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外資酒店紛紛尋本地代理 人力成本壓力成主因

  • 發佈時間:2016-03-17 09:09: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左靖遠  責任編輯:王斌

  隨著國內酒店集團紛紛加碼中檔酒店業務,外資酒店集團也按捺不住謀求“刮分”中國中檔酒店市場。然而,投資成本過高以及本土酒店的龐大會員體系都成為外資酒店難以跨越的大山。外資酒店聯合本土酒店集團佈局國內中檔酒店市場也成為當下酒店業新興的商業模式。

  外資酒店紛紛尋本地代理

  近日,萬豪國際酒店集團(以下簡稱“萬豪”)宣佈與東呈酒店集團合作,將旗下中檔酒店品牌“萬楓”引入中國,並授權東呈獨家開發和管理中國內地的萬楓酒店。據東呈酒店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開發和管理萬楓酒店以外,雙方還會在萬楓品牌行銷、會員系統、預訂系統等方面打通。

  實際上,外資酒店集團借力本土酒店佈局國內中檔酒店市場早在2014年便已出現。2014年10月,希爾頓全球宣佈希爾頓歡朋酒店將落地中國,並由鉑濤酒店集團(以下簡稱“鉑濤”)負責希爾頓歡朋酒店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此外,雅高酒店集團也在隨後不久宣佈將旗下美爵、諾富特、美居、宜必思尚品和宜必思等中高檔以下至經濟型酒店品牌交由華住酒店集團經營與開發。

  在談到外資酒店品牌和中國本土酒店企業進行合作時,希爾頓全球大中華及蒙古區高級副總裁李威豪表示,結合本土品牌以及當地商家主要是因為本土企業有中國市場的運營經驗和執行能力。一開始是鉑濤和希爾頓歡朋酒店的合作,後來雅高酒店集團跟萬豪酒店集團是複製這樣的模式。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在國內高端酒店中,外資酒店品牌佔據市場的主流,即便國內高端酒店品牌在近幾年數量有所增加,並不乏新品牌誕生,但總體而言高端酒店領域外資品牌仍然佔據大多數。相比于高端酒店,中檔酒店中內資酒店的發展水準則稍佔優勢,目前國內經濟型酒店和一部分中檔酒店採用委託加盟式管理模式,而這種方式恰恰需要吸納符合條件的業主,與高端酒店拓展中開發商的定位並不相同。

  人力成本壓力成主因

  在鉑濤和希爾頓歡朋酒店的合作中,李威豪表示,“鉑濤也是我們在中國內地的委託方,市場定位和一切的元素是由希爾頓方面來定,鉑濤去找開發商,同時去開發這個酒店,並由鉑濤自己來做委託管理”。

  某酒店集團高管則表示,雖然大型外資酒店集團的中端品牌在國外已經相對成熟,但對國內消費者而言,外資酒店集團旗下的中端品牌知名度遠低於其高端品牌,並不受大型地産開發商的青睞,而只能選擇個人持有或租賃的物業或小型地産商的物業,在與這些業主合作時,更需要有熟悉國內市場的開發管理人員,這屬於人才上的制約。業內人士坦言,在這種情況下,顯然國內經濟型連鎖酒店集團在中小物業的拓展上更具備優勢。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也表示,如果外資酒店獨立進入國內中端酒店市場,單是人力成本就會承受很大壓力。

  此外,業內人士還表示,同等規模下,內資中檔酒店比外資中檔酒店每月要多節省一部分人力成本。而外資中檔酒店通常平均房價偏高,主要源於其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的居高不下。

  除了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之外,本土經濟型酒店集團的龐大會員體系也是外資酒店青睞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維也納酒店集團創始人黃德滿也曾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外資中檔酒店自身會員對其入住率的貢獻率不足5%,這更使得會員體系“由上向下”艱難轉移的中檔酒店陷入尷尬的生存困境。據了解,鉑濤擁有超過8000萬會員,而這正是一些新進入品牌所看中的。東呈酒店集團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此次萬豪與東呈的合作,是集團層面的合作和品牌互動。主要在會員體系、預訂系統、品牌行銷等方面,雙方團隊都將進行緊密合作,力求萬楓在中國的落地既能延續國際化標準,又能精準切入本土市場,此外,東呈的800萬會員將可以加入萬豪禮賞計劃。

  亦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即使外資中檔酒店加碼轉向依靠OTA平臺,但較高的佣金比例則會致使RevPAR(平均每間可供出租客房收入 )和凈利潤持續攤薄。

  代理模式仍需因“地”制宜

  雖然外資酒店利用本土酒店集團代理品牌的模式正在被複製,但這種本土酒店集團代理“洋”品牌的模式仍需因“地”制宜。

  趙煥焱認為,未來“土洋”雙方的利益衝突不可避免,致力於高端品牌的大型外資酒店集團,是借用本土公司的人力資源推廣旗下中端品牌,但是,對於地理位置較好的物業,本土公司不會將其拱手相讓,肯定會用自身品牌進行開發。

  據了解,目前國內經濟型酒店集團均發力自身中檔酒店品牌。其中鉑濤就擁有喆啡、麗楓等多個中檔酒店品牌,而華住則擁有全季和星程兩大中檔酒店品牌。此外,根據邁點旅遊研究院去年12月發佈的中檔酒店品牌指數的不完全統計報告顯示,中檔酒店品牌前三名則為維也納、和頤、全季。

  此外,某經濟型酒店集團高層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中國的大部分高端酒店市場被外資酒店佔領,因為隨著房地産的高速發展,政府要求開發商在開發地産項目時需要高端酒店作為,而當時,國內並沒有較為成熟的高端酒店品牌,所以才大量引進了外資酒店品牌。

  趙煥焱指出,對於高端品牌,目前外資酒店品牌進入中國以來多以品牌輸出為主,而來自於高端酒店品牌的管理費尚為可觀,所以在高端酒店領域,外資酒店與本土企業以這種方式結合不會延續。

  江蘇九洲環宇商務廣場常務副總經理方世宏補充道,以賺取管理費為主的外資酒店在國內的高端酒店品牌投資回報率較高,而相比高端酒店,國內的經濟型酒店對於酒店管理公司來説,投資回報率則很低,而外資酒店對旗下品牌標準要求較高,旗下最低端品牌標準也會高於國內經濟型酒店,如果對適合國內標準的經濟型酒店進行品牌輸出,勢必會損害品牌,增加品牌維護成本,影響會員忠誠度。(左靖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