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影院禁帶外食 霸王條款還是合理行規?

  • 發佈時間:2015-07-22 08:15: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電影院禁帶外來食品幾乎是院線行規。但消協相關人士近日卻表示,此舉當屬霸王條款,觀眾分分鐘可以投訴。同為影迷,對於外來食品到底孰是孰非,各有説法。

  禁外帶食品是霸王條款

  公共空間應遵守文明秩序

  我一直對電影院不能帶外來食品十分不解。我就曾經手拿一杯咖啡走進電影院卻被告知只能存放在前臺,看完再取,那叫一個鬱悶啊。

  原以為電影院如此做法是因為外來食物會對觀眾的觀影造成滋擾,一方麵食物有氣味,影響他人;另一方麵食品垃圾對影廳衛生狀況造成壓力。

  然而,事實並非這樣。幾乎所有的影廳都有自營小賣部,裏面各式各樣汽水、爆米花甚至熟食如魚蛋、香腸等不一而足。這些同樣有氣味、同樣會製造垃圾的食品在影廳裏銷售,並且以高於市場價賣給觀眾,難免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意味在。有統計,僅僅是爆米花一項,就佔了院線總收入的近10%。很顯然,影院“禁止外帶食品”是出於商業考慮。為了保護其小賣部的收入,觀眾渴了餓了都只能在電影院賣品區解決。於是觀眾不得不忍受電影院不合理的銷售價格。這樣的經營方式説不是“霸王條款”誰又能信?

  觀眾買了票,電影院擺起“要不別看,要不就在我這買吃的”的姿態早已讓人難以接受,消協這次的釋疑甚至來得有點晚。相關部門應該採取措施打破這種莫名其妙的規定,還觀眾一個公平的消費環境。(雅婉)

  公共空間應遵守文明秩序

  很多人在電影院裏吃東西,爆米花、汽水算是“常態”,我還遇到過在電影院吃牛雜、雞腿飯、泡椒鳳爪、鴨脖、嗑瓜子的“吃貨”。當時我就想站起來讓這些人“閉嘴”。

  電影院作為一個淺則是娛樂大眾,深則是藝術欣賞的場所,安靜、整潔是第一要義。可是一些觀眾大口大口啃雞腿,油花四綻;瓜子愛好者們,一手一把瓜子,邊嗑邊丟地上……吵鬧如菜市場,嚴重影響了那些真心想靜下心來欣賞電影的觀眾們。同樣是買了票進場看電影的,為何有人把影院當餐廳,有人卻被剝削清靜看電影的權利。

  尤其是在電影閉幕,燈光亮起的那刻,滿地的瓜子殼、薯片包裝袋、可樂罐,人群散去,只剩下保潔工人逐一地掃走垃圾時,真為某些人的素質而氣憤。其實不僅僅是電影院,不準外帶食物也是各大音樂廳的行規,一來為了保潔,二來為了維持觀賞秩序。針對這兩點,我絕對支援電影院不能攜外帶食物進入內,甚至電影院自營的小賣部也應該以身作則全面取消,還觀眾一個欣賞藝術的環境,公共空間應該遵守文明秩序。(王睿)

  @蘑菇頭:電影院作為一個企業,有自己的商業考慮無可厚非,買票進場就意味你願意接受這套規則。但是企業不妨可以考慮外帶食物要加收服務費的原則,這樣既能保證自營小賣部的銷售量,又能給市民多一個選擇。

  @丟丟:如果想自由自在地吃、自由自在地看,不用來電影院,請在家看電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