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去”“降”“補”整體發力

  • 發佈時間:2016-04-27 08:31:5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馮誠陳剛

  去冬今春以來,江蘇省對13個省轄市全面摸查梳理,近日制定發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意見和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5個實施意見,通過設定剛性目標和100多條重點舉措,力求“去”到位、“降”得實、“補”關鍵,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越是發達地區,越能感受到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不高問題日益凸顯,越是認識到“三去一降一補”僅靠零打碎敲和急就章,難以起到應有作用。為此,江蘇力求長遠謀劃、系統推進、整體發力。

  “去”,給有效供給騰空間。圍繞發揮市場出清作用去産能、分城施策去庫存、分類審慎去杠桿,提出一系列剛性目標。其中,到2018年底,分別壓減煤炭、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産能700萬噸、1255萬噸、600萬噸、800萬重量箱、330萬載重噸,實現僵屍企業全部出清;全省住宅商品房庫存去化週期力爭控制在14個月以內;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規模比重提高到30%左右,符合置換條件的政府存量債務全部置換為政府債券。

  “降”,提高企業競爭力。圍繞既降顯性成本又降隱性成本,通過降低企業用工、物流成本等5方面32條政策措施同步發力,堅決降低企業稅費負擔、融資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其中今年就要為實體經濟企業直接降低成本約1000億元。

  “補”,拉長供給體系短板。面向基礎設施、民生保障、公共服務、扶貧、農業等重點領域,詳細排出56個重點事項及2018年和2020年兩個階段性目標。

  改革的成效,最終要反映到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品質效益和釋放活力上。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企業要打頭陣。”江蘇好孩子集團主席宋鄭還説,從一家校辦工廠發展為全球兒童耐用品産業品牌影響力最強、經營規模最大的企業,靠的是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品質至上和綠色發展這“四招”。如今“好孩子”已在7個國家設立8大研發中心,達到每半天推出一個新設計的能力,累計創造7300多項專利,超過同行2~10名的總和。

  更多企業正面向優化供給做出努力。“用機器人生産機器人”的南京埃斯頓,獨家或牽頭起草了11項國家及行業標準;在流水線上“造房子”的鎮江威信廣廈模組建築,填補了國內建築産業現代化領域的空白;實現生物制藥企業與國際巨頭首次高端全面合作的蘇州信達生物制藥,多次刷新行業紀錄……

  江蘇省提出,要讓廣大企業唱好主角,激發企業創新、科研機構和高校創新、市場轉化科技成果“三方面潛力”,集聚全球創新資源。其目標是,到2020年,主要創新指標達到創新型國家中等水準,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培育形成奈米科技等10個左右全球有影響、附加值高的産業創新集群。

  為培養經濟增長的“乘數因子”,南京高新區著力打造了技術、財務、交流、政務“四大”公共平臺,有效集聚、服務企業。如政府和社會資本聯合投入2億元,建設集技術裝備、中試孵化等服務為一體的生物醫藥公共技術平臺,累計集聚企業150家;通過集中審批、優化流程、壓縮時限,公共政務平臺去年解決了企業反映的全部395個問題。

  為加快推動有利於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的體制創新,江蘇省計劃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加快實施負面清單對各類主體、各個領域全覆蓋,大力推進財稅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

  最新經濟數據表明,雖然經濟下行壓力仍在,但江蘇經濟運作初步呈現一些回升向好跡象。今年前兩個月,江蘇4.8萬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合計實現利潤1252億元,利潤總額和利潤增速均居全國前列。同時,作為我國外貿第二大省,也初步扭轉了進出口持續下滑的勢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