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正確選人用人留人

  • 發佈時間:2015-04-22 09:33:2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管理診斷

  □ 王運啟

  M公司為某知名民營企業,經過10多年運營聲名鵲起,但近年來業績下滑得厲害。除市場行銷體系無法適應競爭激烈的環境外,最主要的還在於企業內部管理的落後。不少管理者的眼界和能力以及理念不足以支援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管理人員理念陳舊。董事長意識到後陸續引進一批批“空降人才”,但都起色不大。

  痛定思痛後,公司兩年後又引進了一批高管,包括銷售體系、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生産運作的人才,希望能夠改變現狀。但出人意料的是,沒多久,引進的不少人才辭職的辭職,被炒的被炒。留下來的高管也面臨著底下的人執行力不強,命令得不到充分執行的難題。

  原來,M企業董事長的風格是一竿子插到底式的管理,對於企業的大事小情一律都事必躬親的干預,管理很集權,從而出現了員工只聽董事長的,中層管理者不願意負責任,不管大事小事都給董事長批,董事長想放權又不敢放權。

  駕馭人才有誤區

  M企業的人才現象其實是許多民營企業的縮影,這類企業難駕馭人才,留住人才,更多原因在於:

  1.難識自我,機制低下。很多企業老闆,其實是不了解自己的基礎,不知道自己實力的。他們在引進空降人才時,就存在盲目跟風現象。缺乏戰略眼光,並不清楚和深入了解這些人才真正所能擔負得起的組織運營職責所在,最關鍵的還在於利益分配機制和運營管理機制的問題。

  2.用人失察,調和性差。企業老闆沒有真正具備識人、用人的眼光與水準,常被動出現企業管理層人員頻繁換屆。尤其在一些民企中,老闆與職業經理人之間始終存在無法深層次相容的關鍵性意識形態與操守,由此造成日常意見分歧、操作方法手段不同以及細節矛盾積累而産生積怨和不可逾越的鴻溝。

  3.互不信任,權力難放。一些老闆也認為,國內職業經理人職業能力沒有標準化,人性難以掌控。而職業經理人一進來,馬上就不分青紅皂白,四處出擊,把企業折騰得差不多了,業績沒上去,待遇拿走了,剩下一個爛攤子要老闆來收拾。面對這種情況,老闆們更習慣於把企業控制權放在自己手裏,讓其他人來做放不下心。

  4.理念錯誤,盲目平衡。現今太多職業經理人並非是“會説、會寫、會做”的三強良將,然而不少企業老闆對人才整體水準的準確考量有偏差,特別針對於高薪獵挖的人才,不乏完美標準要求者,其既然花了錢就應請最好的心理違背了擇人原則,與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實際需求脫節,從而導致越用越尷尬。

  建立良好人才機制

  企業的人才機制以及運營效果,將對企業産生最直接的作用,而人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就中國企業的實踐來看,人力資源所創造的價值要遠遠大於其他資源所創造的價值。當然,人力資源所創造的浪費和損耗也要遠遠大於其他資源所帶來的影響,一個企業是否優秀和具有市場競爭力,關鍵就在於它的“人才隊伍”是否優秀,高管團隊是否優秀,企業和老闆在用人中是否具備“刮骨療毒”的果敢與魄力。

  好老闆就是“好人才”。一個企業的高管團隊本身要有合理的人才結構,人才素質也要差異化,性格氣質也要有互補性。所以,一個企業的好老闆,就應該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才”。因為好老闆要去有意識地做一個好的領導者,掌握領導科學,掌握領導藝術,樹立領導威信。作為領導者,需要有宏觀洞察力,需要有戰略眼光和果斷決策的能力,領導者的掌舵人角色和參與重大決策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好老闆要知人善任,敢於激發組織潛能。一個優秀的組織,總是會不斷有年輕有為的人才涌現,老闆要大膽使用,破格提拔,同時對於現領導團隊也要有更多的學習提升機會,去優秀企業參觀訪問交流,借鑒先進經驗,努力做到“用人之長,克人所短”,並且可以設立企業管理意見箱,建立企業內部的管理顧問團。

  領導為主,管理為輔。老闆要做的是以身作則,高度遵守企業組織紀律,不濫用職務權力和其他影響力,不以私損公;領導成員間要持務實開放心態,開誠佈公,不斷開放視野。企業引進高管人才等重大事務要形成科學的決策機制。

  關注最核心的事情。在企業中,經常有因人設崗或因人設部門的情況,每個新來的經理人,在不能改變原有體系的情況下,馬上又弄一套新的組織出來,仿佛只有一種管理模式才是正確的。原來的經理人則因為過去的成績或某種關係,也要堅持自己的辦事原則和管理方法。而老闆在其中,卻只能達成表面妥協。對此,企業和老闆需把握: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事情,可能要産生內耗的事情,堅決要少做或杜絕。在企業的人才組織結構變革和調整上,企業老闆和高管要起到積極的主導作用,儘量將關注點聚焦在最核心的事情上,確立客觀、公正和科學的績效標準,建立職位能力勝任模型和科學的評價人才機制,以業績和數據説話。

  理清關係,坦誠合作。在許多企業中,由於職業經理人無法突破人際障礙,最終形成了人情大於人性的“企業文化”,導致企業發展所需的真正人才無端流失或無法引進。如果在當斷的時候不斷,該協調處理的時候,怕問題爆發而猶豫不定,企業危機就會像種子一樣潛伏下來。對於企業或老闆科學合理的用人,不僅要迅速找到治標的方法,並且要找到治本之法,而不能將問題的實質矛盾掩蓋。

  老闆要使人才間有競爭,更要與人才有深度、坦誠的合作。在企業管理當中,通過高管團隊真誠的努力,完全可以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信任文化和信任機制。企業高層的管理基本只限于整體佈局和中層隊伍的管理和指導,高層對於基層,主要是傾聽他們的聲音,將從整體上思考解決方案。中層管理者則要將戰略執行下去,強調執行能力和執行方法,對於中層的考核主要以業績和管理説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