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文化建設與隊伍建設齊頭並進

  • 發佈時間:2015-02-11 09:33:4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郭 冬 武光鋒 劉天嬌本報記者 朱文達

  “上善若水任方圓,厚德載物品乾坤”,“自強、創新、上善、和諧”,“創新內生動力,奉獻方顯永恒”,“透明彰顯公正、透明凝聚力量、透明見證清廉、透明成就擔當”……這些經典語句,融合了傳統儒家文化和現代管理理念,突出勵志、管理和廉政三大主題,由防撞條鏤空刻製而成,山東省質監局稽查局的幹部職工每天都能在辦公區透明玻璃幕墻上見到它們。

  “這裡就是一條法律文化長廊,把法律文化建設有效融入執法人員日常管理、工作和生活之中。我們能感受到崇法尚德的文化氛圍,這也正是我們稽查文化的理念。”該局的工作人員笑言,這裡已經成為省局系統靚麗的“風景”。

  “建設法治文化長廊,是為了讓執法人員在實踐中感受法律文化的魅力,使法律文化真正內化於心,外化于行,全面提升執法人員的法律素養。”山東省質監局稽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道風景只是一個縮影,山東質監文化具有悠久的儒家底蘊和深厚的現實積澱,既根源於傳統度量衡文化,也來源於開展綜合管理和行政執法的實踐,已逐漸成為該省系統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和集中體現。近年來,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山東省質監局稽查局在文化建設方面,不斷進行新的探索、推出新的理念、注入新的內涵,提出了“提升道德信仰、職業信仰、法律信仰”的價值觀。

  把“建設學習型組織、鍛造研究型團隊”作為質監稽查文化建設的組織基礎,夯實事業發展的根基;把“培養職業信仰、實現和諧執法”作為質監稽查文化建設的理想目標,秉承依法行政的精髓;把“以透明的方式,運作在道德和法治的軌道上”作為質監稽查文化建設的陽光之路,倡導核心價值觀;把良法善治作為質監稽查文化建設的理念認同,陶冶幹部職工的情操,該局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創新形式和載體,體現稽查文化的先進性,突出稽查文化的時代特徵,指明稽查事業的發展方向。

  除了法治文化建設,該局還注重執法隊伍建設。通過鼓勵執法人員參加司法資格考試、倡導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定期開展視頻培訓、開展全員上臺講法釋法活動,稽查隊伍的法制化、職業化、專業化水準有了大幅提高。目前,該省稽查隊伍共有律師40名,其中,自有律師31名,外聘律師9名。該局現有全國質檢系統法律專家2名,全國質檢系統執法辦案能手3名,取得全國司法職業資格人員4名,碩士5名,全國先進工作者1名,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2名。共舉辦視頻培訓班10余期,培訓執法人員2萬餘人次,提升了執法人員對法律法規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複雜案件的處理能力和風險應對能力。另外,該局有數名同志被列入質檢總局執法司執法打假業務培訓的師資力量,多次赴新疆、內蒙古、甘肅等地,在全國質檢系統執法打假培訓班上授課。

  “比較典型的,在處理汽車産品投訴舉報案件、木薯變性澱粉案件、阿維菌素相關産品案件、葡萄酒標簽合法性判定、車用汽油風險監測等工作中,我們組織召開了多次專家會商會,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指導了案件辦理。”山東省質監局稽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推行會商機制,提升了疑難複雜問題的處理能力和風險應對能力。近年來,該局著力於法治工作機制建設,注重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稽查執法工作,探索建立了案件線索管理制度、會商制度、專家機制、約談制度等多項行之有效的制度,執法工作的法制性、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大幅增強。

  伯爾曼説:“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作為執法者來説,信仰法律意味著遵守法律、敬畏法律,意味著嚴格執法,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近年來,山東省質監局稽查局加強法律信仰建設,堅持以教育塑造信仰,組織幹部職工閱讀了《能量場》、《中國品質怎麼了》、《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釋義》、《幸福一生》、《錯案》、《社會管理的法治思維》等書籍,積極組織開展讀書會、“履職能力人人談”等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切實塑造了幹部職工的法律信仰,凝聚了正能量,克服了“逐利性”、“避責性”、“遊牧性”的錯誤執法觀念,確立了“價值執法”、“技術執法”、“協同執法”的理念,有效防止了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行為的發生。

  “有了法治文化的承載,有了執法隊伍和法治機制的保障,法治稽查建設不斷推進。”山東省質監局稽查局局長紀德法表示,今後,該局將圍繞“培養一批專業化人才、打造一支職業化隊伍、培育一支研究性團隊”的目標,繼續加快法治稽查建設步伐,培育法治思維、推行法治方式、鍛造法治利劍,確保稽查執法工作“以透明的方式運作在道德和法制的軌道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