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攜程假票引發信任危機 萬分之二無票概率惹眾怒

  • 發佈時間:2016-01-14 08:22: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鄢光哲  責任編輯:金瀟

  1月10日,微網志網友@ttdz在微網志發文,表示其在攜程旅行網(下稱“攜程”)上預訂了一張機票,卻無法順利出行,並被航空公司要求配合盜竊積分調查。

  11日,攜程發表聲明稱:經核實,旅客在攜程上預訂1月7日從東京飛回北京的機票,由供應商出票,由於供應商違規操作,私自以積分兌換機票,導致旅客無法登機。得知該情況後,攜程致電旅客,對於給旅客造成的不良出行感受,攜程深表歉意,在退還旅客機票全款的同時,將執行退一賠三的補償。本次事件是由於供應商違規操作造成,對此,攜程已第一時間與該票臺停止合作,並對票臺作出了相應處罰。

  11日下午,中國青年報記者致電事件當事人傅先生(@ttdz),傅先生表示,事件遠非攜程單方表述的已經解決:“他們不給我恢復我在日本的名譽就想完?不可能!”

  傅先生表示,首先攜程給出的退一賠三的補償標準還不夠他自行購買的返程機票票價:“攜程一共才退賠8000多元,我買的返程機票9000多元。就是攜程賠償完我之後,我還要往裏貼1000多元?體育老師教的數學也不能管這個叫賠償呀!”

  傅先生表示,他最想要的是恢復在日本的信用記錄:“首先他們得到日本的機場把這事和日本人解釋清楚,恢復我的信用記錄。其次,我是日航的精英會員,進候機廳是從貴賓通道去的,出來的時候被人當小偷一樣轟出來,我在日航上百萬公里里程累積的會員身份都沒有了,攜程得去給我恢復吧?可是他們對此只字不提!”

  傅先生説:“出了事了,攜程説是代理商的問題。我是攜程鑽石會員,在攜程訂機票已經10年了,在攜程的手機客戶端,我根本分別不出哪些是攜程自營,哪些是代理商,因為攜程根本就沒有標注出來。”

  而對攜程發出的聲明,沒有消除此事件給網友帶來的恐慌,反而加大了疑慮。矛頭指向公關稿中的“萬分之二無票”率。

  攜程13日表示,從今年1月11日起,對於攜程自身系統無法實時識別票號的供應商機票,將全部實行人工核查,逐單審核錄入,只有通過核查,確保合規,才會向旅客出售,從源頭上確保供應商無法將違規機票混入攜程機票銷售平臺,也防範了供應商用假票號應對攜程監管、矇混過關的不合規現象。

  萬分之二無票惹眾怒

  據攜程公關相關工作人員表述:目前,旅客到場無票的發生概率低於萬分之二,攜程將努力將此概率進一步降低。

  據民航局數據,2015年,民航的運輸量在4.4億人次。2015年11月19日在解讀攜程2015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電話會議上,攜程首席戰略官武文潔估算攜程的機票業務所佔市場份額為3%到4%。

  根據上述三項數據推算,一年中大約會有3000人在攜程購買機票時遇到與傅先生類似的經歷。

  攜程並沒有對這個萬分之二的統計作進一步説明。國內和國際航線分別在這萬分之二中的貢獻率是多大?尤其是攜程自營的機票業務和供應商之間分別佔比多少?攜程公關部沒有對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出的問題作進一步説明。

  類似傅先生遇到的用其他旅客的里程積分換購機票的行為在業界並不鮮見。雖然這是各國航空公司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可是由於並不一定都會在登機時受阻,而銷售這樣“假票”的利潤空間巨大,代理商願意鋌而走險。

  業內人士分析,“顯示出票成功但到場無票”的原因很多。可能是代理商收了消費者的錢後,為了多賺差價,尋找更低價票源,並沒有第一時間為消費者出票,在尋找過程中錯過了訂票時間。也有以團隊名義預訂了折扣艙位,卻沒有達到約定的銷售人數,航空公司拒絕出票的情況。有把聯程票中的一個航段拿出來銷售的,如果聯程機票有棄程的航段,則在此航段之前,航空公司會拒絕持票人登機。

  “一般棄程機票都是所銷售航段的後程,比如從東京飛到北京之後有一段北京飛台北的航程。代理商會當作東京飛北京的機票銷售,這種情況消費者一般不會發現,除非趕上行李聯程聯運。消費者在北京下了飛機之後,等不來行李,因為行李已經去台北了。”該人士認為,這種“到場有票”給旅客造成的麻煩也不小,而且一般人很難弄清楚到底什麼環節出了錯,應該找誰索賠。

  業內人士説,供應商提供的積分兌換機票中乘機人是否為指定受讓人,只有航空公司才能判斷,而航空公司的監管時松時緊。“也許賣了1萬張積分兌換票,才會有兩個人在機場被攔下吧”。

  OTA票代無風險則無利潤?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一個消費者表示能接受萬分之二的無票率,普遍的觀點是,“付了錢就應該給我票,憑什麼沒有?!”“而且會影響到之後的一系列行程和安排,這不是缺德嗎?!”

  而業內人士對攜程所説的萬分之二無票率,則態度都相對曖昧。在他們看來,在各種OTA平臺上中小機票代理商已經到了無風險就無利潤的境地,“不作死,會死得更快”。

  據業內人士分析,很多代理商手裏有客戶資源,比如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大公司等,他們對航空公司有議價權,但他們一般不會冒險把這部分票源放到線上旅遊運營商(OTA)平臺銷售。另一部分代理商是旅行社,也能從航空公司拿到固定票源,同樣不會放到OTA平臺銷售。

  據業內人士估計,在OTA平臺的機票供應商都是中小型機票代理公司,“都沒有資源,拿到的票源都是航空放出來的同一折扣的艙位,按照規則,銷售的價格也應該是一樣的。可是這些千差萬別的價格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大家在遊戲規則上想不同的辦法。”業內人士説,“所以,OTA平臺被曝光出來各種機票陷阱,比如高額退改簽費用、行程單價格與售價不符,等等,都是這類情況。”

  據悉,2012年勁旅諮詢發佈了國內首份《中國線上機票價格監測分析報告》,該報告透露,國內低價機票十大來源中,九成屬違規銷售,可能侵害消費者利益:“網路上國內航班低於公佈運價10%以上的低價機票,其主要有十大來源,其中包括加價轉售(佔29.6%)、非正常艙位加價銷售(佔22.2%)、盜用大客戶協議價(佔11.0%)、虛假低價無法預訂(佔11.0%)、組合産品違規拆分銷售(佔10.0%)、符合運價規定産品(佔9.6%)、散拼團(佔3.8%)、擅改航班日期(佔2.2%)、讓利銷售(佔0.4%)、冒用青老年特價(佔0.2%)。”

  近年再無類似數據出臺,無法比較,但隨著2014年7月1日,國內航空公司對機票代理手續費率進行大幅下調,由3%減少到了0,中小代理商的日子只會更難過。取消代理費後,意味代理商拿到的機票價格與航空公司官方給出的票價無差。

  “如果是個人出行,在風險和價格之間作平衡,我個人覺得攜程的萬分之二無票率可以接受。”該人士説,“但一定要在出行之前,在官網上確定機票的有效性。要是不想冒風險,直接去官網訂票是更好的選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