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資本競逐千億市場 虛擬現實仍缺核心技術

  • 發佈時間:2016-03-08 07:49:0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高科技與新聞結緣會産生什麼化學反應?今年兩會報道期間,VR(虛擬現實)技術頗為搶眼,去年紅極一時的“自拍桿”風采難現,取而代之的是更酷炫、更具科技感的VR虛擬現實眼鏡和360度高清全景錄影機。新聞媒體從業者認為,這種全新的視聽感受將過去平面式的新聞報道提升到了新的維度。

  業內人士認為,繼網際網路、智慧手機之後,改變未來的下一項技術可能是虛擬現實。根據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隨著硬體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內容資源的日趨豐富,預計VR産業在今年迎來正式的“黃金元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億美元。我國虛擬現實技術研發起步較早,但核心技術薄弱、産業化進程滯後。專家及有關企業家建議將該産業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統籌資源加大對核心技術的研發,引導産業加速進入高效、有序的發展軌道。

  虛擬現實成資本競逐熱點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沈旭昆教授、興業證券分析師張衡等説,虛擬現實將有望成為近半個世紀繼網際網路、智慧手機之後,第三個改變人類工作、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維方式的技術。

  VR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電腦倣真系統,用戶在體驗該技術應用時,能夠沉浸到畫面中並有身臨其境的臨場觀感。在深圳市掌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裏,《經濟參考報》記者帶上虛擬現實頭盔,坐上動感座椅,體驗了一款過山車遊戲。記者可以看到前後左右以及上下方位的景色,途中不時有石頭滾落撲面而來,下落時感受到明顯的失重,這些體驗讓記者一度恍惚,誤以為坐在真實的過山車上。這種沉浸式遊戲便是虛擬現實技術在消費級市場的簡單應用。

  隨著智慧手機的發展進入平臺期,全球不少科技巨頭將目光投向虛擬現實。南韓三星推出GearVR頭盔,美國微軟推出Hololens頭盔,美國臉書于2014年斥資20億美元收購美國虛擬現實廠商Oculus,虛擬現實初創公司Magic Leap已完成C輪8.27億美元融資,融資完成後,公司估值達37億美元。據了解,2016年,新力、HTC等巨頭的VR硬體産品將陸續面世,中國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不約而同進軍虛擬現實市場。

  “虛擬現實是人機互動的終極目標,在基於電腦數字空間構造出的虛擬環境中,人的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味覺等對環境的感受,都可以通過各種感測器進行模擬,這種沉浸感將使人無法分別虛實、真假,就如同日常生活的真實世界一樣。”沈旭昆説,“同時在虛擬現實世界中,環境可以根據人的意願而改變構造,人機能夠深度交互,同時基於可以構想設定的虛擬場景,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

  掌網科技董事長李煒、深圳市虛擬現實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潔等向記者描述了這樣幾幅未來場景:中國西部邊遠地區的小學生,戴上設備後不僅能夠聆聽北京名師的教誨,甚至可以親眼看到愛因斯坦、居裏夫人“穿越時空”為其授課;員工戴上設備坐在家裏,眼前的畫面展現出一個虛擬會議室,和分散世界各地的同事們同時坐在圓桌前,就像真正共處一室一樣召開會議;士兵帶上虛擬現實設備,就感覺親臨戰場,甚至能夠感受到被子彈打中的疼痛。

  虛擬現實時代正在來臨。去年10月,《紐約時報》與谷歌合作拍攝虛擬現實新聞影片,將讀者帶到新聞的最前線,身臨被戰火覆蓋的世界,看著周圍受難的群眾和被破壞的環境。去年12月,台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最後一期錄製,以360度攝影機錄製虛擬現實版本,讓觀眾可以和主持人面對面,仿佛親臨現場。在今年兩會上,報道者通過VR設備錄製並上傳兩會現場視頻,當觀看者也使用VR設備進行觀看時,便會獲得仿佛置身會場的立體空間體驗。

  國內投入不足核心技術薄弱

  不少受訪專家和企業家認為,儘管基礎研究方面國內外差距不大,但我國的虛擬現實領域的核心技術薄弱,用戶體驗較國外産品較差。另一方面,內容開發不足,制約産業發展。很多VR公司似乎都能做出終端設備,但多數都沒有“一招鮮”的核心技術。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趙沁平説,虛擬現實概念最早由電腦圖形學的重要奠基人伊凡·蘇澤蘭于1965年提出,伴隨著電腦技術和網路的發展,該技術在上世紀80年代發展加快,美國國防部高級項目研究計劃局等機構實施相關研究計劃。經過幾十年的積累,近年來虛擬現實技術進入了“虛擬現實+”發展階段,並在商用領域開始呈現爆發態勢。

  中國虛擬現實研究開展的也較早。趙沁平説,國家“863計劃”在1996年將“分佈式虛擬環境”確定為重點項目,2006年虛擬現實技術被寫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7年科技部正式批准依託北航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

  不少受訪專家和企業家認為,儘管基礎研究方面國內外差距不大,但我國的虛擬現實領域的核心元器件依賴進口,産業發展相對落後。

  西安靈境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負責人郭大千説,當前要生産高品質的虛擬現實頭盔,晶片、陀螺儀、顯示屏等核心元器件都需要使用國外的貨源。深圳億思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美鴻説,現有的技術距離虛擬現實的未來還有很大差距,只是入門級的産品;縱使如此,國産虛擬現實設備的用戶體驗相比國外,還是有不小差距。

  沒有內容,再好的虛擬現實設備只是一台沒有作業系統的電腦。深圳雲立方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戴鵬説,國內外還有一大差距在於內容開發。臉書圍繞虛擬社交,新力和微軟圍繞遊戲開發産品,近兩年都推出了精美的應用軟體。國內一方面缺乏好的硬體,開發者動力不足,另一方面缺少精美內容,影響市場對硬體的接納,同時一些航空航太、國防軍事、醫療健康、城市建設、裝備製造、教育文化等潛在應用行業對虛擬現實技術的投入不足、介入不深,均影響了産業的發展。

  行業陷同質化競爭盼有序引領

  國內從事虛擬現實産業的中小企業有上百家,多數都是從事終端設備的研發,從零部件開發到採購到組裝到內容製作到市場行銷,不僅精力分散,而且帶來了明顯的同質化競爭。

  根據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隨著硬體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內容資源的日趨豐富,預計VR産業在今年迎來正式的“黃金元年”,VR産業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億美元。據業內人士估算,2015年國內虛擬現實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5.4億元,預計2016年將達到56.6億元,2020年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550億元。有市場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VR/AR(增強現實)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美元。

  觀察國外的虛擬現實産業,隨著國際科技巨頭的紛紛進軍,技術研發和産業化不斷向縱深發展,使得發達國家在這一産業“群龍有首”,形成了良好的産業鏈生態。諸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圍繞虛擬現實設備中的關鍵節點,從事關鍵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研發,他們的服務對象就是這些科技巨頭。一旦有所突破,這些團隊迅速成為其供應商,甚至以高昂的價格被兼併,進入到産業鏈當中。

  對這些中小企業來説,少了與複雜多變的終端市場“糾纏”,他們絕大多數精力都可以放在研發上,而這是“極客精神”得以發揮的重要土壤。

  目前,國內出現了不少VR創業公司,産業還處於啟動期,涉及VR設備、內容製作、發佈平臺等,大量的頭戴眼鏡盒子、外接式頭戴螢幕等VR設備向消費級市場拓展。在政策的扶持、資本的推動下,自2015年以來,參與到虛擬現實領域的企業大幅增加。但概念很熱,技術不精,不少低水準的虛擬現實設備充斥了中國市場。眩暈感明顯、解析度低下、高端內容缺乏,帶來了較差的用戶體驗。這種“匆匆忙忙”的爭相搶佔市場,造成不少用戶對虛擬現實的不理解甚至懷疑,從而對産業的起步帶來傷害。

  如何能夠減少同質化競爭、低水準重復,使得産業健康、高效的發展?業內人士認為,現在亟需有“帶頭大哥”跳出來,以雄厚的研發實力和産業資本進行資源整合,像臉書、三星和微軟一樣,引導其他中小企業圍繞産業鏈中的薄弱環節進行研發攻關和內容製作,成為“帶頭大哥”的供應商或者被其並購,形成“産業雁陣”。

  單純的技術進步並不足以推動産業的發展,只有形成良好的産業形態,才能讓技術進步更好地為經濟社會服務。只有形成“産業雁陣”,産業才能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李煒説,國外已形成巨型科技公司引領、眾多中小企業跟進的“産業雁陣”,産業鏈的垂直整合已經完成,中小企業圍繞巨頭做配套開發,産業生態體系完善。反觀國內,虛擬現實企業儘管蜂擁而出,但多各自為戰,甚至惡性競爭,多數只能模倣、抄襲國外産品。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向開兵説,谷歌、臉書等都是投入鉅資研發基礎原理和關鍵技術,國內大多數虛擬現實企業都去研究商業模式,長此以往,差距會越來越大。

  制定國家標準整合産業鏈

  受訪專家和企業家認為,虛擬現實産業正處於爆發前夜,誰能抓住機遇,推出真正具有極致用戶體驗的産品,就能引領未來。專家建議,加大虛擬現實技術的扶持力度,鼓勵各行業探索“虛擬現實+”,推進虛擬現實的行業應用,將該産業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首先,加大虛擬現實技術的基礎研究,重視對産業的扶持。沈旭昆、李煒以及北京競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金龍等建議,設立虛擬現實産業引導基金,鼓勵國內大型科技型企業進軍和並購重組,組織科研力量對關鍵共性技術特別是CPU、GPU等關鍵核心技術進行研發突破,進而整合産業鏈,形成發展合力;同時開展虛擬現實技術和産品相關國家標準的制定籌備,避免低端、劣質産品擾亂市場,影響消費者和行業用戶對這一新生事物的判斷。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市長郭安表示,今年2月22日,南昌召開了中國(南昌)VR産業基地項目發佈與推介會,正式拉開了南昌VR産業發展的序幕,而這也是國內首個城市級VR産業集群。

  根據規劃,未來3至5年內,南昌VR産業基地將培養1萬名專業技術人才,發起總規模為10億元的VR天使創投基金,落實100億元規模的VR産業投資基金,聚集1000家以上的VR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超過1000億元的産值。

  其次,鼓勵各行業探索“虛擬現實+”,推進虛擬現實的行業應用,成為各行業發展的新型資訊支撐平臺和手段。趙沁平説,虛擬現實技術正快速進入“虛擬現實+”的發展階段,比如軍事領域模擬戰場環境、製造業領域設計虛擬樣機、醫療領域利用虛擬手術培訓手術大夫、航空領域設計複雜管線和駕駛艙的儀錶佈局等。旺盛的市場需求對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有明顯的引領作用,同時行業應用的爆發將促進行成新型的虛擬現實産業。

  第三,加大對虛擬現實相關科研人才的培養力度。虛擬現實是一門多學科交叉學科,整合了電腦圖形技術、倣真技術、人工智慧、傳感技術、顯示技術等的最新發展成果,同時要結合相關行業的具體應用背景。“當前,這樣的複合型人才在國內十分缺乏,懂專業的不懂虛擬現實,懂虛擬現實的不懂專業。”西北工業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教授吳亞鋒説。他建議,高校可以在一些理工科專業增加虛擬現實的課程,進行普及教育,培養複合型人才,為虛擬現實技術進步和産業發展儲備智力資源。(記者 扶慶 周琳 陳晨 明航)

虛擬現實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航太發展 11.72 10.05%
2 潤欣科技 15.21 9.98%
3 晶方科技 30.86 5.72%
4 中科創達 38.25 5.58%
5 歌爾股份 14.11 5.14%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大華股份 24.40 -4.76%
2 絲路視覺 26.58 -4.66%
3 盈趣科技 81.13 -4.21%
4 東方網路 6.86 -3.79%
5 夢網集團 10.88 -3.0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