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引人才 早預警 快應對

  • 發佈時間:2016-04-27 08:31:4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崔偉麗 本報記者 江 東

  “4小時內可出具飯店食材檢測報告,24小時內可出具果蔬檢測報告,通過多聯測技術可以短時間內檢測出流程和農藥殘留情況,大大縮短了檢測週期。”福建省質檢院院長陳永煊談及去年該院針對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制定的食品抽檢方案及提供的技術支援時非常自信。也正是基於近年來該院國家加工食品質檢中心在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該院獲得了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組的高度評價。

  據介紹,近年來福建省質檢院不斷加強技術能力的提升,主動服務政府監管執法,綜合運用多種技術手段服務食品品質提升,服務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技術、服務支撐。

  為了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該院大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實施“54321”工程,著力引進高學歷、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國家級、省級專家後備選拔培養機制,構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階梯形專家隊伍。通過努力,目前該院國家加工食品質檢中心擁有一支以教授級高工、博士為主的高素質、專業化、複合型的人才隊伍,專業涉及食品與營養學、分析化學等領域,多名人員入選國家、省部級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為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提供強力人才支撐。

  為了保證國內領先的技術能力水準,該中心引進了國際先進水準的一流檢測設備,建有國內一流的P2級生物安全和轉基因食品檢測實驗室;著力提升檢測能力,將中心檢驗能力覆蓋食品安全及營養成分所有關鍵項目。

  在科研能力方面,該中心多年來保持參加國內外能力驗證100%滿意結果的優異成績;連續5年承擔國家、省級實驗室能力驗證組織工作,參與制定兩項國際標準,主導制定20多項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完成國家科技部、質檢總局、省科技廳等科研項目及發明專利80多項,獲得質檢總局及全省科技進步獎5項、省標準貢獻獎兩項。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則是該中心服務食品安全的“法寶”。據了解,該中心實現全國率先發現瘦肉精、羅丹明B、溴酸鉀等檢測預警,推動全國範圍內對上述風險的排查和消除,成為全國率先或首批檢出蘇丹紅、三聚氰胺等的實驗室,以先進的技術能力水準為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提供強力技術支撐。每年承擔國家及福建省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任務達1萬多批次,為商務、公安司法等政府部門提供檢測服務,全方位技術支撐新組建食藥監部門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為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提供品質分析報告,為政府食品監管工作提供決策依據,搭建標準、技術培訓、綜合研究和交流溝通平臺,不斷強化服務能力,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強力服務支撐。

  “目前,福建省質檢院國家加工食品質檢中心檢測設備先進,檢測能力排名前列,綜合實力強,在科研、標準制修訂、前瞻性方法研究及應對突發應急事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今後我院將繼續加強承檢技術含量,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保障食品安全。”陳永煊對未來充滿信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