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15”特別報道之房地産行業
中國網財經3月6日訊(記者安平 見習記者魏國旭)多次喊出“活下去”口號的萬科,2018年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公告顯示,萬科2018年實現銷售面積4037.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3%;實現銷售金額6069.5億元,同比增長14.5%。
但在萬科超6000億銷售成績的背後,是工程事故頻發、業主有關房屋品質問題投訴接連不斷。這讓人不禁質疑,龍頭房企萬科這是怎麼了?
作家張艷華向鬱亮連發五封公開信
2018年年底,作家張艷華給萬科董事長鬱亮寫了一封《萬科一棟房子45處漏水,我住草棚?》的公開信。張艷華在信中稱,她在杭州良渚文化村開設的近700平方米的書吧因房子漏水兩年都沒有正常營業,幾百萬投資款、裝修款打了水漂,這處房子正是萬科的項目。
對此,杭州萬科官方微信2019年1月5日作出回應,稱公司在接到租戶報修後均第一時間到府修復;雙方兩年來進行了十余次溝通,遺憾的是因張艷華女士提出的索賠訴求完全超出了合同約定,至今雙方無法達成諒解;為使問題早日得到合法公正的解決,公司近期將此事訴諸法律途徑。
隨後,張艷華又發出了第二封公開信,稱房子已經修了兩年,但現在還有十幾個滲漏點;雙方溝通僅五次,而且每次都是不同的管理層;萬科的回應沒有直面問題,公關稿堪稱拙劣。
對於第二封公開信,萬科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會尊重法律處理結果,在此之前,懇請媒體能給予理解和支援,等待司法途徑的公正解決;不過同時承認張艷華租賃的10號樓確有存在外墻局部滲漏的情況。
1月10日,張艷華發出第三封公開信,信中指出萬科正在成為“萬坑”,表示會一直維權下去,並曝出了自己收到網友爆料的另外六則萬科項目品質問題;1月29日,張艷華發出第四封公開信,表示萬科表面和善實則“不作為”,一直沒有拿出實質性解決方案;2月26日,張艷華發出第五封公開信,表示自己的代理律師已向法院遞交了訴狀,法院已經受理,將擇日開庭。
至於事件目前有何進展,萬科杭州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國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仍在證據評估階段。”
多地項目因品質問題遭業主投訴
張艷華的書吧並不是萬科項目漏水的“個例”。2019年1月,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有廣州萬科尚城禦府的業主給廣州市委張碩輔書記留言,投訴萬科公然違反國家規定,對衛生間和廚房均沒有做任何防水措施;業主收樓時在對衛生間經閉水測試發現洗手間普遍出現嚴重漏水問題,且漏水引發漏電和跳閘,嚴重危及業主人身安全。
對此,萬科方面給出的回應是,截至2018年12月20日,廣州尚城A6、A7、A10統計因安裝瑕疵導致的滲漏為24戶,整改完成戶數22戶,整改完成率92%。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萬科尚城售樓處時工作人員表示,當前在售的是項目二期,還有兩套尾房;一期確實存在漏水問題,現在正在整改。
漏水僅僅是萬科項目存在問題中的一類。此前,上述萬科尚城項目一期在接受業主參觀時就有業主提出,複式的二樓樓板僅僅是幾片薄薄的鋼板和預製板,正常走路都能感覺到震感,若是跺腳、輕跳,則樓板振幅能達到1公分,桌上花瓶、樓下吊燈均明顯晃動,被稱為“樓震震”。此後,萬科將二樓樓板改成鋼筋混凝土澆築,解決了震動問題。
萬科其他地區項目地區的項目也因品質問題遭到過業主投訴。今年1月9日,微網志上有業主對杭州萬科世紀之光項目進行質疑,稱在交房驗房時發現家裏的門和地板全都是用紙做的。對此,萬科回應表示,“門和地板都是紙做的”存在明顯誤解;被誤認為“紙板”的戶內門面層材料,實際上是“中密度纖維板”。中密度纖維板是人造板的一種,在國內外室內裝修和傢具行業廣泛使用,産品符合行業標準。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僅在“聚投訴”一個平臺,2018年有關萬科的有效投訴就多達34件。
2018年發生5起安全事故
除了被各地業主維權,萬科在建項目工地也頻出事故。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萬科共發生了5起安全事故,年底的兩個月內連發3起。
2018年12月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發佈事故通報,貴陽萬科理想城F1-F4號樓,F5、F7號樓及地下室G1-G3號樓及地下室工程,發生事故造成1人死亡。2018年11月12日13時50分許,廣東中山萬科古鎮昇海豪庭項目發生地下室頂板局部坍塌事故,坍塌總面積約3500平方米,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2018年12月29日,上海市閔行區七寶生態商務區項目發生一起泥土滑坡事故,造成3人死亡。
萬科2018年半年報顯示,七寶生態商務區18-03地塊屬於公司擬開發産品,計劃投資27.82億元,預計2020年底竣工。事故次日淩晨,上海萬科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了“上海七寶18-03項目工地滑坡事件情況説明”,表示集團總裁已在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並迅速成立了專項應急工作組,將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全力配合事故處理工作;同時萬科在建基坑項目已全部無條件停工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在確保絕對安全後再復工,要求全體工程人員高度警惕各類施工風險,引以為戒,牢記事故的沉痛教訓。
(責任編輯:劉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