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中國水電總體開發程度較低 有望提速

  • 發佈時間:2015-05-20 09:06:1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歐陽春香  責任編輯:吳起龍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5月19日召開的2015年世界水電大會上表示,水電作為當前技術最成熟、開發最經濟、調度最靈活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各國能源發展的優先選擇。未來全球的水電建設將展開一輪新的高潮。據國際行業預測,預計至2050年,全球水電裝機將由目前的10億千瓦“翻一番”達到20億千瓦。

  總體開發程度較低

  據介紹,全球水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0億千瓦,年發電量超過3.7萬億千瓦時。目前,全球近1/5的電力來自水力發電,有24個國家90%以上的電力需求由水力發電提供,有55個國家水電比例達到50%以上。

  劉琦表示,中國水電形成了包括規劃、設計、施工、裝備製造、輸變電等在內的全産業鏈整合能力;中國先後與80多個國家建立了水電規劃、建設和投資的長期合作關係,成為推動世界水電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緩解能源需求壓力,保持經濟增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社會普遍加大了推動水電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支援力度,在各新興經濟體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展開了新一輪水電建設熱潮。據國際行業預測,到2050年,全球水電裝機將由目前的10億千瓦“翻一番”達到20億千瓦。

  中國大壩協會理事長汪恕誠説,至2014年底,中國水電總裝機達3.018億千瓦,佔全國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的67%,2014年水電機組發電量為1.07萬億千瓦時。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水能總體開發程度還比較低,特別是西南部地區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中國的水資源和水電開發都需要進一步吸收和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理念和經驗,推行環境友好的大壩建設和水電開發。

  完善水電投資環境

  受環保壓力、經濟成本等因素影響,近年來我國水電發展較為緩慢。2014年以來,相對於水電裝機和發電量的快速增長,我國水電的投資額和新開工的數量卻在明顯下降。

  中電聯4月底發佈的2015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指出,一季度水電發電量高速增長,水電投資則連續3年同比下降,不足2012年同期(水電完成投資最多)的一半。

  3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水電裝機同比增長8.0%,全國主要發電企業常規水電在建規模萎縮至2750萬千瓦。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7.0%,設備利用小時609小時,是2006年以來同期最高,同比增加58小時。

  “棄水”也成為水電發展的一大難題。相關單位預測,今年四川和雲南“棄水”電量可能分別超過100億和300億千瓦時。中電聯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建議,應“提高年度新開工規模中水電和核電比重,既能夠拉動和穩定經濟增長,又能夠有效規避當前供需寬鬆困局”。

  2014年下半年開始,政策層面對水電領域發展開始出現加速跡象。《關於完善抽水蓄能電站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2014年8月發佈,宣佈對抽水蓄能電站實行兩部制電價。2014年10月,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下放了部分水電項目審批權,抽水蓄能電站核準權下放至省級政府。

  國家能源局今年1月初下發《關於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水電站的指導意見》,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規範和完善水電投資環境。意見提出了完善社會資本投資的四項政策措施,包括完善水電開發政策、推進水電價格市場化、研究流域梯級效益補償機制以及根據電力市場化進程逐步完善水電價格機制和項目投資回報機制。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表示,能否利用中央水利發展與改革的政策紅利解決我國大型水電(尤其是龍頭水庫)市場化開發投資回報難的新課題,將是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和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