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區域産業 > 正文

字號:  

達茂旗深耕遊牧文化發展旅遊産業

  • 發佈時間:2015-06-05 02:31:5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為傳承和弘揚遊牧民族文化,內蒙古達茂聯合旗充分挖掘草原文明,深耕遊牧民族文化獨有內涵,著力打造國內最大的遊牧文化研究基地和産業創新基地,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多元互動和縣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了農牧民增收、草原生態保護、邊疆安寧和諧,2014年全旗遊客達到153.3萬人,旅遊收入6.13億元,全旗每人平均僅此一項收入5000元,如今接待遊客、賣自産的特色産品成為2萬多牧民穩定收入,傳統農牧業開始向現代旅遊觀光農牧業的轉型發展。

  旗委書記伏瑞峰告訴記者,為保護這片草原,2007年達茂旗率先對2357萬畝草場實行全面禁牧。

  如何將達茂旗深厚的各形態文化、資源優勢造福于當地的牧民,在草原變綠的同時讓廣大牧民受益?7年前達茂旗開始建設“草原休閒之都”,出臺了扶持旅遊業發展意見,著力挖掘悠久的草原遊牧文化資源,下大力氣發展草原旅遊業,引進專業旅遊集團全面綜合開發,打造體現遊牧文化特質的現代旅遊多元發展的産業體系,讓牧民就地變身為旅遊業從業者,融入到草原生態發展和保護産業鏈中,目前6大差異化的佈局編織起極具魅力的草原文化,立體展現了蒙古民族文化、日常生活及蒙古族征戰的恢弘場面,讓遊者可以近距離觸摸草原文化,體驗蒙古民俗風情。

  深耕7年,如今23個大型現代旅遊企業帶動升級了達茂旗旅遊業的提升,實現了草原文化、蒙古民族文化、紅色革命傳統與草原觀光、現代農牧業觀光的有機結合,構建起了獨具特色的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基地。

  針對旅遊市場需求,達茂旗政府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和深加工産業,著力打造土特産品、工藝品和紀念品三大系列旅遊商品,涌現出15家知名的農畜産品、民族特色産品生産加工企業,而快速興起的馬奶酒、奶製品製作以及紅皮小麥、莜麥、蕎麥等小雜糧加工産業,延伸了農畜産品産業鏈條,在滿足旅遊市場需求的同時,有效提升了農畜産品價值,實現了農牧民創業就業、增收致富。同時加大對民族手工藝品製作的培育力度,支援鼓勵農牧民中的能人匠人,發展皮畫、骨雕、銀飾和民族服飾製作,為遊客提供更多特色商品,讓農牧民在旅遊業中實現轉産增收,引導和扶持農牧民發展標準化的農牧家樂,鼓勵城鎮居民在旅遊旺季發展家庭旅館,目前,全旗旅遊業從業人員1.8萬人。

  為進一步推動文化、旅遊、經貿深度融合,該旗正在傾力打造全國文化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的示範基地。年內舉辦的第三屆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定位“全年進行式”,分別為7月11日開幕的夏秋核心季和12月12日開幕的冬春核心季,以英雄草原、激情草原、歡慶草原、大美草原四大板塊,以文化、體育、商貿、旅遊四大類157項別樣精彩活動,38場國家級賽事、高端論壇,讓大眾在傳統與歷史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活動中穿越草原的自然、歷史、人文、生態、民俗,充分領略四季的厚重文化和來自草原深處的原生態純天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