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27日訊(記者 畢曉娟)今日,2016年中國金融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在論壇上表示,目前金融業態的創新,最重要的就是網際網路金融,業態的創新也是今天中國一個顯著的標誌。它對改善我們金融的功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對業態的創新持一種批評改革。
他表示,中國的金融現在面臨著一個重大的創新時期,因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經濟的增長速度不斷呈現出L型的趨勢,這個趨勢應該説是比較明顯的,推進供給側的改革,基於這樣一個政策框架,金融業要有相應的調整,我們要通過工具創新來完成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特別是供給側的改革。我們綜合來説,要服務於實體經濟,很多人把這句話做了過分地解讀,因為是銀行面臨僵屍企業來貸款,你説金融業要為實體經濟服務,這個是有問題的。
實際上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更多地是要滿足融資者對融資公平多元化選擇的需求。也就是説它基於自己風險的考慮,基於自己優化資本結構的條件,我們整個金融體系要提供一套有效的市場化的融資工具,中國金融還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要進行創新,這就是工具創新。
另一方面,我們整個金融體系要為投資者提供有效的資産組合,可以多樣化地有效的資産選擇,應該説今天的中國金融體系也沒有完成這樣一個功能,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房地産價格,我們房子價格在不斷地上漲,表明中國的金融體系沒有為投資者提供足夠多的適合風險匹配的多樣化的金融資産,這樣一種功能沒完成。無論是從資金的需求講還是資産的選擇者,這兩個方面我們金融做得不好,所以説我們要推動金融工具的創新,我想未來這個應該説是一個基本的趨勢,創新的重點。
第二個,創新是在金融結構的調整,中國的金融結構比較傳統、比較落後,最重要的標誌是它沒有化解風險的能力,我們的存量金融資産太高,因此我們推動金融制度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推動資産證券化。提升整個證券化的金融資産在整個金融市場中的比重,這個是我們改革的一個基本的目標。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改善我們金融的功能,特別是普惠金融,剛才有人談到了。我想這個是我們創新的第二個地方,要進行結構創新,同時功能也要發生調整。
第三個,就是業態的創新,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網際網路金融,業態的創新也是今天中國一個顯著的標誌。它對改善我們金融的功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對業態的創新持一種批評改革。你可以看到最近對網際網路金融應該説是它的生存環境還是越來越嚴重,金融業態的創新是金融創新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網際網路金融中,基於網際網路平臺的第三方支付,應該是非常重要,但是我們對此應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們把很多關注點放在P2P,特別是P2P的跑路誇大了金融風險,這個是不正確的,我們要進行金融業態的轉型,因為整個經濟運作結構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特別是人的生活、消費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如果你的金融業態不發生變化,你就難以完成,這是推動整個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我想這個是第三個。
第四個,很重要的基於這樣一種變化,中國金融的風險正在發生變異,我們要高度認識。我們創新的地方更多地是從結構上來創新,傳統的結構創新是沒有空間的,傳統主要是資本業務,中國金融分兩塊,一個是消耗資本的,一個是不消耗資本的,消耗資本的比如説銀行的信貸業務,這裡面創新的空間非常小,因為它非常傳統,消耗資本。我們更多是在非資本性業務方面實施創新,也就是説未來我們創新的重點就在這些地方,這些地方將會使它的規模越來越大,在這個部分可以看到監管阻力的,監管整個是沒有覆蓋住,這一部分未來的風險會越來越大。
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們監管也要進行調整,所以説第五個我們要創新的是基於風險發生了變異,接合部的風險越來越大,它會迅速地蔓延到外部,感染整個金融體系,甚至會影響到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我們要構建一個新的金融監管架構的改革,這個改革怎麼推進?需要認真研究中國金融結構變化的規律,尤其要研究風險的特點。
概括地説,這種金融監管的變革它應該不是一個大一統的小英美模式,或者美聯儲的模式,應該説這個模式還是不符合中國目前的狀況,我們要認真研究,我們要找到一個什麼樣的監管架構,目前的監管架構從邏輯上説還是有它存在的價值,不同的是它的微觀功能在變化,我們微觀功能在調整。
(責任編輯:畢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