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糧油遭遇“黑天鵝” 玉米能否獨善其身

  • 發佈時間:2014-09-23 02:48:0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昨日,在股票市場大幅殺跌的同時,期貨市場也飛來“黑天鵝”,國內外糧油價格跌至多年低位。但就在CBOT玉米期貨創2009年9月下旬以來新低的同時,國內玉米期貨卻在收儲政策的托市下,昨日表現十分抗跌,忽略市場創下的歷史最高産量、最高庫存,依然運作在最高價格區間之內。

  “長期的高價是難以持續的,但是預計明年臨儲仍舊是以政府調控為主,預計未來遠期設計上,政策應該是在保證農民一部分收入的基礎上,延續産業化的結構調整。”中糧貿易有限公司玉米事業部北方運營中心副總經理柴小峰在昨日于成都召開的“第七屆中國國際玉米産業大會”上表示。

  政策市 玉米期貨熊市抗跌

  9月22日,不僅A股市場遭遇滑鐵盧,國內外期貨市場也迎來“黑色星期一”,多數産品出現下挫:國內豆油主力1501合約全日下跌2.91%或174元/噸,最低下探至5774元/噸,創2006年10月底以來新低;CBOT玉米期貨最低下探至330美分/蒲式耳,創2009年9月下旬以來新低,CBOT大豆期貨同日也創2010年7月中旬以來低位。

  但相對而言,有臨儲政策托市的國內玉米期貨則表現相對抗跌,昨日大商所玉米期貨主力1501合約全日僅下跌1元/噸或0.04%,收報2359元/噸。

  “我國玉米市場逐漸進入了‘政策市’的節奏中,特別是今年我們的收購數量實際應超過7000萬噸,造成了目前歷史‘最高産量、最高庫存、最高價格’的結構性行情。”國家糧油資訊中心市場監測部李喜貴日前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玉米産業大會”上表示。

  自2008/2009年度啟動的東北産區玉米臨儲政策至今已經實施6年,前幾年國家臨儲政策在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保護種糧農戶收益方面起到積極作用,但近年來臨儲托市收購政策的邊際效應逐年遞減,並最終在中國玉米市場形成“堰塞湖”。

  據記者了解,按照大連港口平倉價格來看,截至目前,在2013/2014年度國內玉米産量創出2.14億噸新高的市場供給格局下,國家臨儲政策已經使大連港口玉米平倉價格創出2600元/噸的歷史最高,並在國家倉儲系統形成高達億噸的最高庫存。

  對此,李喜貴認為,2012/2013年度國家臨儲收購3000余萬噸玉米,2013/2014年度國家臨儲收購玉米7000余萬噸,托市收購玉米導致國家政策性糧油庫存的大幅增加。當前,國家臨儲收購政策主要構成三個方面的重要影響,一是托市價格高於市場供求關係自發形成的均衡價格,刺激市場主體過度提升玉米生産能力,造成耕地、水資源利用等自然因素達到了極限;二是玉米市場主體價格預期被嚴重扭曲,貿易經營企業空間縮小,造成産區和銷區、東北産區和華北華中産區、原糧和産成品價格呈現倒挂。實質影響體現在企業不存糧、農民不存糧,而政府糧油庫存則創歷史新高。三是國內玉米價格不斷提高的背後是國內外玉米價格差不斷擴大,國內玉米進口壓力激增。

  供過於求成常態 玉米高價難維持

  “政策調整是未來的大方向,但是我們看不到具體的時間表,因為棉花和大豆才剛剛開始試點,等上述品種試點成功了再向玉米等品種推廣,這可能需要一個過程,而且很多農村土地的確權也沒有完成。”柴小峰認為,從玉米供求格局來看,玉米市場已進入轉勢時代,供大於求的局面肯定是未來常態,而且趨勢性的産量增長與需求的增量形成反比,全球性的供大於求和庫存重構過程將延續。

  “國家收購3500萬噸以上玉米就已經打破了市場供需平衡點。”李喜貴説道,而目前,國家已經收儲了超過7000萬噸玉米。在此市場格局下,2014年國內玉米受旱面積造成的産量減少已經不足以影響國內玉米供需平衡表。階段內,國內玉米已經呈現供大於求格局。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數據顯示,預計2014年東北産區遼寧和吉林産區分別減産443萬噸和96萬噸,內蒙古産區略減10萬噸,基本維持産量不變,黑龍江産區增産384萬噸,東北産區合計玉米産量減産為165萬噸;華北黃淮地區方面,河南産區減産277萬噸,河北、山西、江蘇和安徽等地區基本維持平衡,整體減産量為277萬噸。

  “從産量方面來看,國內玉米今年基本維持平衡,減産幅度不大,但需求方面則有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呈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李喜貴強調。

  據記者了解,在國內玉米供需失衡的市場格局下,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山東玉米市場已經呈現下滑勢頭。自7月份以來,山東地區玉米價格已經自高點2850元/噸左右跌至2600元/噸一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