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發展的五重困境

  • 發佈時間:2015-06-02 09:34:22  來源:東方網  作者:鄒新春  責任編輯:朱苑楨

  近期國家層面再次發文鼓勵社會力量辦醫,可以説對民營醫院新建發展來講利好更大。現在我國民營機構數量和品質都還不強,有很大發展空間。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發展得較好的地區是台灣,80%左右的醫療機構均有社會資本參與,其中以長庚醫院為代表的大量財團法人醫療機構和社會資本舉辦民營機構更是佔據了台灣最多的優質資源。

  相較于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大多采用企業化管理,經營機制靈活,能夠更快適應市場需求。然而,由於公立醫院一直在政策和地位上佔有絕對優勢,與民營醫院根本不在同一競爭水準。外加民營醫院發展歷史較短,目前大多數規模較小,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競爭力還不夠強。

  民營醫院一路走來,其形式也不斷更變,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地下運作到小診所(非法遊醫積累第一桶金),再到承包公立醫院科室或整體承包(承包註冊盈利),繼而處於尋求轉型、獨立辦院、塑造品牌的轉型升級階段。儘管現在國家利好政策頻頻,各路資本紛紛角逐醫療市場,但是民營醫院的專業發展依舊比較局限,主要集中在風險小、投入少、回報高、市場需求大的專科,如口腔、婦産、整形美容、眼科、肛腸、皮膚等。同質化市場競爭激烈,以口腔機構最甚,市面上的口腔醫療機構數量已經超過公立口腔機構。

  口腔醫療機構的發展

  中國口腔市場盤踞者如華西口腔、武大口腔、北大口腔、中山口腔、第三軍醫大口腔等不僅雄霸一方,在全國也是相當有名氣。各省份大多數都有大的口腔公立醫院,掌握絕大部分優質資源(主要是人才優勢)。另一方面,私立口腔診療機構遍地開花,僅昆明城區就有200多家民營口腔機構,還不包括無證經營的黑診所。雲南省的各地州縣也都密布口腔機構。但事實上,雖然機構數量繁多,真正有實力的、管理經營比較好的並不多。各口腔機構競爭可謂慘烈,不斷通過降價促銷,低價吸引患者。當然其中也不乏做得比較出色者,比如全國擁有100多家連鎖店的拜博,獲聯想集團10億注資後發展更加穩健,另外還有如瑞爾齒科、聖貝齒科等。

  縱觀各口腔醫療機構發展過程,多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或者困境。筆者結合個人觀察和走訪,謹進行簡單歸納,供大家參考討論。

  人才大缺口

  人才是口腔醫療機構發展的核心資源,也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鋻於口腔機構規模小,地域偏,品牌弱等問題的存在,使得其很難吸引到優秀人才加盟。尤其是口腔醫療機構有其特殊性,一個人可以開業,十個八個也可以開業,一兩百人更可以開業,這種現狀導致口腔機構多是單兵作戰,獨立經營,缺少合作意識、不能形成品牌優勢。存在很多個體戶、夫妻店,規模越小,越難於發展,最終無法形成有效的競爭力,只能在很小的區域吸引部分患者。與此同時,口腔醫療機構不能獨立培養所需專業人才,而且職稱社保等方面不配套,很難“挖”到高端人才,導致民營機構多靠吸引退休醫生和剛畢業年輕醫生為主。沒有雄厚資本、高尖端技術、廣泛的影響力,最後只能在低端領域謀生。

  管理不規範

  人才是第一瓶頸,管理位列第二。很多民營機構的負責人,多半本身也是醫生,或者也就只有自己一個醫生,所以在管理上就沒有太多關注。稍有幾個醫生的機構,自己也缺少管理知識,或者角色轉換比較困難,部分負責人做醫生很優秀,但是管理就顯得力不從心,或者不知道如何抓起。涉及多個人的口腔機構必須要有一定的管理,包括完善的規章制度、績效核算、診所運營、醫療品質控制、品牌樹立、行銷方案制定等,缺少科學的指引和系統的思考,將很難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優勢。管理的短板也給民營口腔機構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障礙,阻礙醫療資源的更好利用。當然也不乏一些民營醫院的管理做得很好,很多優秀的民營機構其成功就是靠管理做到的。説到管理,並不僅是部分民營醫院不規範,很多公立醫院也很不重視科學管理,無視管理的價值,靠慣性在運轉,靠政策在發展,如果這些公立醫院推向市場,不一定比現在的民營醫院做得好。

  競爭激烈

  口腔醫療市場相對比較特殊,個體執業的限制較少。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和地區,口腔機構鱗次櫛比。僅有的患者來源加劇競爭,一些機構為了生存,難免追求短平快的發展路線,沒有長遠的考慮,沒有認真去做市場,帶來不好的影響。口腔本身是一個技術活,靠技術打天下,靠誠信立品牌,靠服務樹口碑,如果機構不注重自己的實力提高,認真為患者服務,那必然會降低自己的品牌形象,最終也難做長久。

  品牌不出眾

  部分民營機構沒有注重自己的品牌建設工作,本身也缺少樹立品牌的相關元素,沒有特色、沒有專家、沒有實力、沒有影響力,加上極少數不太規範的經營,使品牌的樹立更加困難。缺少機構的核心文化,醫療機構的文化樹立需要幾代人的積累和一代代的傳承,由於機構很小,大多數缺乏核心價值觀,而且人員流動性相對大,難以積澱有特色的核心文化,造成品牌特色不鮮明。筆者走訪一些牙二代牙三代的診所負責人,發現就算是幾代傳承的牙醫也沒有形成個人獨有的品牌優勢。

  社會信任度不高

  基於以上種種因素,患者大多數情況下還是相信公立醫院,第一原因就是至少有更多的專家可供選擇,心裏覺得有保障。加上部分機構的不規範經營,虛假廣告,比如競價排行之類的廣告,嚴重影響整個行業的社會形象,導致民營機構整體社會信任度低。來源:健康界

  (鄒新春,工商管理碩士,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醫務部。個人公眾號:醫管漫談鄒新春,與關心醫療發展,致力於提高醫院管理水準的朋友一起學習提高,誠交各地熱心醫院管理朋友。注:本文係在馬恩祥文章啟發下思考完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