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國際奶價持續下跌 嬰幼兒奶粉掀“降價潮”

  • 發佈時間:2015-09-15 08:16:1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錢宇陽  責任編輯:金瀟

  降價、買贈……一向高高在上的嬰幼兒奶粉,正在不斷放低身段。日前,記者走訪京城各大超市發現,不少國內外品牌的嬰幼兒奶粉都加入“促銷大戰”;不僅如此,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嬰幼兒奶粉的優惠力度也非常大。業內人士表示,在國際奶價持續下跌的背景下,嬰幼兒奶粉降價或成新常態。

  嬰幼兒奶粉掀起降價潮

  日前,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超市及嬰童店發現,嬰幼兒奶粉的促銷大戰此起彼伏。在朝陽區一家連鎖超市內,多個品牌奶粉正在搞促銷。如某國産品牌嬰幼兒奶粉,集4個貼標空罐或空盒就可免費兌換1聽或1盒(同品),另一款某外資品牌嬰幼兒奶粉進行買三送一(同品,1段除外)活動。

  不僅是實體店舖,電商平臺的嬰幼兒奶粉打折力度也不小。如天貓的進口母嬰超級特賣活動中,一款原價196元的歐洲某品牌3段奶粉,現價則為149元,同時還有“滿400元減20元”活動。

  “最近奶粉的促銷活動是比較多,平時奶粉做促銷很少有一桶便宜幾十塊的,這次力度真的特別大。有些雖然沒有直接降價,但是買贈、返現之後,也相當於降價了。我一般都會多看幾家,哪家優惠大就在哪家買。”一位媽媽告訴記者。

  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目前國內奶粉市場價格呈現全面下降態勢,國産品牌降價幅度較大,最高降幅超過50%;進口品牌也全線降價,惠氏、雅培、達能、美讚臣均加入促銷降價行列,一些主打品牌降價甚至超過30%。

  奶粉産能過剩襲來

  對於今年嬰幼兒奶粉的降價潮,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因為産能過剩以及進口需求萎縮等造成的。自今年4月歐盟取消執行了30多年的牛奶生産配額制後,荷蘭、愛爾蘭、德國等國家牛奶産量激增導致市場供應過剩,牛奶價跌至5年來最低。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在全球經濟大環境下,今年奶業形勢變化很大,需求最強勁的中國市場,進口量也開創了6年來的新低,預計此輪的低價對全球奶業市場帶來的影響將會持續2—3年。

  宋亮告訴記者,2008年後,隨著中國奶粉價格快速上漲,市場陷入“買貴買進口”怪圈,吸引了大量資本投資,進口品牌大量涌入。出於對中國市場預期的看好,歐洲、大洋洲奶粉産能快速擴張,特別是以中資海外投資為代表的産能快速在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發展起來。與此同時,2013年中國政府加快國內奶粉行業整頓,通過重新發放生産許可證,促使國內大多數生産企業借機擴張産能。初步預計,國內奶粉産能加上中資在海外投資新生産能總計超過了150萬噸,而國內市場的消費能力每年大約只有60萬至70萬噸。

  産能過剩,消費卻難以為繼。“2015年是傳統羊年,人口出生率放緩,‘單獨二孩’政策放開卻並未讓人口增長達到預期。”宋亮分析認為,上半年國內奶粉市場價格呈現全面下降態勢,而隨著價格下行,未來國內嬰幼兒奶粉銷售額增速將明顯放緩,嬰幼兒奶粉降價或成新常態。

  難借配方“升級”漲價

  與此同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起草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註冊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于10月1日前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生産、宣傳、標注等多個方面作出規定,比如嚴禁標注進口奶源、益智等誤導消費者的內容;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産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等。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備案的嬰幼兒乳粉配方在2000個以上,每個企業平均手裏都有二十個左右的配方産品,但實際上,這些不同産品之間的配方區別並不大,不少中小企業甚至“一張配方打天下”。一些企業在不加成本的情況下,以添加一點微量元素進行“配方升級”進而對奶粉提價,成為業內“潛規則”。

  對此,徵求意見稿提出,乳粉企業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産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同年齡段産品配方之間至少相差6種以上成分;每個企業不得生産超過5個系列15種産品配方。考慮到在目前嬰幼兒乳粉中添加的成分除國標要求部分以外,只有20多種微量元素,這就意味著,在必須有六種成分不同的最低門檻之下,部分企業難以再用以往“換湯不換藥”的配方升級作為噱頭。業內預計,如果按此《徵求意見稿》要求實施,國內現有奶粉品牌將有一輪洗牌。

  宋亮表示,通過品牌清理之後,可以進一步提升這個行業的集中度,好的品牌可以脫穎而出,而較差的品牌自然被淘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