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成中國經濟"黑馬" 去年送出包裹140億件
- 發佈時間:2015-07-20 14:54:57 來源:國際線上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快遞服務業增長迅猛,業務量累計完成84.6億件,同比增長43.4%;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195.7億元,同比增長33.2%。快遞業也因此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匹黑馬”。快遞業為何成為國民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行業火熱的背後有著哪些挑戰?未來的發展方向又在哪?
十多年前,大多數人對於同城寄送包裹、打個電話就能坐等到府收發郵件這樣的服務都是聞所未聞。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不僅這些早已成真,並且寄送的內容也從信函文件、普通包裹拓展至彩電冰箱、新鮮蔬果、海外商品,甚至是剛出鍋的美味佳肴。趙女士在一家公司上班,由於工作繁忙,她很少去商店購物,但是這對她的生活品質並沒有造成影響,“這兩年家裏人吃的、穿的、用的也幾乎都網購,也方便,因為網上什麼都有,甚至現做的麻辣小龍蝦都能買到,特別方便,所以逛商場的次數比以前少多了。”
2014年,全國共快遞出140億件,同比增長52%,躍居世界第一;全國單日最高處理快遞超過1億件;全國快遞從業者超過550萬。宋國偉是一位快遞員,從事快遞業已有三年。每天清晨,他都要從公司網點裝好車,前往自己負責的片區送件,中午再回網點,裝車送件,一天兩趟,晚上將收到的快遞包裹送回網點,統一裝車運走。他告訴記者,近來每天收件發件量越來越多,服務對象面也越來越廣,“現在每天發100個件左右,要是碰到雙十一、雙十二促銷發件量會多一半,現在行業競爭這麼激烈,發得多不一定賺得多。這些年不只是年輕人在網上購物,用快遞,很多上歲數的老年人也會網購了,有個老太太,我每星期都要給她送好幾趟件。”
巨大的經濟效益及自身的不斷壯大,也引發決策層對快遞業的高度關注。從2014年到2015年,“快遞”連續兩年被寫入惜字如金的政府工作報告,被視為經濟“黑馬”。李克強總理稱,願意為網購、快遞和帶動的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做廣告,因為它極大地帶動了就業,創造了就業的崗位,且刺激了消費。原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永驛物聯智庫負責人邵鐘林表示,快遞業的持續成長不僅起到了便民便商的作用,也推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加速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2014年以來,全國快遞網點一共增加了5萬多個,主要是在農村,全國一半左右的鄉村都有了快遞服務網點,預計到2020年,可以做到每個鄉有網點,每個村通快遞。這個帶來什麼變化呢,很直接的感受就是農民可以享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廉價物美商品,同時又可以把農村土特産品銷往全國各地,反過來讓城市居民享受到經濟實惠農副産品。”
火熱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巨大的市場前景,讓很多快遞企業滿懷希望,但同時,接近於慘烈的競爭現實也迫使很多快遞業管理者未雨綢繆。優速快遞總裁余聯兵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快遞行業已進入新的博弈週期,許多快遞企業迫於盈利能力下降開始考慮轉型,“現在面臨的主要困難就是燒錢拼價格、拼基礎投資、拼裝備包含拼技術,現在整體行業雖然向上發展空間很大,但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租金成本、人力成本提升,快遞價格在下降,所以快遞企業整體盈利能力普遍下降。現在市場環境、公眾滿意度、競爭態勢等因素促使大型快遞公司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中型快遞公司逐步向專業化轉型,小型快遞公司向個性化轉型。”
專家指出,除了加快自身轉型,與“網際網路+”概念對接也是快遞業未來發展的關鍵。“網際網路+”是未來快遞業的一種管理手段和發展方式,企業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對客戶進行管理,對整個快遞過程進行管理,進一步提升快遞服務品質,強化企業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