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16日訊 在今日舉行的APEC中小企業跨境電商峰會上,CCG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一帶一路研究所副所長肖慧琳教授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2016年“黑天鵝”事件多發,包括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等在內的一系列事件所體現出的,是世界在和平、發展以及治理三方面均出現了“赤字”。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適當引導以及消除負面影響。“中國的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用。”肖慧琳表示,“一帶一路”總的來説可以歸納為“五通”,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這五者之間是統一體,缺一不可;三同是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這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一帶一路”沿線覆蓋60多個國家,有44億人口,約佔全球人口的63%,總的經濟量佔到29%。同時,“我國對‘一帶一路’的投資佔全球比例還較小,仍有巨大空間。”
到底中小企業如何在“一帶一路”中成為弄潮兒?肖慧琳説,“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超過5000萬家,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企業數量佔到了98%以上,新增就業崗位85%,佔據新産品市場的75%,發明專利65%,GDP60%,稅收50%,這就是被稱為中小企業的‘56789’”。
中小企業是保持國家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力量,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體,是關係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基礎,“是‘一帶一路’上的螞蟻雄兵,螞蟻雖小,但威力不可小視。”談及中小企業“走出去”的優勢,肖慧琳介紹,首先是創新實效,中小企業做決定比較快,能夠較快的實現經濟效益。再者是技術積累,通常説中小企業在行業內有大量的技術積累的企業,這樣也是比較符合“一帶一路”國家的偏好。還有管理效率,中小企業的領導人決策能力和決策影響力更大,做出決策時間週期更短。
不可否認的是,中小企業在“走出去”也面臨問題,一是融資難、融資貴;二是用工難、用工貴,中國勞動力進入了轉捩點,已經不再是一個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市場,勞動力變得越來越貴,而且勞動力也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三是研發少、缺技術,不願意投入太多的錢在研發上;四是管制嚴、歧視多。
另外,肖慧琳強調,中小企業發展的國際問題也不容忽視,國際化程度比較低,金融資産分佈的全球化程度低,缺乏明晰“走出去”的戰略和模式,缺乏國際化人才,産品單一,競爭激烈等比較突出。另外,“一帶一路”上中小企業同樣面臨政策風險,包括所在國政局發生變化所産生的風險、國家間競爭與衝突造成的風險等等。
對於中小企業國際化採取的策略,肖慧琳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一是借船出海,肖慧琳説:“如果你個人走不出去,如果你的企業單獨走不出去,那麼能否以公私合營的方法走出去?就是説中小企業沒有船,但可以買一張船票。”二是抱團發展,資訊共用、行為一致,很多資訊在中小企業間是可以共用的;三産融結合策略,政府可以加強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金融平臺的扶持力度來實現和健全;再者是公私合營和産業鏈的策略。
(責任編輯: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