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可追溯 閉合小迴圈
- 發佈時間:2015-11-13 09:32:20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程子龍王建
海倫市位於黑龍江省松嫩平原腹地,2014年,海倫市糧食産量超16.5億公斤,連續12年成為全國産糧大縣。但“數量”並沒有使這個傳統農業大縣富起來,反而在2012年成為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強烈的反差使海倫人努力轉變觀念,以發現30多萬公頃富硒耕地為契機,打造新的富民産業,力爭在“糧袋子”向“錢袋子”轉變過程中打一場翻身仗。
初冬微寒,在海倫市工業開發區內的一家農字號食品加工企業卻是格外熱鬧。走進這家名為原野食品有限公司的一間廠房,數十名女工正緊張地分裝速凍黏玉米,一位領班的工人説,這是有機黏玉米,市場零售價要達到3元一棒,批發價也要達到1.5元一棒,就是這樣的高價,企業年生産1500萬棒還供不應求,産品暢銷京津冀和長三角。
在企業的一間裝有巨大監測顯示屏的辦公室,董事長曹中軍正通過顯示屏查看生産的每一個環節。曹中軍介紹,這就是企業的有機黏玉米可追溯系統。“現在已經非常完善了,不僅可以監看到玉米的全程種植情況,也能監看到所有加工、分裝情況。我已經安排人去做二維碼了,半個月之內就可通過物聯網實現産品的全程可追溯。”
令曹中軍更得意的,不是這個率先建成的農産品可追溯系統,而是已成功閉合的小型迴圈農業。企業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自種和收購400公頃玉米,在收完玉米後,所産1.5萬噸秸稈全部用作青儲飼料,用這些青儲飼料養殖了400頭肉牛,這些肉牛産生的糞便,用酵素有機肥技術生産了6000噸有機肥,這些有機肥,將全部施撒在400公頃耕地上。
“能佔領農産品高端市場的,一定是生態有機農産品。”曹中軍拿出了一份有機轉換産品認證證書,上面清晰標記著認證面積為“133.33公頃”。曹中軍説,他還兼任三個農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他將帶領更多的貧困農民打一場種有機、賣有機農産品的翻身仗。
種出好産品,還要賣個好價錢,這是海倫篤定要做的事。為了能讓産自黑土地的優質農産品賣個好價錢,海倫市質監局局長胡秀剛費盡了週折。
看著質檢總局對“海倫大米”、“海倫大豆”兩項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的審批順利通過公示期,胡秀剛這個全市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工作領導小組的副組長終於松了口氣。“40名政府工作人員和鄉鎮幹部努力了一整年,這辛苦沒有白付出。”
地理標誌保護産品是産自特定地域的産品,是因該地域獨特的自然和人文因素而賦予了産品獨特的品質聲譽。胡秀剛介紹,地理標誌保護産品是個金字招牌,只有達到相應標準並經得住品質檢驗的農産品,才能使用地理標誌産品標識,才能對得起消費者。
“産品越是提高身價,就越要講安全和誠信。”王學斌説,除了對“海倫大米”、“海倫大豆”這兩項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要進行重點監管外,下一步對海倫境內的所有與富硒有機産業相關的産品,都要進行嚴格的市場監管,富硒産業園興建的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就同步進入,堅決不走先發展後規範之路。
從發展趨勢看,好産品要賣得好,除了線下渠道,當然少不了線上渠道。郭長生説,海倫的富硒産品産業園區,將同步搭建電商平臺,讓富硒有機産業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道,同時發展相關服務業。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