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習近平主席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我國網際網路企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在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企業搞大了、搞好了、搞到世界上去了,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貢獻了,是國家的光榮”。這充分肯定了我國網際網路企業在“惠民生”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惠民生”關乎人民群眾更好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移動出行行業,為人民群眾帶來了全新的出行體驗,是“惠民生”的典型代表。我國城市居民出行難由來已久,主要體現在出行服務類型單一、公共交通供給不足、高峰時段出行難、擁堵嚴重等多個方面。在移動出行大潮之下,城市居民出行狀況大為改善,出現了諸多細分領域,大大激發了出行供需市場的活力。作為國內第一份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本報告嘗試對移動出行的效率、體驗、消費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從多個維度考察移動出行行業的民生貢獻,挖掘移動出行在“惠民生”方面的巨大潛力。
根據艾瑞諮詢和Trustdata的分析報告,滴滴出行在我國移動出行行業佔據了絕對的行業領導者地位[ 艾瑞諮詢發佈的《2016年中國移動端出行服務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滴滴出行僅專車(快車)用戶覆蓋數量佔比高達88.4%,同時在中國專車(含快車)移動端出行服務行業中,滴滴專車(快車)日均訂單量佔比達到84.1%;順風車方面,滴滴順風車市場佔比達到76.8%,而滴滴代駕則佔了58.1%的市場份額(Trustdata《2015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分析報告》)];同時,滴滴出行覆蓋計程車、專快車、順風車、代駕、公交、企業用車、試駕等業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移動出行平臺。因此,本報告試圖通過剖析滴滴的全平臺業務,來考察移動出行行業對“惠民生”的貢獻。
目錄
一、報告主要結論
二、報告正文
(一)移動出行發展現狀
(二)移動出行居民便捷度分析
(三)移動出行空間覆蓋分析
(四)移動出行舒適度分析
(五)移動出行消費分析
(六)移動出行其他惠民服務
結語
一、報告主要結論
1、移動出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型代表。以滴滴為代表的移動出行平臺創造了增量市場,提高了城市出行效率,解決了用戶出行難問題,使供需結構更加匹配。2015年滴滴平臺全年總訂單量超14.3億,平臺就業人數是傳統計程車的6倍,極大地補充了社會運力缺口。
2、移動出行是“人人幫助人人”分享經濟理念的最好實踐者。移動出行惠民服務普及率高,並已成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選擇。
3、移動出行為居民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用車服務。滴滴平臺打車成功率較傳統路邊打車提升了50%。
4、滴滴平臺司機接單速度快,減少了用車的不確定性。城市居民出行更加從容有序。移動出行減少了用車等待時間,滴滴用戶平均等車時長[ 特指專快車司機接駕時長,即從司機接單到司機到達指定地點的時間。]縮短到5分鐘左右,而傳統計程車多數超過10分鐘。
5、滴滴平臺解決了特殊群體的用車服務問題。滴滴已為數十萬老人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務。
6、移動出行在空間上覆蓋了城市公交和計程車服務不足的區域,解決了城市市民“最後一公里”和“門到門”的出行難題,極大地方便了這些區域的居民出行。
7、移動出行服務具有靈活性、經濟性、個性化的特點,可以解決重大節假日跨城出行難題,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城際出行需求的服務缺口。
8、從車齡和車型等級分佈來看,滴滴平臺的車輛相對較新,近7成都是3年內的新車。車型多為大品牌車,車況好,乘坐舒適度高。
9、司機駕齡:滴滴平臺以成熟專業的老司機為主,大部分司機有3年及以上的駕齡,近4成有10年以上駕齡。
10、用車成本分析:移動出行為居民提供了更便宜的用車服務,用車成本大幅降低。
11、順風車可為私家車車主每月節約30%的用車成本。
二、報告正文
(一)移動出行發展現狀
1、移動出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型代表。以滴滴為代表的移動出行平臺創造了增量市場,提高了城市出行效率,解決了用戶出行難問題,使供需結構更加匹配。2015年滴滴平臺全年總訂單量超過14.3億,平臺就業人數是傳統計程車的6倍,極大地補充了社會運力缺口。
滴滴創造的是增量市場,正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於“增量形成”的要素。2015年,滴滴平臺提供了計程車、專車、快車、代駕、公交、順風車、試駕以及企業服務等多種個性化服務,為城鎮居民[ 2015年末,中國大陸城鎮常住人口77116萬人。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提供了14.3億次(平均每月1.19億訂單)的便捷出行體驗,相當於平均每個城鎮居民都使用過1-2次移動出行服務。
從就業人數來看,移動出行有效擴大了供給,增強了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目前,滴滴平臺上有1330萬專快車、順風車和代駕司機為用戶提供過出行服務,是2014年全國計程車從業人數[ 《中國城市客運發展報告(2014)》:2014年,計程車從業人員216.8萬人。]的6倍。
過去十幾年出行領域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以滴滴為代表的移動出行平臺整合社會閒置資源,極大地滿足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高峰時段出行難問題,彌合了供需缺口。目前,滴滴全平臺每日移動出行規模已超過1400萬(截止2016年6月);按此規模發展,2016年底,滴滴平臺的出行服務規模將超過50億次,相當於2014年全國計程車客運量的24%[ 《中國城市客運發展報告(2014)》:2014年,計程車客運量為406.06億次,按照計程車每次出行服務搭載1.94人來計算,2014年,計程車共提供209.3億次出行服務。]。
2、移動出行是“人人幫助人人”分享經濟理念的最好實踐。移動出行惠民服務普及率高,並已成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選擇。
滴滴平臺共3億用戶,移動出行全國用戶普及率達到23%[ 2015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7462萬人。],全國城鎮用戶普及率41%[ 2015年末,中國大陸城鎮常住人口7711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60346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56.1%。],智慧手機用戶普及率51%[ 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第37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滴滴在一線城市基本實現全覆蓋。移動出行已經成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選擇。
(二)移動出行居民便捷度分析
移動出行平臺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平臺通過大數據運算高效匹配供需兩端,充分調動社會閒置運力,大幅提升了打車成功率,尤其解決了一、二線城市高峰時期出行難的問題,彌補計程車的運力缺口。
1、移動出行為居民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用車服務。滴滴平臺打車成功率[ 指應答率,即有司機搶單的訂單數/乘客發出的所有訂單數]較傳統路邊打車提升了50%。
過去一年,滴滴專快車乘客端發單的應答率不斷提升。數據顯示,2016年4月的平均應答率已經高達90%(圖1),也就是説,90%的乘客的出行需求都能得到響應,而傳統計程車的路邊揚招成功率為60%[ 滴滴出行:《中國智慧出行2015大數據報告》](圖2)。另外,儘管早晚高峰城市出行壓力驟增,但滴滴專快車的應答率依然分別達到了87%、90%。以北京為例,在北京早晚高峰計程車可供運力不到訂單需求量的1/3[ 羅蘭貝格:《移動互聯下的城市綜合出行變革》],供需失衡明顯的情況下,滴滴專快車早晚高峰訂單應答率分別達到86%、91%,極大地補充了城市高峰時期的運力需求。
圖1.2015年5月-2016年4月滴滴專快車應答率
圖2.傳統路邊揚招計程車的成功率和滴滴專快車打車應答率的對比
2、移動出行司機接單速度快,減少了用車的不確定性。城市居民出行更加從容有序。數據顯示,滴滴平臺司機接單速度已縮短到15秒以內。
滴滴出行通過大數據運算快速匹配附近司機,減少因等車的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感。
自2015年5月以來,從滴滴乘客端發佈訂單到司機接單的時長也持續縮短。2016年1月之後,訂單應答時長更短,接單速度更快。2016年4月,訂單應答時長已經下降到15秒以內(圖3)。
圖3.滴滴專快車訂單應答時長(秒)
3、移動出行減少了用車等待時間[ 特指司機接單到司機到達約定地點的時間。]。滴滴專快車司機接駕時長[ 特指司機接單到司機到達約定地點的時間。]縮短到5分鐘左右。
滴滴通過大數據運算持續降低用車等待時間,從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滴滴專快車月平均接駕時長下降近20%(圖4),從乘客發出出行需求到乘客上車的平均時長不到6分鐘(應答時長+接駕時長),而傳統路邊揚招計程車在10分鐘內叫到車的僅佔32.27%[ 而根據中國社科院2015年12月25日發佈的《2015公共服務藍皮書》顯示 ,在傳統計程車路邊揚招的打車體驗中,33.68%的人的等待時長為10-20分鐘,25.67%的人則需要20-30分鐘才能叫到車,僅有24.57%的等待時長在5-10分鐘,而在5分鐘之內能打上車的更是少數,佔比為7.7%。]。
圖4.滴滴專快車接駕時長(分鐘)
4、滴滴平臺解決了特殊群體的用車服務問題。數據顯示,滴滴已為數十萬老人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務,還為視障人群特別推出了資訊無障礙版。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據滴滴對老人出行情況調查顯示,81.9%的50-70歲的老人集中反映出行難問題,大多數老人出行選擇公交車和計程車,但頻繁換乘、步行距離過長、不認路、不會用智慧手機打車、路邊揚招打不到車,成為老人出行最大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滴滴開通了敬老專線和滴滴敬老版打車服務。敬老專線是滴滴計程車推出的一款針對老人打車的服務型産品,對智慧手機不熟悉的老年人可通過400-616-5000敬老專線呼叫計程車,客服人員在接到電話後將為老人呼叫附近計程車。2016年1月27日,滴滴計程車敬老版全國同步上線。全國所有註冊滴滴出行的用戶,均可提前為父母設置好出行目的地,老人只需一鍵點擊目的地就能呼叫計程車,整個操作過程中,地址都會以超大粗體的形式顯示,符合老年人使用習慣。上線三個多月,滴滴敬老版已經累計為數十萬老人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務。
2016年初,滴滴出行針對視障人群推出計程車資訊無障礙版,為視障人群的出行提供便利和幫助。同時,滴滴還成立了資訊無障礙專項小組,持續推進資訊無障礙的優化。
(三)移動出行空間覆蓋分析
移動出行在空間上彌補了城內和城際出行不便利區域的服務缺口,解決市民“最後一公里”和“門到門”的出行問題,並成為我國春運和節假日出行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1、移動出行在空間上覆蓋了城市公交和計程車服務不足的區域,解決了城市市民“最後一公里”和“門到門”的出行問題,極大地方便了這些區域的居民出行。
目前,滴滴平臺業務已經覆蓋超過全國400個城市,作為城市運力的重要補充,較好地滿足了大部分城市的居民用車需求。
從圖5所示的計程車和專快車訂單上車地點熱力圖[ 根據北京2016年3月17日的抽樣訂單數據。]分佈情況來看,與計程車相比,除了部分重疊的熱點區域之外,專快車還“開闢”了一些新的熱點區域,覆蓋面更廣,這也證明專快車在空間上彌補了部分計程車服務不足或者沒有覆蓋的區域。
圖5.計程車(左)和專快車(右)的上車地點分佈熱力圖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發展的長期性和相對穩定性決定其並不能靈敏、靈活地匹配出行供需,導致部分地區出行困難;將北京公交服務覆蓋情況[ 根據《中國主要城市公交站點服務範圍及其空間特徵評價》,李苗裔、龍瀛,公交服務覆蓋面積為500m半徑的圓面積。]和專快車訂單起點分佈對比來看,確實有很多訂單處於公交服務覆蓋不足的區域,特別是北京的新區,例如昌平、新國展附近、燕郊、房山等。
圖6.北京公交車站服務覆蓋和專快車訂單起點分佈的對比
2、移動出行服務具有靈活、個性化、經濟的特點,可以解決重大節假日跨城出行難題,一定程度彌補城際出行需求的服務缺口。
滴滴跨城順風車上線于2015年9月25日,通過車主路線和乘客路線的精準匹配,服務於城際/省際間的公路客運,並以其對個性化需求的強可適性、出行時間和地點的靈活性、出行費用的經濟實惠以及“門對門”的便捷性,成為跨城公共客運的重要補充。從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4月30日,滴滴跨城順風車共服務了超過1400萬次跨城出行,相當於21657列8節車廂動車組,成為城際公路客運的重要補充。
自開通以來,跨城順風車訂單需求快速上漲,尤其是2016年1月和2月,增幅均超過100%,滴滴跨城移動出行為人們節假日跨城旅行提供了新的選擇。
圖7.跨城順風車的增長率(2015年11月-2016年4月)
2016年春運期間(40天),跨城順風車為190萬人提供返鄉返程服務,相當於增開了2658列8節動車組,或者一個中等航空公司一年的運力。其中,將55.7萬人(29.3%)從城市出發直接送達村和鎮的家門口,省去了乘坐飛機、火車、公路客運大巴前後的舟車勞頓,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有超過5.4萬人在這種具有強社交屬性的汽車共用中因結識老鄉、志同道合而獲得車主的免單;更有3.2萬隻寵物通過跨城順風車隨主人一同返鄉,告別了寄養分離和輾轉托運的煩惱。
表1 北京春節跨城順風車預約/接單規則及價格
表2 春節跨城順風車首周10大熱門路線
3、移動出行平臺為跨國出行提供了更便捷、可靠的本地用車服務。
2016年第二季度,“滴滴海外”業務正式上線,目前已與Lyft打通,服務覆蓋了全美近200個城市,計劃為每年往返中美的500多萬旅客提供出行服務。通過該項業務,中國遊客到美國可繼續使用滴滴出行APP叫車,叫車流程與國內無異,而且乘客發單時配備線上翻譯,不受中英文限制。車費支付支援也和國內打通,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車費匯率與支付渠道換算匯率保持一致。未來,滴滴還將與東南亞Grabtaxi、印度Ola等多個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進一步打通,形成同樣的共用式國際化拓展。中國的移動出行平臺成功實現全球資源調度,服務全球華人,為前往海外的華人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服務。
圖8.滴滴海外出行服務界面示意圖
(四)移動出行舒適度分析
1、滴滴平臺提供了用車的多樣化選擇,推動出行行業的服務升級。
相較于之前出行市場的較為固化的結構,移動出行的發展使出行方式更加多樣化。在滴滴出行平臺上,居民既可以通過手機叫車,享受計程車司機提供的服務,也可以享受到與出租汽車差異化的中高端專車服務;以及通過分享經濟模式,調動閒置運力,彌補計程車運力不足的經濟型專車服務——滴滴快車;還可以選擇更加低價的快車拼車,滴滴順風車,滴滴班車等方式出行。如果不方便開車,車主還可以預約代駕,從駕駛座上解放出來,讓出行變得更加輕鬆便捷。移動出行行業業務覆蓋廣,給不同價格敏感度的乘客提供了更多選擇,滿足居民多樣化的出行服務需求,推動出行行業服務升級。
2、從車齡和車型等級分佈來看,滴滴平臺的車輛較新,有近7成都是3年內的新車。車型多為大品牌車,車況好,乘坐舒適度高。
車型和車況是服務品質的另一保障。根據2016年3月滴滴平臺的專快車數據,67.6%是1-3年的新車,其次是3-5年的車,佔比22.3%。可見,滴滴平臺大部分的車較新,車況良好。
圖9.專快車車齡(2016年3月滴滴平臺數據)
從車型分佈情況來看,滴滴平臺專車排名前十的車型多為大品牌的中級車,其中以靈巧舒適、人性化、環保節油著稱的日係車最多,其次是相對較為安全的德係車。
圖10.滴滴平臺專車排名前十的車型(2016年3月)
排名前十的滴滴快車車型則以大品牌的緊湊型車為主,乘坐舒適度良好。表明舒適度和安全性較有保證。
圖11.滴滴平臺上快車排名前十的車型(2016年3月)
3、司機駕齡:滴滴平臺以成熟專業的老司機為主,大部分司機有3年及以上的駕齡,近4成有10年以上駕齡。
以北京為例,在滴滴平臺上,93.3%的專快車司機駕齡在3年以上,其中擁有3-10年駕齡者最多,達55.7%,其次是10-20年駕齡的司機,佔比30.7%。
圖12.滴滴平臺上,北京專快車司機總體駕齡分佈(北京,2015年7月)
代駕司機的駕齡普遍更高,代駕司機100%[ 滴滴規定代駕司機駕齡必須大於5年。]為5年以上駕齡。其中,5-10年的司機數量佔比為50.1%,其次是10-15年的司機,佔比為28.4%。
圖13.滴滴平臺上,北京代駕司機總體駕齡分佈(北京,2016年3月)
4、司機服務品質:92.5%的司機得到4.5星以上的評價,評價最多的是“人好”、“技術高超”、“車內乾淨”。
根據2016年3月專快車數據,乘客對專快車司機的評價較高,92.5%的乘客評價為4.5-5星,4-4.5星的有5%,4星以下的僅2.5%。從乘客留言的文本分析也可以看出,78.11%的乘客會認為司機“人好”,加上“技術高超”、“車內乾淨”、“健談”等,對專車司機的正向評價佔到91.54%。
在滴滴平臺上,除了乘客評價本身對司機有激勵作用外,該評價也會和司機收入掛鉤,例如百單五星獎勵,能讓服務越好的司機得到越高的收入。
圖14.滴滴平臺上,乘客對專車服務的文本評價(北京,2015年7月22日)
(五)移動出行消費分析
1、用車成本分析:移動出行為居民提供了更便宜的用車服務,用車成本大幅降低。順風車[ 指北京區域順風車非拼車業務,如果是拼車,出行成本更低]的花費幾乎是計程車的一半,快車[ 指北京區域快車非拼車業務,如果是拼車,出行成本更低]價格也比計程車低近30%。
滴滴出行平臺上的車輛具有典型的分享經濟特點。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其用車成本低於有專營車輛和專營司機的傳統計程車。根據分享程度和乘車體驗的不同,滴滴順風車(拼車)和快車(拼車)的價格最低,專車因車輛配置高,司機服務好,價格相對高。
圖15.北京計程車與滴滴順風車(非拼車)、快車(非拼車)的10公里價格推算[ 根據滴滴平臺計價規則和北京計程車計價規則推算]
從計程車與順風車(非拼車)、快車(非拼車)10公里價格對比來看:順風車(非拼車)的花費幾乎是計程車的一半,快車(非拼車)價格也比計程車低近30%。可見,移動出行順風車和快車價格設置充分體現了分享經濟的特點,成為體驗和價格高於公共交通,價格低於計程車,且綠色環保的新潮出行模式。
2、有車一族的出行消費分析:順風車可為私家車車主每月節約30%的用車成本。
根據麥肯錫的測算,一輛家用車每次出行的用車成本為45元,乘坐專車出行的價格為20元,順風車則是專車價格的70%。因此,無論是作為順風車車主或者乘客,私家車車主可以通過汽車共用節約30%的用車成本。
從滴滴平臺的數據來看,目前,在滴滴平臺上共有142.5萬(2015年10月31日到2016年4月30日)用戶通過提供順風車服務降低用車成本,同時他們也作為順風車乘客降低了私家車使用強度。
(六)移動出行其他惠民服務
1、滴滴平臺為司機提供了熱力查詢,隨時了解用戶用車需求。
通過滴滴大數據測算,平臺能夠提前對一定區域的供需進行預測。滴滴司機端APP即時給司機呈現訂單需求熱力圖,讓司機清楚了解哪訂單需求旺盛,給司機接單帶來了便捷。
圖16.滴滴司機端熱力圖:紅色代表用車需求最旺;黃色代表需求比較強烈;綠色及淺藍色次之
2、滴滴為司機提供廁所資訊服務,讓“方便之事”真正方便。
滴滴聯手多方社會資源,上線了大型公益功能“廁所資訊服務”,增加了城市面對司機開放廁所的數量,引導司機更便捷的尋找到廁所。通過“廁所資訊服務”,滴滴司機可隨時查看距離當前位置最近的廁所,還能對廁所的環境進行評分,並參考其他司機的點評,考慮是否選擇該廁所“到此一遊”。而對於乘客來説,也可通過舉手之勞表達對司機的關愛。這不僅惠及司機群體,還使文明公益的理念借由網際網路平臺進行更廣泛的傳播。
3、滴滴平臺提供精準的推薦上車地點,幫助司機更快更準確的找到乘客。
2015年7月21日,滴滴發佈的最新版乘客端APP中加入了 “推薦上車地點”功能,以解決長期以來乘客發單地點和實際上車地點不一致,司機和乘客彼此找不到對方的煩惱。
“推薦上車地點”是比GPS定位地點和乘客檢索地點更加人性化和符合實際情況的定位服務,已經作為一個基礎功能,接入了滴滴打車APP中專快車和計程車的服務當中。
目前,每天有600萬使用推薦上車地點的訂單,佔滴滴所有實時訂單(快車、專車、計程車的實時訂單)的60%。使用推薦上車地點時,司機與乘客溝通的時間平均不足1分鐘,比不使用推薦上車地點的溝通成本下降了15%。
4、企業用車服務:為超過190萬白領帶來便利出行和便捷報銷體驗。
出差報銷一直困擾著經常出差的普通白領。“滴滴企業版” 整合了滴滴出行平臺上快車、專車等出行方式,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的出行解決方案,讓白領出行更加便捷;同時還簡化了90%出行報銷流程,普通員工出行由公司賬戶直接付款。目前已經有超過15000家企業合作,超過190萬人使用。企業出行成本節省 25%,每月減少近 20萬張計程車報銷發票處理時間,體驗更便捷。
5、公職人員用車服務:助力國企和事業單位的公車改革,便捷公職人員出行。
當前,我國企事業單位公車改革正在穩步推進。為滿足公職人員的出行,“滴滴政務版”推出了“多人多次用車,單位統一結算”的功能。政府機關通過“滴滴政務版”,可以有效協調不同崗位之間公務出行不均衡、交通不便地區的公務用車難、車輛閒置浪費以及緊急公務出行用車等問題,為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解決了因公車改革帶來的出行難題。
結語
“穩增長、保就業、惠民生”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工作方向。隨著中央政府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的不斷發力,移動出行行業帶動就業、改善民生、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將會更加凸顯。我們期待未來能對移動出行平臺的惠民作用進行持續深入的研究,推動新興行業的發展惠及更多更廣的人群。
(責任編輯:吳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