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自産牛奶成本比歐盟高出近一倍

  • 發佈時間:2015-08-12 09:33:31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在8月11日召開的全球乳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透露了一組讓人意想不到的數據——目前我國平均每公斤牛奶成本約為3.5元,而歐洲收購奶價約為1.88元/公斤、美國收購價約為1.91元/公斤。也就是説,我國自産牛奶成本比歐盟高出近一倍。

  算完原奶價格賬,宗慶後又給大家算了一筆“環境賬”——按照國內養殖水準,一頭泌乳奶牛平均每天採食35公斤食物,每年需要約0.2公頃土地來支援,每天需要飲用水和清潔用水約150公斤,一年耗水量30~40噸。對於每人平均耕地面積還不到世界平均水準的一半、每人平均擁有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準1/4的中國來説,奶牛養殖業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

  耗費原本就不富裕的耕地和水資源,去生産成本比人家高出近一倍的産品,這筆賬怎麼算都有點虧。再加之我國奶牛養殖業長期存在的標準化、規模化水準不高,抗風險能力弱等“短板”,宗慶後呼籲,不要再盲目發展奶牛養殖業,“利用國外的資源為我所用,各取所需,未嘗不是雙贏的模式。”

  和宗慶後類似想法的國內乳企並非少數。據了解,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在海外投資優質資源,例如伊利、蒙牛、光明、鵬欣等都已經在國外牛奶産區投資牧場和工廠。在宗慶後看來,無論是自己養殖奶牛,還是從國外進口奶牛,一是加工成本太高,二是對環境影響較大,且生産原料還是依賴進口。既然如此,不如將奶源放置在土地和水資源更豐富、環境更好、成本更低的國外去,這樣更適應我國的國情和發展需要。他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快制定《乳業發展戰略規劃》,進行合理規劃,開展集約化經營,提高奶牛單産水準,同時鼓勵企業到海外發展乳品原料基地,充分利用海外優質資源。

  之所以國內奶牛養殖業經歷了多次“倒奶”風波之後,依然在繼續擴張。這與中國人“奶越新鮮越好”的認知密切相關。而要想實現“為我所用”,首先要改變的就是大眾對於鮮奶和復原乳消費上的誤區。“媒體上各種説法都有,有的説鮮奶好,有的説酸奶好,還有的説奶粉最好,老百姓不知道該聽誰的。”而宗慶後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乳製品,才是最好的。

  什麼是中國國情?在宗慶後看來,我國人口多資源少,而奶牛這樣消耗資源較多的動物資源就更少,而且我國是長江以南産奶少但喝奶多,黃河以北卻是産奶多而吃奶少。因此,對於我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説,現階段不可能實現所有地方都有鮮奶供應,這就決定了復原乳是保證我國國民乳製品消費的關鍵途徑之一。

  近年來,關於乳製品的各類傳言滿天飛,讓消費者“很受傷”。而宗慶後坦言,娃哈哈作為當前國內食品飲料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網路謠言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從2011年開始到現在,針對娃哈哈的謠言就沒有中斷過,讓企業和科研人員也很“受傷”。

  宗慶後感慨地説:“我國的乳品行業發展相對還比較落後,在很多基礎研究、産品研發等方面都還很欠缺,要做的工作還很多。為此我想借這個機會呼籲,無論是企業也好,還是專家、媒體也好,大家都應該少些商業炒作和爭議,直正沉下心來,多開展一些深入的科學研究,開發一些更有營養價值、有利於國民健康的産品。只要我們善用研發人員的智慧、為他們創造科學研究的優良條件,使他們的聰明才智真正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而不是去搞一些無謂的名氣、利益之爭,我們乳品行業一定能夠催生出一大批引領行業的先進技術和先進成果,也一定能夠打造一個真正的健康乳品行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