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玉米人的期貨經
- 發佈時間:2014-09-22 01:09:39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田燕
一位在東北擁有大豆、玉米家族産業的85後小夥子小郭的經歷正是玉米期貨十年發展的一個縮影。幾年前,大學畢業後的小郭在家人的支援下先後赴滬深兩地,任職國內知名投資公司、期貨公司。從最初的研究崗位到現在的期貨公司期現結合崗位,小郭在現貨根基深厚背景下,一邊在公司期現結合崗位上發光發熱,一邊將學習到的期貨投資知識及經驗用於指導家族玉米等農産品産業經營。
小郭告訴記者,隨著大豆、玉米這些農産品期貨的逐步成熟、産業鏈條品種的健全,他的目標就是將豆粕、銅等成熟期貨産品的定價模式應用到玉米等農産品經營中去。“企業的穩健經營已經離不開期貨市場了,2008年油脂企業大批倒下,唯獨在期貨市場有套保盤的企業生存了下來。企業要想做大,單純依靠傳統的利差貿易模式已經走不通了,未來懂期貨、有金融意識的企業才能壯大並長久發展下去。”
小郭的期貨經是在期貨應用氛圍濃厚的産區中長期熏陶出來的,那時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千村萬戶”市場服務工程來到了他的家鄉。
“千村萬戶”市場服務工程是大連商品交易所依託期貨市場功能,在東北黑、吉、遼及內蒙古三省一區開展的以“免費培訓農民、免費送市場資訊下鄉、推動‘公司+農戶、訂單+期貨’模式試點”為主要內容的“三農”服務活動。農産品由於生産週期較長等原因,其價格波動往往比工業品更為劇烈,使農民承擔著巨大的市場風險。在東北,由於大豆、玉米存在價格比,農民的種植結構調整直接影響著年度種植收益,農民售糧時機和價格資訊也影響著增收效果。
“以前賣糧時,大家對糧價的資訊都是從糧販子那裏得到的,價格基本由他們決定,多數時候賣不出好價錢。”東北産區農民四十多歲的老李説,前幾年他會隨時打電話諮詢期貨行家,基本上明白以後的價格是漲是跌,再決定種什麼、種多少。現在雖然主要看國家收儲價格,但期貨價格他仍然會堅持看、並以預測走勢為樂。
一切變化源於老李在2005年8月參加的一次培訓——大連商品交易所“千村萬戶”市場服務工程第68期培訓班。在這次培訓中,老李了解了玉米價格變化背後的原因及如何通過期貨價格判斷未來玉米價格走勢。培訓班結束後,他和一些授課的專家建立了聯繫,並通過中國玉米網熱線諮詢了解玉米行情。“在大商所網站和中國玉米網,不僅能了解全國的玉米供求狀況、價格走勢,還能學習了解玉米良種知識、病蟲害防治以及農業政策等。”他説。
“對農民而言,大豆、玉米的價格比對種植收益有很大影響,在玉米期貨上,農民可以根據遠期合約價格判斷,對種植結構進行調整。儘管玉米托市收儲政策于2008年實行後這一作用在減弱,但臨儲價格基本到每年的11月、12月才確定。期貨價格對引導農民調節種植結構作用仍然存在。”新湖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時岩説。
其後不久,老李再次在産區農民的口耳相傳中得知另外一種參與玉米期貨的路子——玉米期貨訂單。
老李聽到的故事是:2006年,吉林省四平市葉赫鎮砬子溝村150多個種糧大戶通過糧食合作社,在春播前將秋季收穫的300公頃玉米,參考期貨價格以0.6元/斤的價格賣給四平市平東糧庫,再由平東糧庫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操作;其後,在玉米期貨價格上漲超過0.75元/斤時,平東糧庫擇機在期貨市場賣出了訂單玉米,並按協議與農民進行了二次結算,將其從期貨經營中獲得的額外利潤27萬元返還給這150戶農民。通過這一方式,農民保證了種植利潤,糧庫也有了糧源保障。
而最近,新湖期貨公司又開始在玉米期貨上探索以場外期權以及農業保險的模式為農民保糧價。在這一模式下,農民可以直接向期貨公司風險子公司購買標的産品的場外期權;也可以選擇從保險公司處購買糧食保險,然後由風險子公司為保險公司處理保單風險。“保險公司在子公司買一個再保險,風險轉移到子公司,我們到期貨市場去規避。”時岩説。
從玉米期現價格分析到期貨訂單到場外産品,在上一代人對玉米期貨的了解程度不斷加深的同時,85後的小郭已經學會了通過對價格單邊的判斷及大豆、玉米爭地情況在兩個品種間進行套利。“在雞蛋、豆粕這些品種上也都有對衝機會。”他説。
“伴隨著經濟發展,我國“三農”的主體和內涵也在不斷演變,期貨市場也要與時俱進,玉米期貨很好體現了新‘三農’時代的期貨精神。”一市場研究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