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聯合滴滴出行對外發佈移動出行駕駛人員禁入標準,首次明確網約車駕駛人員資格審查的“負面清單”。駕駛員觸碰清單中的任意一條,都將被禁止進入移動出行平臺。
網約車是北京計程車裏的一支“新軍”。他們頂著網際網路的光環,載著免費的礦泉水和各式手機數據線,全天播放著導航軟體裏的語音,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一路狂奔。在積攢下不少好口碑的同時,他們也闖下了一路的“唾沫橫飛”。負面清單的公佈,再度把網約車司機暴露在聚光燈下,然而乘客最擔心的是這清單能管住司機的小脾氣和壞脾氣嗎?能管住越來越多的外地司機嗎?
奇葩一
出行不看路牌只認地圖
“我在東三環同時開著兩個打車軟體叫車,在太陽底下曬了好半天,竟沒叫上一輛車。”本週一,楠女士在社交網上發了個小狀態。
解決市民“打車難”問題,一度是不少網約車平臺標榜自己的一大亮點。如今,它們也會出現來不了車的現象嗎?
7月11日下午2點多,記者想在長安街邊打車到東大橋商圈,卻經歷了半個小時的“無車時間”。
首先,記者在滴滴平臺呼叫普通計程車,等了約5分鐘,平臺顯示已通知附近67輛計程車,但無一輛應答。記者只好取消該訂單,選擇呼叫平臺上的專車,很快,平臺為記者指派了一輛白色大眾。司機師傅馬上給記者打了個電話:“您好,我離您還有2公里多的路程,而且有點堵,您等等吧,大概15分鐘。”師傅態度很友善,不過記者想馬上出發,於是便以“派單太遠”為由拒絕了這次訂單。
記下這位師傅的忠告後,記者轉戰“滴滴快車”。這回,平臺顯示,司機師傅不到10分鐘就能到。不過,當記者主動聯繫司機後,卻發現根本無法進行交流。記者問司機師傅到哪條路上了,司機説“不知道”,電話持續了幾分鐘,記者實在無法與司機達成一致,只能取消訂單。
接下來,記者退出滴滴平臺,打開優步平臺,發現平臺地圖顯示異常,上面只有一輛車,沒有地標和道路名稱,只得手動輸入出發地點“新聞大廈”。隨後,一名優步司機給記者打電話:“我馬上到兩廣路的新聞大廈了……什麼?你在長安街邊的?”記者再次取消這次訂單,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名司機竟扣掉了記者8元的取消費。記者退出所有打車軟體,來到新聞大廈旁的附路攔車。5分鐘裏,兩輛空空的計程車都飛馳而過;一位師傅把車停在路邊,懶洋洋搖下半個車窗對記者説:“打車軟體上有訂單,我是來接人的。”
奇葩二
沒有導航不會開車
網路叫車用著方便,可叫來的司機如果不了解地形路況,開著車走錯路、繞遠路,乘客不僅要多掏錢,更耽誤時間,甚至還會誤事,真有點“抓狂”。
日前,正準備去坐火車出差的李先生在亞運村叫了輛人民優步。司機接單後,李先生等了十多分鐘,車才來。一坐下,一口山東口音的師傅馬上就問李先生:“您識不識路?不識路可以用導航。”此時李先生也沒在意。車沿東二環行駛到建國門橋後,一個右轉出主路就到北京站了,可司機卻跟著導航上了高架,沿著通惠河北路和廣渠門繞了一大圈。等李先生納過悶來,車已經繞出很遠。“本來時間就緊,怕誤了火車,看司機走錯了路,頓時心裏拔涼拔涼的。”李先生向記者吐槽道。最無奈的是,當天,李先生竟因為這段多走的“冤枉道”而沒能趕上火車。
遇到路生的司機並非個例。前兩個星期,本報記者打專車從石景山區魯谷大街到首都機場,結果剛一坐上車,司機就問,“咱們是不是該走南五環啊?”這讓記者嚇了一跳,當時的內心獨白是:“一個司機連首都機場在哪都不知道,這得有多不專業啊?”
奇葩三
大批外地司機進京攬活
經常使用滴滴快車的王先生最近注意到了一些變化:越來越多的外地牌照車輛加入到了專車行列中。前天下午五點左右,王先生在廣安門叫車去北師大附近,可當他在滴滴平臺按下“呼叫快車”按鈕後,叫來的卻是河北牌照的車輛。剛坐上車,司機就跟王先生商量,能不能“繞一段”,因為自己的車根本走不了二環主路。
原來,依據外地車進京限行的規定,工作日7時至9時、17時至20時,禁止外地載客汽車進入五環路(含)以內道路行駛,而二環主路、長安街沿線及周邊道路,每天6時至22時,更是禁止外省、區、市核發號牌(含臨時號牌)的載客汽車通行。因此,這名河北司機才跟王先生商量別走二環。最後,司機帶著王先生走了三環,這比平常多繞了四五公里的路。王先生自然有點不爽:“原來還帶這樣玩的,先不提費用了,就説這時間是不是耽誤得有點不值?”
在北京打車為何會叫來外地車?據記者了解,大多數叫車平臺並沒有限制外地車輛在京運營的規定,不過這些平臺也表示,外地車所佔比例仍然是很小的一部分。今年5月26日後,想要在京行駛的外地車輛在網上就可以辦理進京證,這吸引了大量外地牌照私家車涌入北京從事網約車運營。在這樣的規定下,允許外地牌照車輛在京從事運營,一方面會導致一些不了解規定的外地車主違反限行規定,造成不必要的處罰;另一方面,限行繞路也增加了乘客在時間和金錢方面的額外支出。
奇葩四
非高峰時段照樣乘個“溢價率”
“大中午12點的,不是早高峰也不是晚高峰,我帶孩子打車,發現打車軟體仍然有溢價率。現在這些平臺不僅補貼不如以往了,還動不動就要溢價,不太能理解這件事兒。”近日,夢女士向記者“吐槽”自己打車時的不愉快。
7月11日下午3點多,記者從永安裏地鐵站東北口出來,站在路邊用打車軟體叫車,目的地是一個只有1200米遠的地方。點擊優步平臺的人民優步、輸入起止點後,手機螢幕馬上彈出一份通知:“由於目前車輛需求過高,我們提高費率以保證Uber車輛的供應。”下面的數字寫著“1.3×正常費率”;再下面則是“峰時溢價下降後通知我”和“我接受提價”兩個選項。記者又打開滴滴平臺,上面的溢價率更高:“我接受因叫車需求過旺産生的臨時調價。加價倍率×1.6倍”,下面是“我願意加價”和“等會再叫車”兩個選項。
記者比較溢價率後,選擇了優步平臺,一輛豐田威馳來到記者身旁。記者問司機師傅:“現在是下午3點多,不是高峰期,地段也不是偏僻地段,怎麼打個車還得加錢。”師傅答道:“誰讓您正趕上平臺車少的時候呢?”記者又問:“您離我這麼近,1分鐘就到我身邊了,我為啥要加價?”司機表示,當乘客訂單量大於附近司機數量時,軟體自然而然會要求加價。
雖然這種加價不是強制的,但毫無疑問,如果乘客不同意溢價率,則無法在短時間內繼續打車。
專家點評
看似“小毛病”實則“大隱患”
“當今的網約車市場呈無序和非理性狀態。”交通專家、3E交通系統諮詢公司創始人徐康明今天上午接受了北京晚報記者的採訪。他表示,乘客發現的這些網約車問題,其實並不是“小毛病”,而是很大的隱患。比如,關於動態溢價,“這實際上是對消費者利益的嚴重侵害。計程車這個行業在供給和需求上很容易出現時間和空間的不匹配,動態溢價正是利用了這種特徵,損害消費者利益。相反,巡遊計程車則採用政府定價,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他還認為,隨著網約車新政的出臺,完全有必要對動態溢價進行一番探討;更多時候,它屬於一種對消費者的趁火打劫行為。
針對越來越多的外地車到北京做網約車一事,徐康明表示,這既是非法運營,又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同時還使北京日益擁堵的交通雪上加霜,應該堅決取締。
(責任編輯:吳起龍)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