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南京又現“小龍蝦病”夫妻倆狂吃10斤雙雙進醫院

  • 發佈時間:2015-08-04 07:29:55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劉峻  責任編輯:金瀟

  曾經一度銷聲匿跡的“小龍蝦病”又來了。

  昨天,現代快報從南京鼓樓醫院獲悉,該院近日收治一對夫妻,疑因食用小龍蝦,導致雙雙患有橫紋肌溶解綜合徵。據悉,這是今年南京出現的第一例“小龍蝦病”,醫學專業上稱為“哈夫病”,病因至今未能找到。

  小龍蝦

  又肇事

  吃了小龍蝦

  夫妻倆肌肉酸痛

  7月29日晚上,24歲的唐小姐(化姓)一家六口家庭聚餐,本是一件開心事,卻不料一大盤小龍蝦下肚,唐小姐夫妻二人卻住進了醫院。

  據了解,當晚,一家人共吃了10多斤小龍蝦,夫妻二人大概吃了10斤。次日早上醒來時,唐小姐感到頸部和背部酸痛難忍,以為是吹空調受涼或者落枕了,也沒太在意,匆匆上班去了。而後,唐小姐酸痛症狀更加明顯,從頸背部蔓延到了小腿,全身只要有肌肉的地方都劇烈酸痛,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唐小姐立刻聯繫了老公接她去醫院,路上一交流才得知,老公也有類似肌肉酸痛的症狀,兩人懷疑跟前一晚吃了小龍蝦有關。

  肌酸酐酶

  最高超標20多倍

  到了鼓樓醫院急診科,唐小姐和老公描述了病情和前一晚食用小龍蝦的情況,接診醫生立即懷疑是食用小龍蝦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徵,並安排兩人做血常規、尿常規和心電圖檢查,檢查結果證實了醫生的診斷。

  鼓樓醫院急診科專家告訴記者,夫妻倆病情都比較輕,還沒有出現“醬油尿”等典型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徵現象。“唐小姐入院初檢,肌酸酐酶指標為400多,入院後達到了5000多,經過治療後,又降到了500多。正常該指標為200多個單位。”急診科專家告訴記者。

  目前唐小姐仍然在鼓樓醫院急診科住院治療,老公症狀稍輕。

  對話病人:

  可能吃得太多了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趕到鼓樓醫院,這對夫妻告訴記者,以前吃小龍蝦,也沒有出過這樣的事情,可能這次吃得太多了。

  記者 :你們吃了多少小龍蝦?

  唐小姐:一桌六個人,長輩親戚沒有吃多少,都在喝酒,每個人大概兩三隻。我和老公以及我妹妹,吃得很多,一共吃了十多斤小龍蝦。我一個人吃了可能二十多只都不止。我妹妹晚上回家暈車,半路全都吐了,算是躲過一劫,我們沒有躲過去。以前也吃過小龍蝦,但是沒有這一次吃得這麼多。

  記者:小龍蝦清洗得乾淨嗎?

  唐小姐:小龍蝦品質可以保證,都是自己家人弄的,也是自己家人燒的。小龍蝦個頭還大,挺飽滿,也不臟,尾巴都是乾淨的,所以出這個事情也很奇怪。

  記者:一般吃小龍蝦哪個部位?

  唐小姐:我和老公都吃小龍蝦黃的,尾巴上的蝦線也沒有太專心地抽去。

  記者:這個病是什麼感覺?

  唐小姐:吃完小龍蝦當天晚上,一點事情沒有。就是第二天,感覺先是後背疼,接著感覺每塊肌肉都疼。現在好多了,但是還要住院,繼續挂水。我老公症狀輕,也好多了,不過指標暫時還沒有完全降下來。

  這是個

  什麼病

  “小龍蝦病”

  嚴重起來真要命

  鼓樓醫院專家告訴記者,凡是與運動能力相關的肌肉都屬於橫紋肌,橫紋肌溶解綜合徵病因複雜,最常見的就是過量運動、肌肉擠壓傷、因缺血、代謝紊亂、藥物、感染等因素導致發病。

  而哈夫病是在食用魚類産品24小時以內發生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徵,上個世紀最先在歐洲出現。1924年在波羅的海的Haff海岸出現急性中毒性肌肉病的流行,其表現和我國患者吃小龍蝦類似,當時多數病人迅速恢復正常,僅個別嚴重病人死亡。

  在2000年8月5日到11日之間,北京更早發現哈夫病。當時北京的不同地區連續出現近20位症狀相近的病人,所有症狀在患者停止吃小龍蝦後1-3天逐漸緩解。

  2010年,南京曾經出現小龍蝦事件,總共發現了23例病人,病人食用小龍蝦後,發生了橫紋肌溶解綜合徵,有的病人尿液甚至成醬油色。後來經過國家疾控中心專家診斷,23人所患為“哈夫病”。

  南京小龍蝦事件兩年之後,也就是2012年,南京再次出現兩例“小龍蝦病”。不過,省疾控專家認為,這兩例病例為“孤立事件”。記者從醫院了解,當時一名男病人為44歲,吃了10隻小龍蝦,5小時之後發生了橫紋肌溶解綜合徵。食用的小龍蝦來自南京一家農貿市場,患者是自己購買自己加工,紅燒食用,其間飲用了白酒。其他同食的4人無異常。另外一名病人為女性,31歲,在朋友家吃了10隻小龍蝦,結果發生橫紋肌溶解綜合徵。食用的小龍蝦是在南京地區河塘自己釣的,同餐還有4人,也未發病。

  鼓樓醫院專家告訴記者,這樣的病例臨床零散能看到,不是太常見。

  南京曾出現小龍蝦事件

  之後只是零散病例

  食用小龍蝦為何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徵目前在科學研究上尚無明確定論。江蘇省疾控中心專家説,2010年出現小龍蝦事件後,曾一度進行調查研究,但是時至今日,沒有一個定論。

  曾經有人推測認為,禍首可能是主要成分為草酸、檸檬酸和亞硫酸鹽的“洗蝦粉”,以及在小龍蝦的養殖環節使用的相關藥劑。也有專家推測認為,很可能是成批的小龍蝦中一些死掉的蝦,誘發了某種細菌毒素的大量産生,從而導致食用者感染、中毒。耐熱性毒素中毒的可能性最大。不過,這也僅僅是推測,尚無證據證實。

  專家表示,2012年的南京兩例病人中,入院後都沒有進行抗生素治療,但是卻從血樣和尿樣中檢測出同一類型的抗生素。研究人員表示,抗生素是否就是致病因素,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省疾控中心:

  致病原因至今沒找到

  提醒

  頭、腮、腸、黃

  最好都別吃

  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小龍蝦頭、腮、腸,以及很多人最愛吃的蝦黃,最好剔除,不要食用。一般説來,小龍蝦的腸道等消化系統,往往容易聚集重金屬,烹飪前應把蝦線拉出來。頭、腮雖然是重金屬比較集中的地方,但一般不會食用。

  省疾控中心專家説,在搞不清楚蝦子乾淨與否的情況下,蝦黃要少吃,最好不吃。因為從檢測來看,蝦肉很安全,一般沒有什麼重金屬污染,但是有一些樣本,蝦子腦部重金屬會有一點超標。蝦黃位於頭部,容易遭到污染。此外,專家特別提醒,小龍蝦的頭部和腮部是藏污納垢的主要部位,建議不要食用。

  鼓樓醫院專家告訴記者,小龍蝦本身是沒有毒性的,正常吃小龍蝦一般不會致病。致病的原因有可能是小龍蝦養殖、清洗或者烹制等其他環節出了問題,也有可能由於遭遇了污染等因素,攜帶了某種物質。如果在吃小龍蝦後半天到一天內出現渾身肌肉酸痛僵硬、尿液呈醬油色等症狀,千萬引起重視,立即到正規醫院就診。

  監測

  小龍蝦已納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據悉,目前小龍蝦已納入江蘇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根據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局提供的最新資料顯示,南京市是全國的小龍蝦消費大市,其主要産品産自蘇北、安徽等地,通過多種流通渠道進入南京。南京本地小龍蝦養殖量相對不多,全市成規模養殖的單位主要有六合河王龍蝦養殖合作社和浦口長青龍蝦養殖合作社2家,其他均為零星的個體農戶,2014年全市小龍蝦主混養面積為3.2萬畝(主要是混養套養面積),産量140多萬公斤。監管部門委託國家輕工業食品品質監督檢測南京站(工業大學),在玄武、秦淮、建鄴、鼓樓、雨花臺、江寧、浦口、高淳等8個區56個農貿市場,抽取了100個批次小龍蝦,快速檢測菊酯類農藥殘留(項目為聯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氰戊菊酯7項),全部合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