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曲阜11月29日訊(記者 張靜)沿著村口處的石階徐步而上,一條儒學示範街映入眼簾,這裡有書店,村民或遊客可在這裡讀書休憩,也有手工坊等文化體驗區,遊客可在這裡動手學習一項傳統技藝,或在特色飯廳裏品嘗當地小吃……11月28日,“何以中國·弦歌不輟”網路主題宣傳活動媒體采風團走進曲阜魯源新村。
魯源新村外景 主辦方供圖
據介紹,魯源新村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興業”的理念,立足於孔子誕生地的金字招牌和尼山聖境景區的帶動優勢,憑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儒韻魯源文明新村”為目標定位,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發展文旅産業,帶動村民致富。將傳承和弘揚儒家文化注入到文旅發展中去,注重打造多樣化、能體驗、隨處有的文化旅遊模式,讓這裡成為鄉村文化遊的熱門“打卡地”,不僅讓遊客在村裏的街頭巷尾通過“住民宿、遊鄉村、重體驗”的“文化遊”感受孔子故里的風土人情,更讓村民們捧起了“文化碗”,吃上了“旅遊飯”。“我們村裏的年輕人可以在景區從事講解員等工作,月收入可達5000元左右,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可以去景區做保潔或物業,月收入也能達到1500元至2000元。還有更多的村民通過開辦特色民宿,實現在家門口就業,逐步發展成民宿經濟,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魯源新村黨總支書記劉承彪説。
目前,全村民宿數量達182家,直接帶動村民就業300余人,平均每戶民宿年收入5萬元以上。
伴隨著尼山聖境推出夜遊項目和鄉村旅遊持續升溫,越來越多村民利用自家房屋發展民宿經濟。村黨組織牽頭成立了“民宿聯盟”,制定管理細則,引導民宿運營管理向專業化、規範化轉型。
另一方面,魯源新村堅持在儒家文化中尋找鄉村治理“靈感”,將儒學文化資源深層次融入到鄉村文化建設中,以文化振興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將儒家文化元素精巧佈局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呈“一站四館一堂”之態。其中,“魯之源、魯之風、魯之雅、魯之頌”這四大文化展館,分別圍繞魯源起源、鄉村記憶、非遺傳承、魯之傳頌等主題展開,各自獨樹一幟又相互呼應。此外,魯源新村還通過廣泛收集村民家風家訓,提升村民文明素養。劉承彪説,“我們村裏年輕人結婚的時候,村支書就會送給他們一套裝裱好的家風家訓,讓這種好的傳統發揚下去。”
魯源新村還組建了涵蓋政策宣講、文明新風、環境衛生等6支貼近村民生活的志願服務隊伍,深入開展“魯源有禮”“讀書分享”“守望誠信”“廣場有約”等10個志願服務項目。建立“儒鄉幸福超市”,為參與志願活動的村民發放幸福幣並兌換日用品,鼓勵村民做好人做好事。設置尼山書屋、書法室、紅色記憶館等8個功能室,常態化開展經典誦讀、非遺技藝培訓、家風家訓分享、評先樹優等活動。這些多樣化的形式激勵著村民崇德向善,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村風民風。
如今,魯源新村通過提升鄉村基礎文化設施、健全文化標識體系、培育“農、文、旅”特色文化産業,讓傳統文化賦能鄉村長遠發展。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