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金融科技 民營銀行開拓普惠金融的有益探索

民營銀行通常積極擁抱金融科技,部分民營銀行還有網際網路巨頭作為股東支援,在開展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應用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二者皆是我國多層次金融服務供給體系的有益補充。

撰文|曾薔 王金瑞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普惠金融業務發展,曾多次強調要強化對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援,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有效緩解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曾多次出臺文件以及指導意見,引導銀行加大對小微、三農等薄弱領域支援力度,推動普惠金融事業的發展。截至6月末,全國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速28.4%,較各項貸款高15.3個百分點。


普惠金融取得如此成效,這其中商業銀行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在普惠金融的賽道之上,不同梯度銀行競相發力,國有銀行以及股份制銀行憑藉龐大的營業網點以及強大的科技力量,領跑在前;而城商行、農商行立足於本地,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加速前進;除此之外,民營銀行在網際網路的助推之下跑步登場,逐漸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力,吉林億聯銀行便是這“後浪”中的一朵“浪花”。


作為東北首家民營銀行,億聯銀行成立之初便確立了 “數字銀行,智慧生活”的戰略定位與“打造普惠大眾,賦能生活的智慧銀行”的發展願景,努力踐行“微存、易貸”的普惠金融理念。截止2020年6月末,該行億聯易貸累計授信534萬戶,累計放款845億元,美團生意貸累計授信6萬戶,累計放款28億元。


對民營銀行而言,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打造特色化優勢是其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億聯銀行行長張其廣于近日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民營銀行通常積極擁抱金融科技,部分民營銀行還有網際網路巨頭作為股東支援,在開展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應用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二者皆是我國多層次金融服務供給體系的有益補充。”


全流程智慧風控破解小微融資難點


目前我國小微企業數量龐大,已然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堅實基礎。相關數據顯示,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佔我國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超過90%,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60%以上的GDP,對“六穩”和“六保”有著重要意義。


但不容忽視,小微企業發展雖迅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卻一直制約其發展,今年深受疫情的影響,原本抵禦經濟波動能力較弱的小微企業更是雪上加霜,一些企業甚至走到了生死邊緣。


提及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點,張其廣對此感觸頗深,他坦陳,一是小微企業經營數據不透明導致融資難。銀行貸款利率通常是在自身資金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定的風險溢價。由於小微企業大多沒有徵信記錄,且自身經營管理不完善,財務數據不準確。金融機構難以對小微企業進行準確評估。二是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導致融資貴。小微企業由於自身業務受宏觀經濟環境、國家政策等原因,抗風險能力較差,經營不穩定,缺乏有價值的抵押資産。因此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較高。


在張其廣看來,要想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需要從四方面著手。一是完善國家徵信體系,加強失信懲戒,提高社會誠信觀念。二是開放國家機構數據,如工商、稅務、海關、水電等企業數據,為商業銀行完善風控模型提供支援。三是建立多層次的金融服務供給體系,豐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推動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市場發展。四是鼓勵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應用。鼓勵金融機構加大科技投入,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在企業融資方面的應用。


眾所週知,商業銀行的小微之難主要在於小微企業的風險難控。張其廣表示,資訊不對稱、缺乏可抵押資産、風險收益倒挂,是小微企業信貸的難點。線上小微信貸業務,相較傳統線下審核模式,在客戶資訊獲取、信貸資質判斷及額度利率設定方面,局限性更大。億聯銀行在充分評估外部風險、內部資源的基礎上,就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的開展,重點突出與合作平臺在商業模式和産品風控維度的聯合設計,同時強化內部風險模型數據能力,對資産進行全流程風險把控。


他進一步分析到,相較于傳統銀行,億聯銀行在小微信貸風控方面,通過對線下信審理論及實踐進行研究,將線下審核體系進行模組化解析、線上標準化開發,從而實現小微信貸業務線上審核的落地。線上風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線下審核主觀判斷的干擾,其客觀性及高效性,也使得該行能夠更好的契合到小微企業短平快的信貸資金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億聯銀行已開展的普惠金融業務涉及到農貸、稅貸,以及與股東方合作的美團生意貸業務,在合作模式和産品風控維度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設計,目前資産品質表現相對穩定,風險可控。


得益於普惠金融規模的顯著增長,億聯銀行成立以來可謂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至6月末該行總資産規模347億元,實現營業收入5.91億元,凈利潤1.42億元。


圍繞“科技驅動業務發展”價值觀提升普惠金融可得性


“目前普惠金融領域形成了國有及股份制大中銀行、中小城商行及農商行、民營銀行及互金機構三足鼎立的局面。”針對目前普惠金融的發展格局,張其廣如是説到。


張其廣進一步表示,大中銀行依靠遍佈全國的網點、低廉的資金成本,主要面向位於城鎮,運營情況良好,有清晰財務記錄及可抵押資産的小微企業。中小銀行立足於本地,主要面向鄉鎮,通過大量的基層客戶經理投入來進行行銷和盡調,基於傳統村社關係網路來緩解資訊不對稱。民營銀行利用網際網路進行獲客,依託金融科技,構建自動化審批流程,客戶群體更下沉。這三大普惠金融供給體系分別面對不同客群,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務的可得性。


在張其廣看來,與其他中小銀行相比,億聯銀行優勢在於,一是科技與風控能力優勢。在成立初期,億聯銀行就認識到科技金融的發展趨勢,確立了“數字銀行,智慧生活”的戰略定位和“打造普惠大眾,賦能生活的智慧銀行”的發展願景,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努力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踐行普惠金融。億聯銀行通過網際網路獲客,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建立風控體系,實現了貸款申請線上化,審批流程自動化,並將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於農村金融、消費金融和小微金融領哉。如億聯銀行推出了億農貸,農戶足不出村就可獲得貸款,具有線上申請、實時審批、自動放款、隨借隨還的特點,額度從500元到20萬元,利率只有年化7.92%,極大地提升了農民貸款的效率。該産品推出1年多時間,已覆蓋吉林省5個地區1000余個村,為近萬名農戶發放貸款3.25億元。預計2021年將實現省內全覆蓋,服務農戶至少10萬戶,解決農民融資的“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世界銀行對“億農貸”給予高度肯定,榮獲國際零售銀行家頒布的“2020年度最佳創新産品大獎”。


另一個優勢在於,民營銀行通常積極擁抱金融科技,部分民營銀行還有網際網路巨頭作為股東支援,在開展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應用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二者皆是我國多層次金融服務供給體系的有益補充。


具體而言,億聯銀行圍繞“科技驅動業務發展”價值觀,打造了一支敏捷、高效、專業的科技與風控團隊,以打造柔性資訊科技戰略為支撐,從資源柔性、系統柔性、研發柔性、運作柔性等四個維度著手,不斷提高科技能力的支撐強度。基於數據與模型驅動,構建了大數據核心風控體系以及綜合決策引擎、反欺詐系統、AI演算法平臺等核心風險管理系統。


據悉,截至目前,該行已申請發明專利44項、軟體著作權57項,版權1項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在利用股東優勢挖掘客戶資源方面,張其廣介紹,該行的主要股東包括中發金控與美團點評,美團點評擁有700萬合作小微商戶和8億註冊個人客戶,該行第一款線上貸款産品——億聯易貸,就是面向美團白名單用戶的消費貸款産品。此後億聯銀行又與美團合作了面向小微商戶的生意貸産品。截止2020年6月末億聯易貸(美團項目)累計授信534萬戶,累計放款845億元。美團生意貸累計授信6萬戶,累計放款28億元。


普惠金融的“普”指的是普遍,讓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務,“惠”指的是優惠,金融服務的價格普羅大眾都能負擔得起。“當前金融科技及民營銀行在普惠金融領域的探索,加大促進了金融服務“普”與“惠”的結合。部分民營銀行與網際網路企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風控建模,能夠精準評估企業風險,做到秒級審批,定價千人千面。且申請流程線上化,無需抵押與擔保,極大精簡了申請流程。”張其廣説道。


張其廣

億聯銀行行長

1972年10月生人,中共黨員,博士學位,註冊會計師。1993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曾任哈爾濱銀行行長兼首席財務官,2018年5月任吉林億聯銀行行長。張其廣有著多年的金融從業經驗,特別是在小額信貸、農村金融等普惠金融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探索和管理經驗,是業內普遍認可的小額信貸專家。張其廣是哈爾濱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哈爾濱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財經委副主任,哈爾濱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中關村股權協會副會長。先後獲得黑龍江省五四青年獎章、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哈爾濱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普惠金融。作為地方金融供給重要有生力量的中小銀行,在普惠金融供給側的發力尤為關鍵。如何在激烈競爭中打造差異化的發展優勢,做好普惠金融的同時實現自身發展與壯大?如何積極擁抱數字科技,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普惠金融如何實現商業模式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中小銀行面前的重要議題。中國網財經重磅推出“中小銀行普惠金融之道”系列高端訪談欄目。

統籌:孫朋浩

撰稿:曾   薔   趙雅芝   王金瑞

設計:栗   寧

開發:楊   雪   孫   毅

中國網財經 頭條號

中國網財經 客戶端

中國網財經 微信公號

中國網財經 微網志

中國網財經 一點號

中國網財經 百家號

中國網財經 大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