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已研發出MERS治療性抗體 將進入臨床階段

  • 發佈時間:2015-06-02 08:42:17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丹丹  責任編輯:朱苑楨

  示意圖

  昨日,廣東省衛計委通報稱,全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已追蹤至67人,仍有10人失聯。為應對MERS,北京機場旅檢處將採取測溫、填表格等手段進行排查。

  此外,據韓媒報道,南韓確診患者已達18人,擬禁止MERS接觸者出境。

  廣東本地大範圍傳播風險極低

  昨日,廣東省衛計委通報稱,全國首例輸入性MERS確診病例仍有發熱,雙肺滲出有增加,生命體徵基本穩定,其密切接觸者已追蹤至67人,全部採取集中方式隔離觀察,暫無人出現不適。仍有10人失聯。

  另據深圳市衛計委通報,當地4名密切接觸者中有1名為南韓確診病例K某的翻譯,男,31歲,中國籍,居住于深圳市寶安區,于5月26日晚至5月27日晚在惠州期間曾與確診病例同吃、同住、同開會。已送至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2周;另外3人已進行醫學觀察。4名密切接觸者經市疾控中心採樣檢測,結果均為MERS冠狀病毒核酸陰性。

  專家研判認為,廣東MERS造成本地大範圍傳播的風險極低。深圳市疾控表示,此種病毒傳播能力非常有限,除非有密切接觸。

  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此病有持續的社區傳播。 新京報記者 李丹

  北京機場旅檢處將測溫、填表排查

  北京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表示,目前國家質檢總局、衛計委等部門已聯合發文,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也在積極按照相關要求進行監管工作,並即將出臺具體的防控措施。據了解,機場旅檢處將通過測溫、填表等方式排查疑似MERS症狀,並將在廊橋、通道等處進行排查。

  北京對於MERS的監控、檢測和診療能力如何?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北京早在3年前即建立了針對MERS病例的監測系統,且完全具備MERS病毒的實驗室檢測能力。

  對於該病毒的檢測,北京市、區兩級疾控部門均已具備檢測能力,一旦發現疑似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將立即檢測。據悉,該病毒在6小時內即可“鎖定”。

  但對於首例病例的確診,必須上報中疾控實驗室進行復核。按照目前規定,有肺炎症狀且高燒38℃以上、出現嚴重呼吸困難、腎衰的患者,一旦有中東地區旅行史,或者曾接觸過去往中東地區者的病例即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例,都需及時上報。從治療手段來説,基本仍以呼吸道系統疾病的傳統治療方法為主。 新京報記者 溫薷 李婷婷

  南韓增3病例 1疑似病例死亡

  南韓一些官員6月1日説,作為阻止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冠狀病毒進一步傳播努力的一部分,南韓政府打算實施一項臨時禁令,禁止直接或間接接觸者離開南韓。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保健福祉部長官文亨杓説,“本週將是中東呼吸綜合徵繼續傳播或減弱的關鍵節點”。

  據南韓媒體報道,南韓保健福祉部1日通報,當天又有3例新增中東呼吸綜合徵病例,從而使南韓中東呼吸綜合徵確診病例增至18人。

  保健福祉部説,截至當前,南韓還沒有發生三次感染的情況,所有17名患者均屬被首例患者感染。

  此外,一名與南韓首位中東呼吸綜合徵確診病例接觸後出現疑似症狀的患者當天死亡。目前,南韓保健福祉部正在對這名患者的死亡是否與中東呼吸綜合徵有關展開流行病學調查。目前還不清楚這名死亡患者的具體情況和死亡經過。

  保健福祉部一些官員説,截至1日,715名直接或間接接觸者中,682人在國家指定的設施或自己家中隔離,其餘33人解除隔離。 據新華社

  啥是MERS

  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是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該病毒于2012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次被發現。2013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將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疾病命名為“中東呼吸綜合徵”。

  感染源

  蝙蝠 駱駝 家畜

  全部的感染來源尚不完全清楚。但在埃及、卡達和沙特的駱駝中分離到和人類病毒株相匹配的病毒株。可能還存在其他宿主。

  傳染方式

  目前MERS以飛沫傳播、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MERS傳染性小于SARS

  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有持續的社區內傳播。

  症狀

  中東呼吸綜合徵患者一般在感染後2-14天發病。

  可出現急性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症狀,包括發燒、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多數患者患有肺炎。免疫力較弱的患者可出現腹瀉等非典型症狀。重症病例在肺炎基礎上,可很快發展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或多器官功能衰竭,部分病例可出現腎衰和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糖尿病、腎衰竭、慢性肺部疾病和免疫受損者被認為屬於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嚴重病症的高危人員。

  2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病例

  1150例 確診

  431例 死亡

  疫情

  多集中在中東 致死率37.5%

  截至5月底,以下國家和地區已經報告了中東呼吸綜合徵病例:中東地區的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約旦、科威特、阿曼、卡達和葉門;非洲的埃及和突尼西亞;歐洲的法國、德國、荷蘭、希臘、義大利和英國;亞洲的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北美的美國。

  南韓中東呼吸綜合徵確診病例目前增至18人。715名直接或間接接觸者中,682人隔離,其餘33人解除隔離。

  中國廣東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67人,全部採取集中方式隔離觀察,暫無人出現不適。目前尚有10人沒有取得聯繫。

  預防手段

  ●勤洗手;儘量避免密切接觸有呼吸道感染症狀人員。

  ●保持室內或交通工具內的空氣流通。

  ●儘量避免前往動物飼養、屠宰、生肉製品交易場所以及野生動物棲息地。

  ●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及時就醫,儘量避免與其他人員密切接觸。

  以上資料據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等

  ■ 釋疑

  MERS病死率為何超SARS?

  醫療水準落後地區多發;干預早病死率可下降;抗體將進入臨床研究

  全世界目前報道的MERS總病例數已達上千例,病死率接近40%,幾乎是SRAS的3倍。對此,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王淩航説,很多病例出現在一些醫療水準並不發達的地區,目前統計出來的病死率不能反映經過綜合救治之後的病死率水準。在SARS早期的時候,病死率也是比較高,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認識和規範治療,病死率相應下降。

  王淩航表示,雖然MERS病毒毒性較強,但其傳染性較弱,傳播效率低於SARS。MERS已出現了3年,但仍呈現散發的特點,並未引起大面積集中暴發的情況。

  王淩航介紹,中國在SARS後,對於H1N1、埃博拉等輸入性病例的防治上,從源頭堵住傳染病防控是沒有問題的。其實傳染病有三個要素,傳染源頭、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只要做到了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那麼傳染病是可防可控的。

  王淩航表示,在治療上,對於新型病毒,確實沒有特效的藥物。但是如果早期發現病例並且介入干預,病死率還是可以下降。

  新京報記者昨日獲悉,我國已研發出多個治療性抗體和多肽藥物,但均處於實驗室水準,下一步將進入臨床研究。

  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院副研究員施一對記者介紹,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帶領的研究團在2013年就開始研究MERS抗體,當年就已闡明MERS病毒侵入宿主細胞的機制。

  作為高福院士研究團的成員之一,施一對記者介紹,目前課題組開發相應的治療性抗體已在小鼠模型上初見成效,但是尚處於實驗室階段,下一步將進入臨床實驗。此外,抗體的大規模生産還需要一定的生産水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