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油價7年未變誰是冤大頭:成品油消費稅7年漲近7倍

  • 發佈時間:2015-03-26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春蓮  責任編輯:朱苑楨

  油價關乎每個人的出行成本。近日,一則關於油價的段子引來無數吐槽和爭議。

  “2008年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我國油價每升6.3元人民幣;2015年國際原油每桶43美元,我國油價每升還是6.3元人民幣。”短短幾句話幾乎點燃了公眾對高油價的“仇恨”之情,而中石化也自稱為“冤大頭”。

  7年過去了,油價沒有變化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業內看來,這種對比並不合理。這幾年成品油調價機制並不一樣,市場化程度不同,很多時候需要依靠發改委來進行行政調節,2008年國際油價暴漲,為了國內經濟平穩運作,兩桶油確實曾為高油價“買單”。此外,儘管國際油價暴跌,但從去年12月份到今年1月份,成品油消費稅連續上調三次。與7年前相比,消費稅漲幅更是高達660%。

  分析師表示,不管是國外油價還是國內油價,均是在政策管制、稅收調整、行業壟斷等因素作用下共同形成的。而我國成品油價格市場化也將會逐步推進。

  兩桶油曾為高油價買單

  近日,一則關於油價的段子在微網志和朋友圈刷屏。

  “今天(3月20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國油價每升6.3元人民幣;2015年的今天,國際原油每桶43美元,中國油價每升仍然是6.3元人民幣。請問油價到底是漲了還是跌了?”

  一提到油價,公眾的神經都格外敏感。乍一看,“不明真相”的群眾都不免憤怒:為啥咱們的油價比人家高那麼多?都是兩桶油壟斷惹的禍?

  而中石化更是在其官方微網志上回復稱:今天,國際原油每桶43美元,歐盟每升約9.1元,中國每升6.3元。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因中國經濟形勢及各方壓力,壓縮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歐盟每升約14.8元,而中國每升僅為6.3元。誰是“冤大頭”,你懂得。

  一時間,輿論一片譁然,陷入了油價高低之爭,到底誰是“冤大頭”?

  需要一提的是,儘管國內大部分資源被兩桶油壟斷,但其在價格調整上並無自主性,很多時候需要依靠國家發改委來進行行政調節。而定價機制的不合理性,在不同的時期也造成了原油價格與國內成品油價格差距較大。

  據了解,2008年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機制是參考新加坡、紐約、鹿特丹三地成品油現貨的加權平均價來調整國內成品油零售中準價,企業在此基礎上上下浮動8%確定具體零售價格。

  而目前,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是10個工作日,原油均價的變化率對應汽柴油調整幅度超過50元就相應調整。

  不難發現,從定價方式上來看,成品油價的調整已經越來越接近市場的變化。

  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調價週期縮短,調價頻繁,與原油的聯動性進一步增強,市場化程度更高,因此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走勢更加接近。

  張斌還提到,回顧2008年的經濟危機,受原油價格持續暴漲影響,發改委在當時調控油價和經濟平衡間有較多的考量,而以兩大石油集團為首的成品油生産企業為了保障國內經濟運作,在當時承擔了大部分的生産虧損,若該部分油價全部調整,或許市場又是另一番景象。

  這也是中石化在微網志自稱“冤大頭”的主要原因。因此,“不管是國外油價還是國內油價,均是在政策管制、稅收調整、行業壟斷、企業利潤等多方作用下共同形成的,簡單的數字對比是不合理的。”張斌表示。

  中宇資訊分析師高承莎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成品油價格調整與國際原油走勢基本一致,整體差距集中反映在調整趨勢略有滯後,且調價幅度基本小于原油波動幅度。對於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超半的能源需求大國來講,成品油價格波動幅度小,也有利於維護國內油品行業參與者,並保障能源行業安全穩定發展。

  成品油消費稅7年漲近7倍

  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段子中的情況,主要在於我國的成品油價格調整還不夠市場化。

  2008年,兩桶油成了為高油價買單的“冤大頭”。而現如今,為了鼓勵節能減排,引導合理消費,自2014年11月29日起,國內成品油消費稅連續三次上漲,上漲幅度為0.52元/升。而2015年與2008年相比,消費稅漲幅更是高達660%或1.32元/升。

  張斌指出,在剔除消費稅大漲對油價帶來的變化後,2008年和2015年3月20日當天的油價對比應該為5.14元/升和4.8元/升。

  在2014年11月份到2015年1月份三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之後,調整後汽油、石腦油、溶劑油和潤滑油的消費稅提升至1.52元/升,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消費稅提升至1.2元/升。據安迅思測算,目前各項稅收佔成品油價格的比重提升到46%和39%左右。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油品的稅費有過多次變動,七年前的油價跟現在的油價直接進行對比,沒有意義。尤其是從去年到目前,連續上漲三次的消費稅,直接導致油價沒有按照調價機制下調。

  而之所以會上調消費稅,也與我國自身面臨的特殊情況有關。 由於汽車污染物排放已證實為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在霧霾重壓下,通過上調成品油消費稅來限制汽油消費,也是治理空氣污染的舉措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兩會”期間,我國也針對消費稅改革做了相關推進,以期待通過法律法規加速推進成品油的市場化改革。

  油氣改革一直在推進,但成品油市場化肯定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就表示,消費稅改革的方案可能會在年內公佈,考慮把消費稅轉移到銷售環節徵收,將其中有分量的一部分留歸地方,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這是目前改革研究的主要思路,但具體內容還要等方案公佈。

  安迅思分析師梁丹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去年年增值稅發票二維碼管理辦法,再到成品油消費稅三次上調,可能都將會是為日後成品油消費稅轉移到銷售環節徵收做鋪墊工作。今年成品油消費稅政策還將會有進一步的推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