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外景與內部員工作業情況。圖片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4月19日訊(記者 張晗) 避免資本“脫實向虛”、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效率逐漸成為共識,信貸資金“用到哪、怎麼用、産生何效果”則被給予了更多的關注。
海南省是我國的南大門,近幾年以其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空氣品質,逐步成為國人旅遊、投資、移居的熱點地區。與此同時,海南産業基礎脆弱、房地産業一枝獨大,面臨經濟發展和自然保護間的矛盾擠壓,環境治理任務艱巨。
海南代省長沈曉明提出,海南的經濟發展要以守護好碧海藍天,青山綠水為前提。近幾年來,在光大銀行等銀行業因地制宜的支援下,海南正在傳統自然環境優勢上實現科技化、綠色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這其中,一座高科技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三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下簡稱垃圾發電廠)是光大環保能源(三亞)有限公司(下簡稱光大環保)負責實施的光大國際在海南的首個環保項目。
據了解,垃圾發電廠一期項目于2014年12月22日建成生産,二期項目于2016年6月3日建成投産,總投資約5.9億元,光大銀行為該項目建設共提供直接信貸支援。
光大銀行海口分行行長張軼昌指出,光大銀行海口分行始終將支援綠色環保産業作為信貸工作的重點。垃圾發電廠的處理技術和水準超過歐盟標準,相關技術位列全球第一。
張軼昌表示,此項目是光大銀行與其集團企業光大國際旗下子公司實現聯動,在綠色環保信貸項目市場的重要旗幟,進一步實現了當地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社會環境效益顯著
張軼昌用“花園式工廠”來形容垃圾發電廠,引起了筆者的極大興趣,這與人們印象中的垃圾處理廠相差較大。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距離三亞市北部地區的垃圾發電廠進行實地採訪。
到達垃圾發電廠的廠區實地,記者發現廠房和園區環境整潔,無任何異味,令人出乎意料。垃圾發電廠總經理王森林介紹,垃圾焚燒發電全部在密閉廠房中進行,垃圾運進與廢物排出均在嚴格管理下進行。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垃圾車將垃圾傾倒在專門入口,垃圾在密封的發酵池內發酵後被工人用類似娃娃機夾子的垃圾吊送入焚燒爐,過熱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同時,焚燒過後的廢物、廢水、廢氣會經過幾道程式的專門過濾,進行二次利用或達標後排放。
垃圾焚燒發電廠鍋爐實時參數。圖片來源:中國網財經
王森林對中國網財經表示,“垃圾發電最終産生的灰渣、滲濾液、煙氣中有害物質會得到有效處理,無害化處理極大地緩解了垃圾對環境造成的直接危害。”
更重要的是,王森林指出,垃圾經過高溫焚燒,熱能轉化為機械能,再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經過焚燒處理等過程後的需要填埋的固體量,只佔原生垃圾的5%左右。相比于傳統填埋方式相比,這樣不但節約了土地資源,也減少了垃圾填埋對土壤、水源的污染。
據了解,垃圾發電廠每天最大垃圾焚燒量達1050噸(進行外水分瀝幹處理後),全年處理量佔整個三亞地區全年産生垃圾的75%左右。
“三亞市與其他城市不同,全市垃圾增速大概在每年20%左右,建設投産速度跟不上垃圾增速,垃圾處理量完全滿足不了垃圾産生量。” 王森林透露,目前三亞市政府已經開展了該項目的三期工程,設計規模1000噸。光大銀行海口分行副行長尤小嶸則表示,該行會繼續跟進支援該項目。
“我行在業務上緊緊抓住海南省建設發展機會,垃圾焚燒項目是我行對實體經濟的有力支援。” 尤小嶸指出,該項目同時代表著金融和實業結合併共同支援社會民生經濟的發展。“目前,我行在海南其他市縣也在協調、推廣相關垃圾焚燒廠技術。”
此外,記者從光大銀行海口分行獲悉,該行成立20年來給力海南經濟建設,緊密圍繞海南省12大重點産業和393個省重點建設項目,建立大資産項目儲備庫,搭建大資産業務平臺,涵蓋公司、投行、貿金、資管等業務領域,為海南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更為綜合化的金融服務,為海南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