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業務要做好做大,最基本的要求是商業上要可持續,這就要確保客戶要能賺錢,銀行信貸業務有一定合理的利潤,這樣才能持續的把業務做下去,才有動力逐步把業務做好做大。” 吳敏認為,商業可持續、風險可控、有一定的利潤,這才是一個健康的普惠金融狀態。
撰文|曾薔 王金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決定了我們的金融必須面向億萬人民群眾。”在近期舉辦的2020年金融街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提及“全面增強金融的普惠性”時表示。
近年來,各類科技正在加速助力金融創新和普惠金融建設。央行與銀保監會發佈的《2019年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報告》明確指出,資訊技術的發展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進一步降低了獲得金融服務的門檻,顯著增強了民眾的金融服務獲得感。
當前,在普惠金融領域,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正依託強大的規模、龐大的網點佈局、雄厚的科技實力等諸多優勢,大刀闊斧地進軍普惠金融。而對於眾多缺乏科技基因的傳統中小銀行而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通過金融科技以提升自身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確實是挺難的。”海口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敏近日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時坦言道。“特別是,技術和業務融合有一定難度。做業務的不懂技術,做技術的不懂業務。我覺得科技和金融業務的融合特別重要,有不少中小銀行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並不少,但是科技與金融業務的融合有的時候效果不是很明顯。”
“有些人對普惠金融認識上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貸款價格要絕對‘低’才算是‘惠’。我個人認為,商業業務要做好做大,最基本的要求是商業上要可持續,這就要確保客戶要能賺錢,銀行信貸業務有一定合理的利潤,這樣才能持續的把業務做下去,才有動力逐步把業務做好做大。” 吳敏認為,商業可持續、風險可控、有一定的利潤,這才是一個健康的普惠金融狀態。
今年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李克強表示,要進一步推動緩解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發展普惠金融,做到既有效增加信貸投放量又明顯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然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原因之一在於小微企業平均壽命短,相對來説為其提供貸款需要承擔較多的風險。早在2018年,在第十屆陸家嘴金融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在談論金融如何支援中小微企業時表示,“美國的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8年左右,日本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12年,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年左右。”
提及小微金融難做的原因,吳敏頗為感概,他坦言,“小微企業大多風險相對較大,沒有抵押物,銀行控制風險比較困難;另外就是銀行做小微企業貸款的運營成本比較高,因為運營成本高,再加上風險成本以及資金成本,要覆蓋成本貸款利率就不會太低,如果收益不能覆蓋成本,在商業上也是不可持續的。”
儘管面臨諸多難題,海口農商銀行卻在這個領域已紮根多年。自2014年開始,海口農商銀行便開始把小微金融作為該行的三大戰略之一。隨後,引進德國IPC公司微貸技術,于2015年4月成立小微企業金融事業部,2017年11月更名為普惠金融事業部,部門配備專門的微貸團隊,專門為小微企業發放貸款。同時,也帶動支行基層信貸員及小額信貸員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服務。
“我們是切切實實認識到,深耕小微金融,既是政策要求,也是我們作為地方性中小銀行的必然選擇。”吳敏表示。
吳敏進一步指出,要借用新的技術,讓風險、運營成本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國際上有不少國家和地區普惠金融做的很好,有的雖然利率偏高,但是確保了業務的可持續性,像孟加拉國等,他們做得挺好的。實際上,我國普惠金融做得也是很不錯的,利率也不是很高,如果能通過一些好的辦法降低銀行信用風險和運營成本,在確保商業可持續的情況下進一步降低利率,這樣的話對普惠金融來説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據介紹,海口農商銀行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對提升自身普惠金融服務質效做了許多有益探索,例如探索和推廣“大數據+信貸工廠”普惠金融模式,依靠大數據助力小微金融轉型發展。前臺行銷是網際網路獲客或app展業,比如我行和美團在海南合作發行聯名信用卡,從美團app可以直接申請;中臺集中化專業化審批,按照工廠化、流程化方式,隨機分配給專業審批官進行審批,提高審批效率,降低信用風險;後臺集中風險管理,包括風險監測和預警、集中貸後管理、催收、訴訟等。全程用大數據做支撐,建立數據模型,包括精準行銷、反欺詐,大數據風控授信模型等。
以科技引領為指引,海口農商銀行將“自主可控”作為科技建設的方針,致力於打造普惠金融生態圈,所有系統研發,要麼完全自主,要麼全程參與,並掌握了核心技術,為應對“網際網路+”變革金融浪潮奠定良好基礎。通過開放“合理化建議”窗口,激發員工乃至客戶變身農信社創新發展的主人翁,積極吸收“接地氣”的建議,創造性地改進服務思路和方式。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9月末,海口農商銀行共向8819戶小微企業,累計發放小微貸款389.96億元;2018年以來,共向548戶民營企業,累計發放貸款204.94億元,截止2020年9月末,民營企業貸款餘額為214.71億元;大力支援省市重點項目80余個,總授信額度291.61億元,累計發放項目貸款金額242.49億元,貸款餘額60.22億元。
作為服務城鄉的地方金融機構,海口農商銀行除了在支援小微上大做文章外,還積極發揮著“支農”的主力軍作用,以確保行政村便民服務點全覆蓋和村級金融服務站建設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全力助推民生工程,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
在吳敏看來,鄉村振興最重要一點是鄉村産業要興旺。“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特色産業,如果特色産業發展可持續,金融企業進一步提供融資服務,幫助鄉村發展經濟主體,形成鄉村産業集群,對振興鄉村大有裨益。”
在産業扶貧方面,海口農商銀行大力支援了海口市菜籃子農貿市場項目、海南龍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豬養殖基地、海南羅牛山文昌雞育種有限公司文昌雞養殖基地、海南卓津蜂業有限公司蜂蜜養殖基地等項目建設工作。其中,海口市菜籃子農貿市場項目幫助解決了全市居民“買菜貴”的問題,得到了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
值得關注的是,為填補農村金融服務空白,加大城鄉金融服務均等化建設,提高金融廣覆蓋,海口農商銀行在海口市共設立66家營業網點,覆蓋20多個鄉鎮,2018年8月完成轄內便民服務點100%覆蓋;11月完成貧困村便民服務點金融服務站建設;12月完成47個金融服務站的建設,真正實現了“便民服務點行政村全覆蓋“打通了普惠金融的“最後一公里”,推進了廣大農村地區金融服務均等化建設。
據吳敏介紹,截止2020年9月末,海口農商銀行在海口市20多個鄉鎮設立66家營業網點、在海口的街頭巷尾設立129間自助銀行、深入農村地區建設238個便民服務點。此外,還積極落實海南農信“移動金融”戰略發展,推廣海南農信手機銀行app,截止目前已為261萬客戶提供手機銀行APP線上服務,提供7*24小時安全便捷金融服務,年交易筆數1361萬筆,交易金額1380億元。“我們一直都是紮根基層,真正帶著感情來做普惠金融,或者説是一種工匠精神,特別是農民小額貸款。”
以金融扶貧為例,海口農商銀行對海口20多個鄉鎮的行政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逐戶走訪調查,以創新産業扶貧貸款模式為抓手,推出“黨建+銀行+企業(致富帶頭人)+貧困戶”的産業扶貧模式,成立海口農商銀行金融扶貧黨員先鋒隊,通過“黨建下沉”,將金融服務和産品送到田間地頭。2019年,海口農商銀行共發放建檔立卡貧困戶444戶,金額436.93萬元,佔全海口市發放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的79%,助力海口市金融扶貧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一,獲海口市金融辦發函致謝。截止2020年9月末,在扶貧領域,海口農商銀行已為海口1652戶貧困戶送去扶貧資金2432萬元,産業貸款2.42億元,是海口市金融扶貧的主力軍。
海口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6.04-2016.06任海口農村商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2016.06-2017.08任海口農村商業銀行黨委副書記、董事長;2017.08-至今任海口農村商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海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第三屆理事會理事。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普惠金融。作為地方金融供給重要有生力量的中小銀行,在普惠金融供給側的發力尤為關鍵。如何在激烈競爭中打造差異化的發展優勢,做好普惠金融的同時實現自身發展與壯大?如何積極擁抱數字科技,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普惠金融如何實現商業模式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中小銀行面前的重要議題。中國網財經重磅推出“中小銀行普惠金融之道”系列高端訪談欄目。
統籌:孫朋浩
撰稿:曾 薔 趙雅芝 王金瑞
設計:栗 寧
開發:楊 雪 孫 毅
中國網財經 頭條號
中國網財經 客戶端
中國網財經 微信公號
中國網財經 微網志
中國網財經 一點號
中國網財經 百家號
中國網財經 大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