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別在"朋友圈"找陌生人網購
- 發佈時間:2014-12-25 07:18:00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時習
手段一:賣家低價促銷-買家付款-賣家失聯
手段二 賣家低價促銷-買家付款-貨有瑕疵,買家要求換貨-賣家推薦定做要求買家退貨並轉賬加工費-買家退貨並二次付款-賣家失聯
手段三 賣家低價促銷-買家心動但貨款不足-賣家提出分期付款-買家首付-賣家失聯
臨近過年,微信朋友圈內冒出了很多以低價代購為名的賣家,用超低折扣吸引顧客。不過多名消費者向本報反映,在微信購物被騙上萬元,店家在他們付款後便失去聯繫並刪除好友,無處可尋。警方提示,不要輕信微信代購,更不要輕易付款,被騙後要及時報警。
案例一 微信買手釧 錢到人失聯
12月22日,市民張先生通過微信向一齣售手釧的商家匯款1000元。“馬上要過節了,我想給老人買個手釧,誰知道剛打過錢去就被商家拉黑了。”張先生説,賣家是他在逛文玩市場時認識的。“我們兩個互加微信,他經常在微信朋友圈裏發手釧照片,價格都不便宜。”就在前兩天,該賣家在朋友圈裏曬出一些節日特價的手釧,讓張先生很動心。“原本是2600元的手釧,節日特價才1000元,我挑了一個雕刻花紋的手釧。他説先交款再發貨,還説這是微信商家交易規則。我就給他的支付寶付了款。誰知在我告訴他錢已到賬後,他馬上就把我拉黑了。我怎麼聯繫都不回復我。”
此時張先生才意識到除了微信,自己對這個賣家一無所知,更沒有其他聯繫方式,“我肯定是被人騙了,反應過來之後才報了警”。
案例二 2500元買包 到手被騙走
網友“陽陽”説,自從12月開始,朋友圈就被做高倣女包的賣家瘋狂刷屏。“我一直想買一個夏天用的小包,但商場賣得太貴,看到代購價這麼低就動了心。”她左挑右選聯繫上一賣家。“他説自己只做批發生意,讓我聯繫他的老闆,老闆做微信。我又加了他老闆的微信,在老闆朋友圈裏看了很多照片,選了一個1700元的包,付款三天后,包包到手。”
陽陽説,原本購物順利很開心,但包上略有瑕疵,“看著很不舒服,我就要求換貨”。她説,老闆很痛快同意了,並推薦如果想買好一點皮質的包,可再加點兒錢定做。“他説只要收到我退回去的包,再從支付寶轉賬加工費,他立刻開始安排師傅製作,並承諾兩周內發貨。”陽陽又給對方打了800元。
誰知過了兩周,包包卻始終不見蹤影。當她想聯繫賣家時,卻發現自己已不是店家好友,不能對話。“我這沒拿到新包,原來的包也沒了,還給他打了兩回錢。”她説因為自己當時沒有想這麼多,連第一次發貨的地址和電話都沒有留下來。“我報警後,警方覺得資訊太少。以後在微信上買東西真是要小心。”
案例三 購低價相機 被騙800元
今年上大一的小王向北京晨報記者講述,上周在微信上看到有人低價出售一款被稱作“自拍神器”的數位相機。“店家説原價6800元,節日感恩回饋售價3000元。她還給我看了很多之前的交易記錄。”小王説,賣家一直催她付款,説數量有限,賣光就恢復原價。
身為學生的小王一時間拿不出那麼多錢,“我手裏當時只有800元,剩下的錢要等週末回家跟父母要些才能付清。賣家聽了,就讓我分期付款,首期只要800元,把身份證和學生證都拍照發過去,以後每個月還500元就行。”買相機心切的小王聽罷,直接向對方支付寶賬戶中打了800元。誰知此後賣家以各種藉口不發貨,對於退款要求也不回復。小王向記者提供了賣家手機號碼和兩人的通話記錄,記者多次撥打該號碼卻始終無人接聽。小王説自己現在想想都納悶,“我怎麼就那麼容易相信了呢?”
-警方提示
未收到貨物 別輕易打款
就此類情況,北京晨報記者向12315投訴熱線諮詢,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網上購物被騙的情況時有發生,消費者維權之路卻很艱難,在微信上購物被騙的消費者大都只能“有苦難言”。
工作人員解釋稱,首先,微信開店幾乎沒有門檻,只需註冊一個賬號即可;其次,微信好友添加並非實名制,QQ號、手機號或假名都可添加;第三,微信購物的支付方式並不固定,難以通過支付平臺約束和保障,“消費者直接給支付寶或網銀轉賬的情況很多,如果消費者發現被騙,第一時間先和第三方網路平臺舉報,保留好通話記錄和賣家的個人資訊,及時報警”。
北京警方也通過平安北京微網志提醒市民,不要輕易相信微信上的代購,“有些代購詐騙聲稱‘海外代購’,待顧客付款後,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藉口,在顧客再次付費後,就再也收不到貨品了”。大家也不要輕信微信商家所謂的“低價”、“促銷”,在未收到貨物前,不要輕易打款,以防上當,如果遇到被騙的情況,立即報警求助。
晨報96101熱線新聞
線索: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