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健康資訊 > 正文

字號:  

機器人“醫生”走上手術臺 被讚手術精度勝醫生

  • 發佈時間:2016-05-16 08:54:58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在前列腺癌高發的美國及歐洲大部分國家,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幾乎已經取代了具有局限性的傳統治療前列腺癌的標準手術;最近,STAR機器人(Smart Tissue Autonomous Robot,智慧組織自動機器人)高度獨立地完成了縫合豬小腸的手術,完成得比外科醫師還要好。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未來將有越來越多機器人“醫生”走上手術臺。

  目前最大優勢:前列腺癌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居各種癌症的第二位。在英國,每年新診斷出的前列腺癌就超過4萬例。

  現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正在改變很多歐美前列腺癌患者的命運。

  在歐美已成主流

  自2000年德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手術以來,通過十幾年的發展, 目前在前列腺癌高發的美國及歐洲大部分國家,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幾乎已經取代了具有局限性的傳統治療前列腺癌的標準手術。其中,被使用最廣泛的是美國機器人手術系統“大牛”——直覺外科公司生産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由外科醫生控制臺、機械操作臂和高精度3D成像視頻影像平臺構成。

  手術時機器人並非自動或按照預先設置的程式進行手術,而是由醫生通過操作臺,在3D高清影像監視下對機械臂進行控制,從而完成手術的每一個動作。手術準備工作就緒後,一台達芬奇機器人被放在病人身邊,醫生就坐在幾米外的操控臺操作。

  在手術過程中,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為醫生提供寬闊視野和準確、靈活的控制能力,能夠清楚呈現組織、器官的解剖構造和神經血管束的走向,精細的分離有利於淋巴結的清掃,並進行準確的縫合。

  720度旋轉操作

  在處理細微和複雜性前列腺組織時,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能720度旋轉操作,視野精準等優點得到了有效發揮。

  據報道,目前全球大約有3266台達芬奇系統,絕大部分在美國,350台在亞洲。

  英國醫療系統中現有58台,在威爾士大學醫院,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應用了有一年半的時間,每週上崗3天,已執行350例前列腺癌根治手術。除此之外,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還被應用於胃腸、肝膽胰腺及婦科領域。

  未來:自主執行軟組織手術?

  目前,手術機器人操作的優勢在於一些相對硬的組織,如腿骨、頭部等,這些部位可以在手術中保持不動。軟組織手術則複雜得多——人體中那些滑潤粉嫩的組織會移動而且很難追蹤,因而很難交給機器人。

  機器人勝過醫生

  但這一局限或許很快可以得到突破。最近的一次實驗中,STAR機器人(Smart Tissue Autonomous Robot,智慧組織自動機器人)高度獨立地完成了縫合豬小腸的手術,在和人類外科手術醫生的“比賽”中,STAR機器人完成得比外科醫師更好。

  華盛頓美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兒科外科醫生彼得·金是STAR 機器人項目的參與者之一。在實驗中,STAR機器人被要求把一段切開了的豬小腸縫合起來。“我們根據機器本身的情況,為它編寫了最頂尖的外科手術技術程式。”金説。

  STAR機器人先是在實驗室中對離體小腸組織進行了此實驗,然後對麻醉狀態的豬進行了活體實驗,一位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也同時進行相同的手術。比較結果顯示,STAR機器人的縫合更為規整,不易洩露。

  六成由機器人完成

  在這次實驗中,STAR機器人整合了幾項不同的技術,解決了給軟組織動刀的難題:其視界依賴於放在腸部組織內的數個近紅外熒光探針(NIRF);一台NIRF相機對這些探針進行追蹤,3D相機則記錄這些部位的影像。結合上述數據資訊,STAR機器人會自己計劃好縫合過程,再根據手術過程中組織的移動自行調整。

  實驗中,有40%的部分由研究人員為機器人提供指導或幫助,例如幫機器人拿線等等,有60%則由STAR機器人自主完成。

  廣州日報訊 60歲的英國男子阿蘭·貝克漢姆今年年初被診斷出前列腺癌。起初,他發現自己尿血,通過隨後的切片檢查,醫生診斷他患癌。“我並沒有給你判死刑。”這是醫生宣佈診斷時,貝克漢姆記得的唯一一句話。

  在網上查閱了大量關於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手術的資料後,貝克漢姆毫不猶豫地決定接受機器人手術。

  今年3月,貝克漢姆通過機器人輔助手術切除了癌症腫瘤,如今,他成了醫院的志願者,積極向其他患者宣傳機器人手術的好處。

  “機器人的應用令手術過程變得更輕鬆,儘管是機器人在執行手術操作,實際上醫生在操控機器人,他們在手術中的合作天衣無縫。”貝克漢姆説。

  缺陷:價格昂貴

  業界專家認為,雖然實驗有重大突破,但機器人“近期內還無法在外科手術中實際投入使用”,至少機器人所依靠的NIRF探針還是人類安插的。

  昂貴的價格也是阻礙手術機器人進一步普及的因素。以英國威爾士大學醫院為例,該院購買的一套達芬奇機器人價格為250萬英鎊,約合2000多萬元人民幣。另外,每年的維修費還需約100萬元人民幣。昂貴的器械成本意味著同樣的前列腺癌根除手術,機器人手術的價格要比傳統窺鏡手術多花3萬元人民幣左右。

  最後,儘管機器的手術精準度比較高,但也並不意味著零出錯。據媒體報道,達芬奇機器人的生産商直覺外科公司目前正面臨著幾宗訴訟。

機器人(300024) 詳細

機器人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藍英裝備 10.95 10.05%
2 光啟技術 27.78 10.02%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賽為智慧 18.52 9.98%
5 上海機電 22.65 6.5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昌達 10.89 -6.76%
2 韻達股份 47.84 -4.32%
3 雅化集團 12.83 -4.25%
4 海源機械 16.64 -3.70%
5 美的集團 52.84 -3.1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