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醫藥 > 制藥企業 > 正文

字號:  

超百家銀杏葉相關藥企面臨整改 行業監管難度大

  • 發佈時間:2015-06-02 09:11:0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錢瑜 趙秀靜  責任編輯:朱苑楨

  “銀杏葉事件”仍在持續發酵。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連發三道通知,強調做好銀杏葉藥品專項治理。有業內專家分析表示,在此次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專項治理中,超100家銀杏葉生産藥企面臨整改,而隨著調查的深入,會有更多的企業涉入,這將為即將實行的中藥提取新政的實施掃清障礙。

  5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銀杏葉藥品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用於藥品生産的銀杏葉提取物,其生産工藝和品質標準必須嚴格遵守2010版《中國藥典》的規定;用於保健食品生産的銀杏葉提取物,必須與保健食品註冊申報的銀杏葉提取物生産工藝和品質標準一致。而此前的5月20日、5月28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已經連發兩份通告,通報違法生産、銷售、購買銀杏葉提取物的26家涉事藥企,以及主動對藥品實施停售、召回的21家藥企。

  據了解,目前國內共有104家公司生産銀杏葉有關藥品,包括銀杏葉片、銀杏葉顆粒、銀杏葉膠囊、銀杏酮酯片、銀杏葉口服液等。而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兩次披露,涉及到的違規藥企已經達到47家,幾乎佔到全部與銀杏葉有關藥企的一半。

  “銀杏葉提取物應用非常廣泛,不僅會涉及到藥品生産領域,還會涉及保健品甚至是美容業務,所以如果國家食藥監總局進一步披露,涉及到的企業數量會更加龐大”,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分析表示。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由於中藥提取物行業並沒有國家標準,企業為了成本和利潤的考慮,隨意生産、購買或者委託其他藥企進行生産中藥提取物現象嚴重,因此行業監管難度大。

  北京商報記者查詢發現,2014年7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就發佈了《關於加強中藥生産中提取和提取物監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停止中藥提取委託加工的審批,並自2016年1月1日起,凡不具備中藥提取能力的中成藥生産企業,一律停止相應品種的生産。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9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啟動銀杏葉藥品召回工作,但涉事的6家上市公司中,只有寧波立華制藥的母公司朗生醫藥未對此進行公告和回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