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李克強部署促進社會辦醫:對症下藥提五大舉措

  • 發佈時間:2015-06-09 08:04:01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苑楨

  4日,李克強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五大舉措促社會辦醫健康發展,滿足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

  在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社會辦醫之前,2014年初,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正式對外發佈《關於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要求優先支援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加快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會辦醫體系。這是衛計委首次出臺實在、易操作的政策發展社會辦醫。

  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要求要結合醫療體制改革,並提出五大舉措來進一步推進社會辦醫,説明當下社會辦醫仍面臨著不小的阻力需要破解。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稱,社會資本舉辦發展醫療機構普遍面臨準入門檻高、經營壓力大、發展空間小、技術人才缺乏、監管機制不健全、社會氛圍不佳等困難和問題。縱觀這次常務會議提出的幾大舉措,都可謂對此的對症下藥。

  這次的措施,總結起來就是降低社會辦醫的準入門檻,加大對社會辦醫的扶持力度,完善監管機制。對應的都是目前社會辦醫所面臨的“燃眉之急”。值得一提的是,會議要求簡化醫療機構設立審批,取消床位規模等前置條件。這無疑是為社會辦醫“鬆綁”的一大關鍵性舉措。

  眾所週知,過於囿于床位規模等準入條件限制,導致社會辦醫往往出現“玻璃門”現象。一些社會資本因為達不到規模要求,而被阻擋在準入之外。這既難以真正推動各個規模的社會辦醫的發展,也抑制了民眾對於不同醫療服務的需求,與推動社會辦醫的大目標已然存在出入。因此,一旦取消規模上的硬要求,強化後續監管,社會辦醫的活力與品質都可以得到激發與提升。

  不過,亦有業內人士提出,“將社會辦醫納入區域醫療資源規劃”與“取消數量和地點限制”的兩者關係仍有待進一步厘清。

  此前在《關於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出臺之時,就有專家對強調區域衛生規劃和設備配置規劃等細節提出了不同看法。理由是將社會辦醫納入行政規劃往往會抑制社會辦醫的活力,表面看來是一種支援,實際可能將一些社會辦醫以不符合“規劃”之名而排除在市場準入之外,“給‘原則肯定,具體否定’”的操作留有足夠的空間。這次再提“將社會辦醫納入區域醫療資源規劃”,顯然依然延續了此前《社會辦醫意見》的相關説法,如何能夠不使得“規劃”給抑制社會辦醫留下“暗門”,各地在落實過程中應該要予以防範。

  醫療不應該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領域。但在支援社會辦醫上,還是要最大限度秉持市場化的理念,方能真正激活這部分醫療資源的補償力量,以滿足民眾對不同醫療服務的需求,“擴內需、惠民生和發展現代服務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