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70城房價同比漲幅1年來首次轉正 "金九銀十"待考

  • 發佈時間:2015-09-21 08:50:5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從上月下降0.4%轉為上漲1.7%,為自2014年9月份以來首次轉正。

  上月房價不出意料地處於上升通道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與2015年7月相比,8月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6個,上漲的有35個,持平的有9個,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在增加,且超過半數。

  而據測算,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從上月下降0.4%轉為上漲1.7%,為自2014年9月份以來首次轉正。

  目前樓市正值“金九銀十”傳統旺季,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受存量和未來預計新增量巨大的影響,整體房價暫缺乏大幅上揚動力,且目前城市分化明顯,熱點城市或與樓市庫存較大的二三線城市呈現出更加冷熱不均的成交和房價走勢。

  深圳領頭

  一線城市增幅最大

  交通銀行報告稱,8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算數平均為0.19%,其中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增幅分別為2.25%、0.22%和-0.07%,一線略有放緩,二、三線城市較上月均有提升。記者統計後發現,儘管一線城市環比增幅有所放緩,但仍然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具體來看,深圳以5.2%的月環比增幅穩居70城之首,上海和北京緊隨其後,廣州則位居第5。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告訴記者,深圳房價在2014年11月開始止跌,在12月份成為全國首個房價上漲的城市。2015年1-8月份繼續上漲,扮演房價上漲的“領頭羊”角色。他説,深圳房價之所以上漲明顯,在於供求關係和市場預期發生了變化。深圳目前面臨供應乏力的尷尬,去庫存週期比較小,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去化週期僅為5.7個月。

  一線城市樓市普遍面臨供小于求的情況。根據易居報告,2015年8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為3460萬平方米,環比降低1.9%,同比降低0.7%。

  嚴躍進解釋説,一線城市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為9.9個月,相比7月份11.2個月的數值下降,未來幾月存銷比有望繼續降低。

  8月房價轉暖的另一個明顯標誌,就是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從上月下降0.4%轉為上漲1.7%,為去年9月份以來首次轉正。

  今年3月份,70個城市全部出現同比下跌,説明房價都已跌回一年之前。到了4月份深圳房價率先出現同比上升。5月份態勢基本一致。6月份上海加入同比正增長的城市行列。7月份北京加入。8月份同比上升的城市數量繼續增加,達到9個。

  不過,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提示説,分城市看,分化非常明顯。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與二手住宅價格同比均上漲且漲幅相對較大,二線城市同比漲跌互現,三線城市同比仍然全部下降。

  行情微妙“金九銀十”成色待考

  今年二季度以來,房地産市場不斷回暖,“金九銀十”會不會出現曾經的火爆局面?

  多數人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業界普遍判斷今年局勢比較微妙。9月1日-15日,易居研究院監測的2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576萬平方米,環比8月前15天減少3%,同比增長33%。

  嚴躍進説,9月上半場樓市出現環比下跌,和9月初假期效應的干擾、購房節奏暫時性的放緩等有關。

  RET睿意德鄭州公司策略顧問部高級經理王天翼分析説,爭奪存量客戶成為開發商完成年度銷售目標的關鍵,因此,“小步快跑”的開盤策略成為慣例,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陽春行情、金九銀十等傳統的銷售節點。

  他進一步指出,“金九銀十”是房地産市場化發展20年以來,形成的行業共識,成為地産人的“金色記憶”。其形成的基礎高度依賴於樓市的賣方市場格局,既市場整體供不應求。

  在此基礎上,樓市已經明顯形成的分化局面必然使得全國性“金九銀十”難再上演,一線城市仍聚焦更多目光。

  而鏈家地産分析師李巧玲告訴記者,北京市場近期入市項目再現日光,需求仍然較為旺盛,且大幅高於去年同期。預計後續入市項目還將有望增多,加上當前政策環境的持續寬鬆,以及房企借助金九銀十大搞促銷活動,也將有助於後續成交的走高。

  嚴躍進認為,預計9月份二線城市的交易最為活躍。一方面是此類城市購房政策最為寬鬆,尤其是改善型購房需求釋放的空間較大;另一方面是隨著此類城市新增供應量的增加,購房者交易節奏也會隨之被帶動起來。

  相反,嚴認為,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則因為庫存去化週期較長,因此仍將以堅持去庫存為主要目標,房價走勢也將趨於平穩。

  交行報告還稱,“金九銀十”後需求釋放將趨緩,預計四季度銷售增速將放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