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地方“調結構”樣本:山西商務廳長全國賣醋

  • 發佈時間:2015-01-09 08: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在2014年,國務院祭出諸多“調結構”之舉,要求地方政府加緊轉變經濟增長、促進地方經濟結構調整。目前山西的轉向其實就是各地方“調結構”的尋常一景。

  2014年最後一個月,山西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率領山西數十家行業領軍企業開赴海口,“推銷”以山西老陳醋為代表的地域特色品牌産品。這是“山西品牌中華行”當年的收官之作。

  這並不是孫躍進第一次擔綱山西品牌的“首席行銷官”。“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自2013年5月啟動以來,已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城市一口氣連辦16站,累計120余家品牌企業、上千種商品參與其中。

  從此前賣煤到如今賣醋,讓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看到了山西經濟的一個重大轉向。在海口,陳峰認真地對孫躍進説,“山西品牌企業集體在全國各地亮相,是擴大內需的有效方法,對山西的産業轉型很有意義。山西可以借‘中華行’,從資源型向現代服務業方面轉向。”

  這個轉向的大背景是,在煤炭黃金10年終結後,傳統能源大省山西如何“調結構”,如何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山西經歷塌方式腐敗、斷崖式下滑之後的一道命題作文。

  煤價大幅下跌

  2014年全國“兩會”上確定的全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幅為7.5%,而山西2014年的經濟發展目標,就是達到這一全國平均水準。但從2014年前三季度數據看,山西實現全年預定增長目標並非易事。

  2014年一季度,山西GDP增速從去年同期的9.5%直線下跌至5.5%,位列全國倒數第三。在隨後的二、三季度,該數據雖略有回升,但仍持續徘徊在6.1%、5.6%的水準。

  再從工業增加值看,2014年前三季度山西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4個百分點。10月,這一數字降到3.8%;11月,又降到3.3%。作為山西經濟最重要的部分,工業經濟在前三季度連續下滑。

  對此,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坦言,“煤價大幅下跌使我省經濟發展陷入困境,尤其是經濟效益呈現出‘斷崖式’下滑。”

  山西省長李小鵬也表示,受煤炭行業需求不旺、價格下跌等當前因素,以及經濟發展結構不優、品質效益不高、規模不大等長期問題影響,山西經濟運作仍處於最困難的時期。

  山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趙旭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煤炭等能源型産業處於整個經濟産業鏈的前端,當宏觀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能源型産業受到的衝擊較大。

  “比如,全國GDP增速如果下跌2個百分點,山西就會跌得更深,甚至可能達到4至5個百分點。”趙旭強説,山西經濟增速遭遇滑鐵盧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經濟結構不合理;其次,來自內蒙古以及國外的煤炭對山西的煤炭經濟也造成一定衝擊。

  公開數據顯示,山西噸煤平均利潤已經從2011年的139元降至2013年的45元,2014年前三季度僅為2.57元。另有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山西煤炭行業利潤下滑至16億元,不足去年同期的6%,企業虧損已經成為煤炭行業的一種普遍存在。

  以特色産業謀再度勃興

  在煤炭經濟遭遇滑鐵盧之後,山西亮出了另一張“名片”——當地的地域特色産業山西老陳醋。在孫躍進看來,上述“賣醋”行動是一場“商業新長征”,首先經歷了“軍團作戰”,把山西品牌企業組織起來,在省外集體亮相,這在山西不曾有過。

  用孫躍進的話説,“我們已走過16個城市,每個地方每次活動都是運動戰。北京、上海、廣州是重點城市,這些地方的活動是攻堅戰。內蒙古等省區山西老鄉多,這些地方的宣傳是陣地戰。最後,把每個參展山西企業品牌在神州大地叫響,則是持久戰。”

  山西力推老陳醋並非首次。早在2009年,山西即出臺了促進醋産業發展的“醋八條”。相比于之前散、亂、差的局面,山西醋業有了很大進步,不僅産值翻番,而且隨著“山西品牌中華行”,將山西老陳醋專賣店開到了全國各地,目前已有200多家連鎖門店。跟老陳醋這一龍頭産品捆綁在一起的,還有汾酒、竹葉青、沁州黃小米、平遙牛肉等其他諸多山西特色産品。

  在2013年召開的山西醋産業領導組會議上,山西省財政廳經濟建設處處長、促進山西省醋産業加快發展領導組辦公室主任常錦全就表示,山西老陳醋的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帶動了山西地方經濟的發展。“要把老陳醋産業抓好,可以樹立整個山西的形象,也可以轉變山西的經濟發展方式,可以調整山西的經濟結構。”

  2014年國慶節起,山西老陳醋開始執行“新國標”:總酸度由原來的4.5度調整為6度及以上,並取消了保質期。增加5項指標到10項,特別是新增加的PH值規定為3.6~3.9,不揮發酸規定為2.00g/100ml及以上。對於山西老陳醋産業而言,這無疑一個是産業升級、爆髮式增長的良機。

  原山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久常表示,新國標的執行有利於山西老陳醋區域品牌的形成,在其影響力擴大之下,也能帶動陳醋的銷路,並且逐漸形成醋業一條龍産業鏈,該産業鏈帶動了高粱種植、醋産品流通、醋文化旅遊等相關産業的發展,能夠推動區域經濟的轉型和持續發展。

  一個非常直接的效應,便是對“三農”産業的帶動。近年來,山西老陳醋産業的快速發展,拉動了相關農産品價格的提升。例如太原盆地一帶的高粱價格,從幾年前的1元/斤,一路上漲到2014年的3.75元/斤,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在常錦全看來,雖然目前醋業還只是一個小産業,卻對山西未來發展影響巨大,因為老陳醋是山西的一張名片,對提升山西形象、加速山西産業轉型發展舉足輕重。

  “假以時日,山西老陳醋有可能成為帶動山西經濟崛起的‘軟黃金’産業。”山西金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忠認為,山西老陳醋並不僅僅是大家現在看到的調味品,而會成為衍生出包括保健養生、生物制藥、日化用醋在內的龐大健康産業,未來産值將在千億以上,不僅能夠構成山西經濟的支柱之一,而且是山西少有的能夠擁有定價權的産業。

  值得關注的是,履新不久的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在主政吉林期間曾一手規劃出人參産業的升級藍圖,並見證了這一地域特色産業的長足發展,在短短兩三年間成功實現了産值翻番,目前吉林人參産業瞄準了2020年實現千億元産值的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