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娃哈哈"進軍教育産業 "國際范兒"課程受矚目

  • 發佈時間:2015-02-03 09:40:41  來源:浙江線上  作者:劉千  責任編輯:謝淩宇

  

娃哈哈未來城董事長杜建英女士在接受採訪

  伴隨著一代人成長的“娃哈哈”,不僅是中國最大的食品飲料生産企業,對於教育事業,同樣是情有獨鍾,20多年來,捐資助學力度數以億計。去年,娃哈哈更是邁出了進軍教育産業的第一步——成立“娃哈哈未來城”,一家以0-12歲孩子素質教育為核心的綜合教育社區。

  僅僅半年時間,娃哈哈未來城已經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默默無聞到初露頭角的過程,並接受了一批又一批家長的“檢驗”,其“國際范兒”課程被視為杭城校外教育中的一種方向。

  中西結合的理念、與眾不同的教法、小班化課堂,導師全程跟蹤……未來城的課程設計有點“私人訂制”的味道,而對於將來想接受國際化教育的孩子來説,這樣的校外“能量補給站”,來得正是時候。

  董事長杜建英告訴記者,未來城在課程引進時注重差異化,各課程之間強調互補互促。對幼小階段孩子的成長來説,未來城的課程可謂是內外兼修,塑心塑形。

  注重素質教育

  新理念引各學科“大咖”加盟

  去年,旅美美術教育家牛曉林幾次“打飛的”往返于杭州和波士頓,為5到8歲的孩子們上彩色鉛筆素描體驗課,和杭州的美術老師分享教育心得。

  有家長好奇,牛教授為什麼舍得花時間和精力在低齡的孩子身上?在美國波士頓,他的彩鉛課可是中學生排著隊,搶名額來上的;他培養的很多學生,彩鉛素描特長成為申請到麻省理工、眾多常青藤名校的重要砝碼。

  “國外把美術當作和語文、數學一樣重要的基礎性教育,在中國,美術課則更多的是一種選項性的課程,形象思維還鎖在哲學家的象牙塔裏。”牛曉林告訴記者,他想為改變國內對於美術教育不入流的觀念做點事情。

 

 牛教授的彩色鉛筆素描課,孩子們聽得入神

  他舉了個例子,中美兩國的工程師在一起探討,美國工程師有靈感了,會興奮地跑上講臺把這個構思畫出來,而中國工程師有了好想法,大多只能口頭表述出來,這就是形象思維的差別。而直接決定形象思維的,就是美術能力。

  牛老師在他的孩子上小學時就發現,“美國學校很重視繪畫和手工,孩子的自信很多源於畫畫,會畫畫的孩子更受小夥伴的歡迎。”

  按照杜建英對娃哈哈未來城的定位是——為具有國際化發展視野的家長與孩子提供一站式、綜合性的個性化優質教育服務。未來城的培訓以小班化乃至一對一為重點,引入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提供個人品德修養、形象思維及表達、語言、智商與情商共同發展、科學興趣及思維及藝術特長培養等綜合教育培訓項目。

  “我希望未來城培養出來的孩子是既具有中國文化自信又具備國際化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及個性化發展的孩子。”杜建英説。

  理念的融合是最好的力量。因此,去年底,旅美教育家牛曉林、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沈曉明等在各領域頗有建樹的專家,先後來到娃哈哈未來城開講。沈曉明教授還牽線,將中央音樂學院電子管風琴實踐基地落在了娃哈哈未來城清琴之戀音樂中心。

  沈教授説,“不能因為孩子未來成不了演奏家,就扼殺他的音樂興趣,學演奏不一定為就業,但會樂器的人,肯定很有競爭優勢。”

  牛教授通過在多年在美國身體力行的教學實踐,深切體會到美術教育並非是可有可無的興趣培養,而是關係到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發展和強大的非常重要、非常偉大的事情。而這樣的教育要從兒童抓起。

  “我很幸運,碰到了娃哈哈,碰到了杜總,我沒想到,短短半年多時間,從無到有,Artiiist美術中心已經在娃哈哈未來城迎來這麼多愛畫畫的孩子。”年屆七旬的牛教授,經常在他的越洋電話中興奮地告訴諶北新教授、楊剛、張紅年、羅維懷等一批畫家同學和朋友。牛教授的這份耕耘,也獲得了這些老藝術家的一片讚揚和支援聲:“我們在國內做不到的,你和娃哈哈卻做到了!”

“中國雙排鍵電子琴之父”沈曉明教授和家長交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