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11日訊(記者 劉小菲)種種跡象表明,並購重組已經成為市場的監管重點。.資料顯示,截至5月中旬,滬深交易所共發出2017年報審核問詢函超過300份,近四分之一累計提出各類問題超過7000個,其中包括高估值、高商譽和高業績承諾的並購重組的“後遺症”等問題。
據同花順IFIND統計,2017年A股市場共發生了1514次並購對賭事件,其中407家公司對2017年業績作出了承諾,不少公司並購標的實現的業績剛好“踩線”,28家公司實現的業績遠低於承諾業績,其中有4家公司的並購標的在報告期內出現了虧損,分別為泰爾股份、三七互娛、華星創業和世紀鼎利。
泰爾股份兩標的均未完成承諾:眾邁科技虧逾5千萬
以泰爾股份為例,去年7月公司出資2200萬元收購了控股股東旗下的燊泰智慧40%股權;10月,耗資1.44億元收購深圳眾邁科技51.40%股權。根據約定,燊泰智慧在2017年至2019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500萬元、650萬元和800萬元,三年累計不低於1950萬元,眾邁科技在2017年至2019年實現的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於2600萬元、3600萬元和5000萬元,三年累計凈利潤不低於1.12億。
然而,去年泰爾股份的兩家並購標的均未完成承諾的業績。年報顯示,燊泰智慧實現的凈利潤236.12萬元,完成率僅為47.22%;眾邁科技更是虧損了5044.04萬元。
受眾邁科技拖累,泰爾股份2017年也由盈轉虧。截至去年底,泰爾股份對眾邁科技的應收賬款賬面餘額8268.03萬元計提了7441.23萬元的壞賬準備,同時,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21億元,合計為1.96億元。2017年泰爾股份虧損7423.36萬元,而2016年公司的盈利金額為0.1億元。
華星創業收購的互聯港灣股權虧損 現折價近半甩賣
無獨有偶,華星創業曾在2016年底斥資3.98億元收購互聯港灣51%股份,交易方曾承諾2016年-2018年互聯港灣合併報表口徑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4050萬元、6900萬元、9300萬元。不過互聯港灣2017年虧損了2905.44萬元。
無奈之下,華星創業在4月份發佈公告,稱公司于4月15日與衢州復樸長實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簽署的《股權轉讓框架協議》顯示,衢州復樸向華星創業支付現金2億元,購買華星創業所持有的互聯港灣51%的股權。
另外,三七互娛在2017年完成整體收購的上海墨鹍,承諾2017年扣非歸母凈利潤不低於1.28億元,而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其虧損了4596.53萬元。三七互娛解釋稱,主要原因是産品上線檔期推遲。
而世紀鼎利在今年年初用350萬元收購了許永進手中所持有佳諾明德12.96%的股權,後者曾承諾2017年實現凈利潤400萬元,然而實際情況卻是虧損1986.6萬元。
機構解析為何願意接受高業績承諾:不排除炒作抬高股價
對於並購標的無法完成業績承諾的原因,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除受到公司經營戰略影響外,一些行業受外部宏觀經濟的影響也較大,如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在經濟低迷時期實現承諾業績的難度自然增大。”
東方證券分析師左劍明表示,“上市公司願意接受高業績承諾帶來了高估值,不排除是為了抬高股價,從中套現獲利。”
至於如何緩解並購“後遺症”這一現象,資深財經評論人曹中銘表示,上市公司在啟動並購重組時,可以對高溢價現象説“不”;上市公司收購資産,應禁止全部用現金支付;此外,上市公司實施並購重組,應禁止對相關補償條款進行修改,以防止資産出售方在享受高溢價後逃避責任。
(責任編輯:徐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