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8款蜂蜜測評:百花和同仁堂麥盧卡蜂蜜涉嫌造假

  • 發佈時間:2016-05-03 09:50:31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柳妍  責任編輯:王斌

  真蜂蜜?假蜂蜜?蜂蜜的營養價值有多大?

  ——8款蜂蜜測評報告

  蜂蜜,被譽為大自然最完美的營養食品之一。

  從事蜂蜜的生産與加工,被稱為“甜蜜的事業”。

  然而,這些也可能只是自賦的光環和行銷的話語。

  100%純正蜂蜜?蜂蜜還能殺菌?要知道,多年來,蜂蜜行業的造假技術一直在和監管(檢測)賽跑。

  兩年之後的2016年1月,《消費者報道》再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中糧山萃、汪氏、百花牌、冠生園、農大神蜂、寶生園等6款洋槐蜜,以及同仁堂和康維他2款麥盧卡蜂蜜。

  通過檢測糖漿、澱粉酶、羥甲基糠醛、甘油等新鮮度和品質指標,葡萄糖、果糖等特徵性指標,以及氯黴素、菌落總數等安全性指標,本刊再追蹤蜂蜜的摻假行為,並衡量蜂蜜的品質變化。

  本次檢測結果顯示,百花洋槐蜜和同仁堂麥盧卡蜂蜜均有摻雜糖漿,涉嫌造假。汪氏洋槐蜜菌落總數超標,寶生園延安刺槐蜜品質排名則靠後。

  如何選購一款既新鮮品質又好的蜂蜜?看完測評報告或許你就有了答案。

  ——專題執筆 本刊記者/陳柳妍

  檢測結果顯示,百花牌洋槐蜜和同仁堂麥盧卡蜂蜜在糖漿標誌物呈現陽性,涉嫌造假。農大神蜂洋槐蜜葡萄糖和果糖總含量較低,在該項目評級中低於其他5款洋槐蜜。

  測評報告一:百花牌洋槐蜜、同仁堂麥盧卡蜂蜜摻雜糖漿,涉嫌造假

  本刊記者/陳柳妍

  天然、甜蜜、滋潤的蜂蜜深受人們喜愛的同時,也深陷造假的困擾。

  蜂蜜造假,是蜂蜜市場持續不變的話題,其造假手段又多以摻糖為主。

  你買的蜂蜜摻糖了嗎?

  2016年1月,《消費者報道》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6款洋槐蜜和2款麥盧卡蜂蜜,檢測蜂蜜中是否摻雜糖漿。

  檢測結果顯示,百花牌洋槐蜜和同仁堂麥盧卡蜂蜜在糖漿標誌物檢測(SMX)指標中呈現陽性,涉嫌造假。農大神蜂洋槐蜜葡萄糖和果糖總含量較低,在該項目評級中低於其他5款洋槐蜜。

  百花和同仁堂麥盧卡蜂蜜涉嫌造假

  蜂蜜是否造假是消費者在選購蜂蜜類産品時所關心的頭等大事。

  根據本刊的蜂蜜調查問卷結果顯示,143名消費者中,有近一半的消費者在選購蜂蜜時關心造假問題。(如圖1)

  

  “普通的消費者很難從口感就能分辨出蜂蜜是否有摻假,因蜂蜜本身的含糖量較高,很甜,而企業在摻假過程中也會選擇甜味很高的糖漿來迷惑消費者的口感。”國家一級營養師焦通接受《消費者報道》記者採訪時説。

  他指出,企業之所以在蜂蜜中摻雜糖漿是為了以次充好,以假亂真,降低成本,謀得暴利。

  在《GH/T 18796-2012》蜂蜜的行業標準中規定:蜂蜜中不得添加當前明確或不明確的添加物。

  “蜂蜜中摻入糖漿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但其鑒別起來卻難度頗大,當前蜂蜜的國家標準《GB 14963-2011 蜂蜜》尚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廣東省昆蟲研究所蜜蜂與蜂産品研發中心負責人羅岳雄強調。

  中國蜂産品協會曾公開表示,在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摻假蜂蜜也能符合國家標準的現象。

  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專門負責檢測蜂蜜的工程師費曉慶告訴記者,隨著糖漿製作工藝的提升,蜂蜜鑒定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對於像木薯、小麥等新型糖漿,目前還沒有可靠的檢測方法。

  目前對摻假蜂蜜鑒別的方法主要有SMR (大米糖漿檢測)、SMB (甜菜糖漿檢測)和SMX (糖漿標誌物檢測)等。

  2013年12月,《消費者報道》曾發佈8款蜂蜜測評報告,所採用的鑒別糖漿的方法是碳-4植物糖。而如今,摻糖的技術日新月異,摻雜手段也由摻雜一種升級為多種混合糖漿。

  “SMX糖漿標誌物檢測方法可以鑒別蜂蜜中是否摻入了糖漿,但具體摻雜的是什麼糖漿,則不能辨別。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代表蜂蜜有摻糖漿。”費曉慶表示。

  本刊此次實驗室盲檢檢測結果顯示,同仁堂麥盧卡蜂蜜和百花牌洋槐蜜在糖漿標誌物檢測的測試中呈陽性,檢出糖漿,涉嫌造假。(如圖2)

  

  對於檢測結果,百花牌洋槐蜜的生産商北京百花蜂業科技發展股份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其每批原料都會使用包括SMX方法在內的多種方法檢測合格後才入庫,市售産品並沒有摻雜糖漿。

  麥盧卡蜂蜜是一種紐西蘭的進口蜂蜜。在本刊測試結果知會之後,北京同仁堂健康藥品經營有限公司亦將同一批次的産品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不過,從其提交給本刊的檢測結果來看,糖漿標誌物檢測呈陰性,與本刊結果相反。“不排除檢測方法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同仁堂相關人士回應本刊。

  不過,根據本刊了解,這一檢測方法是目前行業內比較認可的檢測方法,在本刊前期將檢測方法知會受測企業時,企業亦表示認可。而且,這一方法也得到了國家食藥監總局的認可,並有意列入新的國標。

  同仁堂方面亦表示,也已將其他批次的在售蜂蜜送檢,保證各産品的品質。“從我們已送檢的其他批次産品來看,並未發現摻假情況。”

  蜂蜜摻假對糖尿病人不利

  蜂蜜摻糖是否會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一定的隱患?

  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農紹莊表示,對於普通消費者它不會危害身體健康。但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會無形中攝入更多的未知糖分,給身體健康帶來一定的風險。

  為什麼企業存在摻糖漿的造假行為,但關於辨假的檢測方法卻尚未寫入國家標準呢?

  國家蜂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實驗室負責人李子健曾在 “國標《GB 14963 蜂蜜》的修訂意見”中指出,蜂蜜中添加其他物質是摻假、造假、貿易欺詐的行為,而非食品安全問題。

  此外,多方專家均對記者表示其背後的原因很複雜,如果把檢測方法列入國標,可能會造成部分市售蜂蜜的不合格,這恐怕會觸及到企業利益。

  農大神蜂葡萄糖和果糖總糖含量較低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包括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和葡萄糖的總含量是劃分蜂蜜等級的一個重要理化依據。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蜜蜂在採摘、釀造的過程中會將花蜜中的蔗糖轉化為葡萄糖和果糖,未經充分釀造的蜂蜜産品這兩種單糖含量會相對較低。

  在《T/CBPA 0001-2015中國蜂産品協會團體標準》中規定:合格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應不低於其品質的60%,優級品不低於65%,特級品不低於70%。

  本刊關於葡萄糖和果糖總含量對比檢測結果顯示,6款洋槐蜜中有5款達到了特級要求,農大神蜂僅為優級品。(如圖3)

  

  檢測結果顯示,冠生園洋槐蜜和康維他麥盧卡蜂蜜的品質較優。寶生園洋槐蜜的澱粉酶值為2.7,羥甲基糠醛含量為54.4mg/kg,屬8品牌中品質最差的蜂蜜。

  測評報告二:寶生園品質較差 兩款麥盧卡蜂蜜符合標稱

  本刊記者/陳柳妍

  色澤明亮,入口新鮮?你真的知道如何分辨蜂蜜的品質嗎?

  消費者單從蜂蜜的口感和外觀很難比較蜂蜜的品質好壞。

  2016年1月,《消費者報道》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6款洋槐蜜和2款麥盧卡蜂蜜,檢測反映其品質的澱粉酶酶值、羥甲基糠醛含量,氯黴素的殘留和麥盧卡UMF。

  檢測結果顯示,寶生園洋槐蜜的澱粉酶值和羥甲基糠醛均未達到《GH/T18796-2012供銷合作行業標準》標準要求,品質較差。8款蜂蜜均未檢出氯黴素,2款麥盧卡蜂蜜其UMF等級與標簽相符。

  冠生園洋槐蜜的品質較好

  “澱粉酶值和羥甲基糠醛是判斷蜂蜜品質的重要指標。”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農紹莊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強調。

  國家高級營養師李岩冰指出,蜂蜜産品中的澱粉酶主要來自於蜜蜂自身分泌的唾液,它是蜂蜜主要的活性物質和生物酶。蜂蜜中的羥甲基糠醛主要由葡萄糖或果糖轉化而來。

  “剛采收下來的蜂蜜羥甲基糠醛含量甚微甚至沒有,它是由於儲存溫度高或者經過加熱産生的,後期含量越高代表加工、儲存條件對蜂蜜的品質破壞程度越大。”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專門負責檢測蜂蜜的工程師費曉慶指出。

  不過,蜂蜜的國家標準《GB 14963-2011》並未對這兩項指標做出要求。因此此次測試本刊同時參考了《GH/T18796-2012供銷行業標準》和《T/CBPA 0001-2015中國蜂産品協會團體標準》。

  在《GH/T18796-2012供銷行業標準》中,對於蜂蜜的澱粉酶值和羥甲基糠醛的要求是不低於4和不高於40mg/kg;在《T/CBPA 0001-2015中國蜂産品協會團體標準》中規定優級品蜂蜜澱粉酶值不低於4,羥甲基糠醛不高於40mg/Kg;特級品蜂蜜澱粉酶值不低於8,羥甲基糠醛不高於20mg/Kg。

  檢測結果顯示,冠生園洋槐蜜和康維他麥盧卡蜂蜜的品質較優。寶生園洋槐蜜的澱粉酶值為2.7,羥甲基糠醛含量為54.4mg/kg,屬8品牌中品質最差的蜂蜜。(如圖4)

  

  對於該檢測結果,廣東省昆蟲研究所蜜蜂與蜂産品研發中心主任羅岳雄表示酶值也與品種、産區、氣候等多方面因素有關,部分廣東的蜂蜜會達不到標準要求。

  農紹莊則指出,澱粉酶值較低主要和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是蜂蜜的儲藏條件不佳,溫度較高,導致酶值下降;二是有可能蜂蜜采收後進行了加熱的加工程式,導致了酶值下降。

  同時農紹莊也指出,羥甲基糠醛超標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它只是蜂蜜儲存過程中的一個産物。

  8款蜂蜜均未檢出氯黴素

  氯黴素是一種強力抗生素,只允許作為藥物用於人。氯黴素殘留量曾是中國企業蜂蜜出口所遭遇的壁壘之一。

  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曾撰文指出,蜜蜂容易感染一種細菌從而産生“幼蟲腐爛病”。這種病對蜂産業危害極大,可能會導致整個蜂群死亡。在其他手段都使用無效的情況下,有些蜂場用抗生素來處理蜂房,控制幼蟲腐爛病。這就導致蜂蜜中可能會檢出氯黴素殘留。

  本刊此次檢測結果顯示,8款蜂蜜氯黴素均小于0.1ug/Kg,因此8款産品不存在氯黴素殘留的安全性問題。

  麥盧卡蜂蜜因其含有獨特的抗菌成分獨麥素(UMF)而倍受追捧,行業也以UMF的高低對麥盧卡蜂蜜進行分級。

  UMF是麥盧卡蜂蜜中含有的獨特抗菌活性物質,UMF標注越高,其抗菌作用越明顯。

  本刊對兩款麥盧卡蜂蜜的UMF檢測結果顯示,其UMF含量均符合其標稱值UMF10+。

  檢測結果顯示,汪氏洋槐蜜菌落總數超過國家標準要求,較容易腐敗。寶生園和冠生園洋槐蜜發酵程度較高,容易變酸。

  測評報告三:汪氏洋槐蜜菌落總數超標 冠生園洋槐蜜易變酸

  本刊記者/陳柳妍

  網上傳言,1913年美國考古學家在埃及金字塔古墓中發現了一壇蜂蜜,經鑒定這壇蜂蜜已歷時3300多年,但一點也沒有變質,至今還能食用。

  普通消費者有時對這樣的傳言難辯真假。蜂蜜是否真的具有永久保質期?

  這得看是在什麼樣的使用和保存條件下。2016年1月,《消費者報道》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6款洋槐蜜和2款麥盧卡蜂蜜,檢測其菌落總數和甘油含量,衡量其保存效果。

  檢測結果顯示,汪氏洋槐蜜菌落總數超過國家標準要求,生産衛生條件較差。寶生園和冠生園洋槐蜜發酵程度較高,容易變酸。

  汪氏洋槐蜜衛生條件較差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給出了一個在沒有食品保質期標注的情況下,未開封、未經烹飪食物的建議保質期。其中蜂蜜在常溫條件下,屬於永久、不過期食品。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也曾撰文指出,天然成熟蜂蜜中,總的糖含量超過85%,足以抑制各種微生物。

  蜂蜜的殺菌作用主要體現在其高滲透壓和多種抑菌元素的綜合作用。

  “蜂蜜的含糖量高達70%以上且水分活度低,滲透壓極大。當細菌與蜂蜜相遇時,其本身的滲透壓低於蜂蜜,會導致細胞液從細胞膜中滲出,脫水死亡。此外,蜂蜜中含有過氧化物等成分,具有殺菌、抑菌能力。”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農紹莊解釋説。

  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指出,正常情況下蜂蜜中的菌落總數含量很低,不會超出國家標準的要求。如果菌落總數超標了,則意味著加工過程中清潔程度不夠或者産品不純。

  在《GB 14963-2011》蜂蜜的國家標準中對菌落總數的要求是不高於1000CFU/g。

  本刊檢測結果顯示,汪氏洋槐蜜菌落總數1100CFU/g,未達到國標的要求。(如圖5)

  

  “菌落總數超標可能是蜂蜜在采收加工等過程受到了微生物污染或其糖濃度不足,部分微生物只是被抑制,但並沒有被殺死,達不到殺菌效果。”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農紹莊指出。

  但是,從本刊對葡萄糖和果糖的檢測結果來看,汪氏洋槐蜜的含糖量並不低,葡萄糖和果糖總含量達到73.18%,處於中上水準。(詳見測評報告1)

  廣東省昆蟲研究所蜜蜂與蜂産品研發中心負責人羅岳雄認為有可能是盛裝蜂蜜的容器被污染了。

  對於檢測結果,江西汪氏蜜蜂園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回應,汪氏的內控標準是不高於500CFU/g,其對自己的産品很有信心。

  那麼,如若食用菌落總數超標的蜂蜜是否會帶來安全隱患?

  羅岳雄表示,現在還不能下一個定論,無法判斷是何種微生物超標,如是有害微生物則需要引起警惕。

  國家高級營養師李岩冰表示,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蜂蜜菌落總數超標的情況很少見,不過耐高糖或高鹽的嗜滲酵母超標的情況倒是遇見過。

  冠生園洋槐蜜發酵程度較高,或已變酸

  “蜂蜜中的甘油主要由蜂蜜中存在的一些嗜滲酵母菌,發酵葡萄糖産生。其含量與嗜滲酵母菌數量,以及發酵的程度有關。”李岩冰強調。“如果其含量過高,則該款蜂蜜或許已經變酸。”

  在《T/CBPA 0001-2015中國蜂産品協會團體》的標準中規定:特級品的蜂蜜中甘油含量不高於300mg/Kg。

  本此測評結果顯示,中糧山萃洋槐蜜的甘油含量最低,達到特級品的要求。寶生園和冠生園洋槐蜜的甘油含量較高,或已變酸。(如圖6)

  

  對此冠生園相關負責人解釋:蜂蜜中的甘油變化,通常與蜂蜜的儲存條件、儲存時間、蜂蜜産地、品種、養蜂採蜜方式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説,若蜂蜜儲存時間較長或貯存溫度較高,甘油會有所升高。同時,企業對與本刊同批次的洋槐蜜進行檢測,甘油含量低於1502mg/Kg。

  福建農林大學峰學院院長蘇松坤解釋道,甘油發酵不一定會造成蜂蜜有致病性,只是對品質有影響。

  汪氏洋槐蜜菌落總數超標,百花牌洋槐蜜和同仁堂麥盧卡蜂蜜因糖漿標誌物檢測呈現陽性,均被本刊列為不推薦産品。

  測評報告四:綜合測評中糧山萃洋槐蜜較優 蜂蜜的價值需多角度評價

  本刊記者/陳柳妍

  甜蜜,是多數人無法抗拒的味道。

  《消費者報道》對143名消費者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50%的消費者會每天或者經常食用蜂蜜。

  然而,你選的蜂蜜摻假了嗎?它的品質如何?該選購哪款蜂蜜?

  2016年1月,《消費者報道》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6款洋槐蜜和2款麥盧卡蜂蜜,檢測其酶值、羥甲基糠醛、甘油等品質指標,果糖和葡萄糖含量、SMX糖漿標誌物檢測等造假鑒別指標,以及菌落總數和氯黴素等安全性指標。

  綜合測評結果顯示,冠生園洋槐蜜、中糧山萃洋槐蜜和康維他麥盧卡表現較佳。汪氏洋槐蜜菌落總數超標,百花牌洋槐蜜和同仁堂麥盧卡蜂蜜因糖漿標誌物檢測呈現陽性,均被本刊列為不推薦産品。(圖7)

  

  

成熟蜜與未成熟蜜眾説紛紜

  蜂蜜行業除了摻糖這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以外,近年來成熟蜜與未成熟蜜的話題又引起了眾多的爭議。那它們的營養價值有何區別?

  成熟蜜是指蜜蜂採完花蜜後,將其唾腺分泌物裝到巢房中,經過釀造、脫水,使含水量降至20%以下,並使雙糖充分轉化為單糖,直至蜜蜂將其封蓋。而未成熟蜜則是未經蜜蜂的充分釀造,在尚未封蓋的情況下將蜂蜜取出。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企業收購的蜂蜜大多屬於未成熟蜜,後續會蒸發水分,便於儲存。

  冠生園技術人員賈先生表示,國內很多企業生産未成熟蜜以及國外生産成熟蜜的區別在於養蜂産業的不一樣。國內養蜂都是蜂農小規模生産,人工成本高,國外都是大規模生産,規範化管理,人工成本相對低。其在研發過程中曾進行過對比試驗,結果顯示成熟蜜與未成熟蜜的各項指標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但福建農林大學蜂學學院院長蘇松坤認為,未成熟的蜂蜜,其水分含量相對高,儘管後續經人為濃縮加工,濃縮後的蜜的酶值和香味會受到影響,由於蜜蜂釀造時間不夠,風味物質含量偏低,其分泌的活性物質也會偏低,影響産品的品質和營養保健功能。

  多角度看待蜂蜜的價值

  本刊對145名消費者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看重蜂蜜的潤腸通便效果。

  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曾撰文解釋蜂蜜通便的原因是因其果糖含量高,部分人體食用後會出現果糖不耐受,具體表現就是拉肚子。同時他也表示,蜂蜜的主要成分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糖,百分之十幾是水,其他營養成分則不足百分之一。因此,單從營養成分上來説,蜂蜜是一種熱量高、營養高度單一的食品,其不管真假,都沒有什麼值得稱讚的營養。

  而蘇松坤則認為,蜂蜜是蜜蜂從蜜粉植物採集花蜜、花粉並經過複雜的釀造過程形成的天然甜味食品,具有獨特的風味和營養,有的還有特殊的醫療保健功能,和普通的糖有相當的區別,不能單從營養成分化學分析的角度來理解蜂蜜的營養和保健功能。

  特殊人群食用蜂蜜須留意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顧中一提醒消費者,並非每一個人都適合食用蜂蜜。12個月以內的嬰兒不宜服用蜂蜜,因其存在肉毒桿菌中毒的風險。此外,消費者如有果糖不耐受,那麼也容易出現腹瀉的症狀。

  他指出,蜂蜜較適用於運動員、健美人群、手術創傷患者。它可以被機體迅速吸收,補充能量。

  至於糖尿病人能否食用蜂蜜一直以來存在較大的爭議。

  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農紹莊指出,洋槐蜜的果糖含量高於葡萄糖含量,食用洋槐蜜有助於提供能量又不至於引起血糖過高反映。

  洋槐蜜在《GH/T18796-2012供銷社合作行業標準 蜂蜜》的感官特性中註明顏色為水白色。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洋槐蜜的顏色越接近水白色越純正、質優。顏色深,代表其可能摻雜其他花蜜或儲存條件越不當。

  而營養師顧中一併不建議糖尿病人食用蜂蜜,如果需要甜味可以換成其他的甜味劑。

  國家一級營養師焦通指出,特殊人群食用蜂蜜時應將其用水大量稀釋,且每天不能食用過多,以半小勺為限。

同仁堂(600085)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