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7日訊(記者 李春暉)作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公佈之後的首場部委記者會,昨日(6日)的發改委記者會引發了廣泛關注,媒體聚焦于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各項目標如何執行和落實。
為了更好地回應社會關切,國家發改委也派出了“強大陣容”,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張勇、副主任寧吉喆一同出席記者會,對經濟增長目標、去産能、高品質發展等熱點財經問題進行了解答。
記者會現場(中國網 郭天虎 攝影)
談經濟增長目標
“6.5%左右”增速經過努力可以實現
作為經濟領域的主管部委,經濟增長目標的問題,幾乎是每年兩會發改委記者會的“必答題”。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目標為“6.5%左右”,與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一致。2017年我國最終實現了6.9%經濟增長幅度,令國人驚喜,令世界驚嘆。2018年我國經濟面臨著新的不確定性,能否如約實現今年的增長目標呢?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記者會上釋放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他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5%左右,符合預期也符合需求,客觀上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從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可以看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為32.1%,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貢獻率為9.1%。
何立峰也從“三駕馬車”入手,闡述了2018年中國經濟的信心和底氣:
消費方面,能夠保持消費繼續穩步增長。估計隨著今年各種新興産業的發展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有可能還會接近甚至超過60%。
投資方面,現在抓緊出臺和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促進實體經濟投資。從現在的經濟活躍度和其他方面指標綜合分析,發改委預計今年各方面補短板的投資,包括民營企業、社會資本在這方面的投資還會加大力度,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會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
外貿進出口方面,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合到世界經濟當中,只要世界經濟能夠走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保持平穩增長,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應該還是可以保持穩定的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會保持8%到9%左右。
何立峰表示,中國現在有近14億人口,迅速成長的中等收入群體,不完全統計有4億多人口,現在是按國別來算,位居世界第一,而且還在迅速增長中。這就為中國培育自己的市場創造了越來越好的環境和條件。
“我們有決心也有信心繼續提高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水準,消費規模會有新的擴大,我們打好三大攻堅戰之後,貧困人口也會逐步向中等收入邁進。”何立峰稱,“所以,中國未來消費市場的前景非常可期,我們對今年經濟增長實現6.5%左右的目標充滿信心。”
談“去産能”:
做好“破、調、改、安”四件事
“去産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位居“三去一降一補”之首。我國“去産能”相關工作在執行上雷厲風行,在規劃上步步為營,在影響上則是“潛移默化、波瀾不驚中實現華麗轉身”。
2016年初,國務院印發《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和《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首次明確鋼鐵、煤炭“去産能”的量化目標:從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煤炭産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産能1億-1.5億噸。
此後,我國每年都會明確當年的“去産能”年度任務。2016年我國規劃壓減粗鋼産能45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産能要達到2.5億噸以上。實際2016年退出鋼鐵産能超過6500萬噸、煤炭産能超過2.9億噸,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2017年我國進一步將“去産能”擴圍到煤電行業,提出再壓減鋼鐵産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産能1.5億噸以上,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産能5000萬千瓦以上。實際2017年全國壓減鋼鐵産能5000萬噸以上,累計化解煤炭過剩産能2.5億噸,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産能6500萬千瓦。這一年同樣是超額完成任務。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關於今年的去産能工作,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重點做好“破、調、改、安”四件事。
“破”是繼續破除無效供給。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2018年要再壓減鋼鐵産能3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産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的煤電機組。
“調”是要調整優化行業結構,統籌做好化解過剩、優化結構、保障供給等工作,逐步實現從總量性去産能為主向結構性去産能、系統性優産能為主的轉變,促進鋼鐵、煤炭全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要加強行業運作監測分析,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不能暴漲暴跌。通過産能置換指標交易等市場化手段,加大煤炭優質先進産能的釋放力度。
“改”是要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加大“僵屍企業”破産清算和重整的力度,引導扭虧無望的企業主動退出。按照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鼓勵鋼鐵、煤炭、電力企業兼併重組,儘快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幹企業集團,優化結構佈局。
“安”是要做好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發揮各方的積極性,用好中央財政專項獎補資金,做好企業職工的安置工作。
“鋼鐵、煤炭去産能和防範煤電過剩所採取的一些措施,為下一步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一個示範樣本,像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等,一方面淘汰落後的産能,關停一批不適合未來發展需求的産能,另一方面大力發展一批新的産能,在潛移默化、波瀾不驚中實現華麗轉身。”何立峰表示,“我相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談高品質發展
從五個方面進一步著力推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要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要尊重經濟規律,遠近結合,確保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實現經濟平穩增長和品質效益提高互促共進。
對於高品質發展,何立峰表示,就是要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具體來講,要在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方面採取一些具體舉措,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推動高品質發展。”何立峰稱,“初步構想是按照新發展理念,在以下五個方面進一步著力。”
要著力推動創新發展。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一些高技術領域我國正在由過去的跟跑到現在的並跑,少數領域已經在領跑,未來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航太、深海、高鐵等領域科研成果轉化方面下更大力氣。要運用高技術帶動更多傳統企業發展,讓一大批傳統企業實現華麗轉身,向更高水準方面演進。
在協調發展方面,要大力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新型城鎮化,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把各地比較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
在綠色發展方面,要實施更嚴格的環保標準,不僅要按照環保要求減少污染排放,也包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過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推進城市垃圾分類等措施,推動形成綠色生産方式、綠色出行方式、綠色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
在開放發展方面,將進一步推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降低準入門檻,採取更有力的措施吸引更多資本,充分借鑒國際先進管理經驗、管理方式,引進先進技術,推動我國高品質發展。
最後是共用發展,要讓人民生活水準持續提高、不斷提高,這就需要形成工作合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責任編輯:劉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