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醫改能給患者啥實惠? 公立醫院改革三大看點

  • 發佈時間:2015-05-18 10:39:57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苑楨

  公立醫院系統是我國醫療體系的“主力軍”。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公立醫院改革將如何改?患者又能從改革中得到哪些實惠?

  1

  破除以藥補醫

  試點城市今年出臺醫療服務價改方案

  政策幹貨 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佔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在保證公立醫院良性運作、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整體負擔不增加的前提下,試點城市要在2015年制定出臺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

  專家點評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認為,長期以來,公立醫院三個渠道籌資的方式存在若干弊端,一是逼迫醫療行業成為商品銷售行業;二是讓醫院與廠商形成利益共同體,而不是與患者成為利益共同體;三是供方誘導需求的存在促使醫療費用上漲,造成不少社會資源不必要的消耗;四是增加了病人遭受“醫療傷害”的風險;五是提供了容易滋生行業腐敗的溫床。因此,公立醫院改革的最大“手術”是破除以藥補醫機制,與此同時,通過適當提高服務收費和政府補貼這兩道閘門,通過醫保支付銜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取消藥品加成後公立醫院收入減少的問題。

  患者感受 江西省新餘市是國家第二批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經常帶兒子去醫院的新餘市民肖莉霞是改革後到醫院就診的第一批患者之一。她發現,改革後藥價確實便宜了,比如以前賣33元的易坦靜現在只要20多元,儘管兒科的專家號和診療費比以前增加了9元,但這9元全部由醫保報銷,所以改革還是讓自己減少了開銷。

  2

  改革考核機制

  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

  政策幹貨 建立以公益性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或專門的公立醫院管理機構制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定期組織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以及院長年度和任期目標責任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開。根據醫療行業培養週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等特點,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快研究制定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改革方案。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醫務人員個人薪酬不得與醫院的藥品、耗材、大型醫學檢查等業務收入掛鉤。

  專家點評 劉遠立説,公立醫院改革不是要革公立醫院的命,更不是要整肅廣大公立醫院系統的醫務工作者,而是要改革制約公立醫院發揮其正常社會責任的體制機制,從而讓公立醫院提供的服務變得更加“公平可及,群眾受益”。

  醫生感受 “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改革,意味著醫務人員將能夠獲取合理合法的收入,從根子上向‘紅包’‘回扣’説不”。新餘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陳英説,深化編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會倒逼醫院改進管理和服務,會激勵醫務人員提升服務水準和態度,從而讓患者有更好的就醫感受。

  3

  推動分級診療

  年底前預約轉診佔公立醫院門診量20%以上

  政策幹貨 逐步增加城市公立醫院通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全科醫生預約掛號和轉診服務號源,上級醫院對經基層和全科醫生預約或轉診的患者提供優先接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服務。到2015年底,預約轉診佔公立醫院門診就診量的比例要提高到20%以上,減少三級醫院普通門診就診人次。

  完善雙向轉診程式,各地要制定常見病種出入院標準和雙向轉診標準,實現不同級別和類別醫療機構之間有序轉診。

  專家點評 對於目前來説,分級診療是一個必選項,不可能跳過這個階段。“我們要反思,怎麼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學教授王虎峰指出,分級診療不是一種固定的形式,實際上是一種資源配置使用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患者應該能夠方便就醫,基層有能力提供有品質的初級醫療服務。

  患者感受 在成都市蒲江縣人民醫院血液透析室裏,年近八旬、身患糖尿病多年的鐘金文可以在“家門口”做透析了。過去縣醫院沒有透析機,鐘金文只能每週三次趕到70公里外的成都市透析。在實施分級診療後,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託管蒲江縣人民醫院建立血液透析室,“看病更方便、不用再跑遠路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