貨”專項考評為抓手,引導和推動期貨行業積極投身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為促進共同富裕貢獻 “期貨智慧”和“期貨力量”;


三是集中行業力量,牽頭多家期貨經營機構聯合在陜西省延長縣開展兩次“‘長’‘期’攜手、結對幫扶”活動,組織對江西省贛州市、萍鄉市開展集中幫扶,組織開展期貨及衍生品工具服務甘肅省禮縣蘋果、新疆棉花、黑龍江玉米、粵川湘鄂四省生豬等項目試點,共同探索期貨行業服務國家戰略的方式方法;


四是聯合多家期貨公司開展了11場“保險+期貨”扶貧系列專業知識培訓、3場省領導幹部“保險+期貨”專業知識培訓以及延長縣“農技下鄉”系列培訓,成功舉辦了兩期期貨行業扶貧專項TTT培訓班,為行業培養一批扶貧專業培訓講師,有力帶動了期貨行業“志智雙扶”工作。


五是聯繫主流媒體和專業媒體,多渠道宣傳行業扶貧事跡,通過拍攝發佈“保險+期貨”公益廣告和期貨行業扶貧工作成果展示視頻,舉辦扶貧展和廣播現場秀,出版《牢記使命 砥礪前行——中國期貨行業脫貧攻堅優秀故事集》,加強宣傳推廣,講好期貨行業扶貧故事,帶動更多的期貨經營機構積極參與。


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自2016年以來,已有132家期貨經營機構與702個鄉村振興工作地簽署了1559份結對幫扶協議,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3億余元。通過消費幫扶的形式共簽署2328個購銷合同,商品價值共計約1.1億元;幫助幫扶地區相關主體設立網店、電商、網站等銷售平臺400余個。期貨經營機構還錄用幫扶地區畢業生(實習生)近2900人、殘障人士近50人,支援農村人口就業創業人數92000余人;在幫扶地區設立分支機構6個、派遣350余名駐村人員到村到戶開展幫扶工作。在專業幫扶方面,幫助64家涉農企業設立期貨交易所交割倉庫;為涉農實體機構或個人提供合作套保、點價、場外期權等風險管理服務方案507個,名義本金近200億元;累計舉辦期貨專業知識培訓3158場,參加培訓人員累計15萬餘人次。


尤其是為有效控制和分散農産品價格風險,發端于我國農産品目標價格制度改革之初的“保險+期貨”,作為金融支農創新模式,是以保險市場對中國農業農村的廣泛覆蓋為基礎,以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的功能為核心,由保險機構與期貨機構合作開發的一款涉及農産品價格風險的農業保險産品。“保險+期貨”主要面向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産業鏈企業等涉農主體,由保險機構以農産品期貨價格作為承保和理賠依據,向涉農主體提供價格或收入保險産品,並通過期貨機構將保險産品中涉及的價格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進行分散,實現了涉農主體對接保險、保險對接期貨,暢通了涉農主體通過期貨及衍生品市場規避農産品價格風險的渠道。



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全行業共有73家期貨公司開展了“保險+期貨”項目,總數達5200余個(其中得到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支援的1600余個),為大豆、玉米、生豬等18個品種提供了風險管理服務,累計承保貨值1300余億元,涉及現貨數量共計2700余萬噸。項目開展地點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累計覆蓋320個地級市和1211個縣級市,共計覆蓋農戶530余萬戶,覆蓋農民專業合作社3000余個,家庭農場近1500個,涉農企業2300余個,共實現賠付42余億元,為眾多的涉農主體利用專業化程度要求相對較高的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提供了風險管理服務,較好地履行了社會責任,助力了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


而正是由於這些積極的探索,“保險+期貨”獲得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廣泛的認可,得以連續8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從2016年開始,“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探索‘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權)試點’”“擴大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和‘保險+期貨’試點”“優化‘保險+期貨’試點模式”“發揮‘保險+期貨’在服務鄉村産業發展中的作用”“優化完善‘保險+期貨’模式”“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優化‘保險+期貨’”等要求,在肯定“保險+期貨”作用的同時,也為“保險+期貨”的進一步優化指明瞭方向。


通過近年來的積極探索和積累,“保險+期貨”呈現出了一些積極的特點:一是保障範圍不斷擴大,從最開始的玉米,到現階段的18個品種,“保險+期貨”的保障網越織越廣、越織越密,各類涉農主體利用期貨和衍生品工具管理風險的工具箱日益豐富。二是各品種項目規模與品種主産區分佈契合度較高,如玉米項目主要集中在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遼寧省,天然橡膠項目主要集中在雲南省和海南省,生豬項目主要集中在河南省、湖南省,還有甘肅省的蘋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棉花和紅棗等等,體現出了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實際效果,也為後續“保險+期貨”的進一步深化推廣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三是項目規模和社會認可度不斷提高,截至2022年年末,“保險+期貨”總保費從2016年的0.11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23億余元,其中財政補貼所支付的保費同期從0.04億元增長到了近8億元,農戶自交保費同期從0.03億元增長到了9億余元,以上情況説明“保險+期貨”作為農業保險有力支撐的作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期貨和衍生品工具在助力我國農業生産提質增效、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鄉村産業振興、保障農民收益等方面正在發揮出更大的積極作用。


後續,中國期貨業協會將繼續積極爭取有關方面的支援,同時強化組織引導,邀請更多專業能力和資本實力有一定優勢的保險機構和期貨經營機構共同參與,圍繞玉米、生豬、棉花等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品種,在主要産區對“保險+期貨”模式的優化開展更大規模的集中試點,以為更多的涉農主體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風險管理服務為抓手,在助力穩産保供、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同時推進普惠金融工作,力爭為更多的涉農主體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風險管理服務,幫助他們通過利用風險管理工具提升造血功能,實現共同富裕。


2013年11月,發展普惠金融首次被正式寫入黨的決議之中,並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容之一,過去十年,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多項指標已高於全球平均,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黨的二十大錨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高品質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展望下一個十年,如何著力推動我國普惠金融實現高品質發展,以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國網財經重磅推出《共創普惠金融新十年》特別策劃欄目,力邀數名普惠金融前沿人物共話普惠金融發展新十年!

中國網財經
客戶端

中國網財經
微信公眾號

中國網財經
微網志

中國網財經
頭條號

中國網財經
百家號

中國網財經
企鵝號

中國網財經
網易號

中國網財經
微信視頻號

中國網財經
抖音號

中國網財經
快手號

中國網財經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