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蕪湖鐵畫: 鐵與火之歌 藝與技之美

發佈時間:2024-10-29 14:00:58 | 來源:安徽日報 潮新聞 | 作者:陶妍妍 關敬生 徐添城 李嬌儼 | 責任編輯:秦金月

迎客松既是黃山的標誌性景觀,也是安徽省的象徵之一。

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園安徽合肥駱崗公園,有一幅巨幅蕪湖鐵畫《迎客松》佇立在安徽園入口處,用傲立的姿態歡迎著五湖四海的來賓。

很多人都聽説過“水墨丹青”,但並沒見識過這樣的“鐵墨丹青”。

蕪湖鐵畫吸取了我國傳統國畫的構圖法,將民間剪紙、雕刻、鑲嵌等藝術的技法融為一體,以錘為筆、以鐵為墨、化砧為紙、鍛鐵成畫,有著三百多年的歷史,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而另一幅更為著名的鐵畫作品《迎客松》,則享譽海內外。

1959年,隨著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順利落成,中央要求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自行裝修佈置各自的會議廳,並能體現地方特色。安徽省委經過仔細研究,多方徵求意見,最後決定以蕪湖鐵畫《迎客松》來裝飾安徽廳。

這幅鐵畫《迎客松》由安徽師範大學美術系王石岑教授創作畫稿,老鐵畫藝人儲炎慶率領眾弟子鍛制。松針茂密,約有兩萬根,需一根根鍛打出來。松幹上樹皮嶙峋,每個鯪圈要經過數百次密如驟雨的錘鍛才能呈現出那一份滄桑感。

鐵畫《迎客松》製作完成後,先是被送到了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周恩來總理看到後讚不絕口,指示將這幅鐵畫移至接待外國政要和貴賓的大廳,體現中國人迎客天下的美好寓意。

1997年,為迎接香港回歸,全國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均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贈送賀禮。安徽省人民政府贈予香港特區政府的賀禮是巨幅鐵畫《霞蔚韆鞦》,同樣是以迎客松為創作素材。整個畫面氣勢磅薄,12棵松樹寓指當時12億中華兒女喜迎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

可以説,迎客松一直是當代蕪湖鐵畫中非常重要的題材之一。

國慶節前夕,我們來到蕪湖市工藝美術廠,拜訪安徽省第一屆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蕪湖鐵畫鍛制技藝”傳承人張家康。

蕪湖市工藝美術廠位於鏡湖區的九華山中路,廠區西面就是秀麗的赭山公園。早晨7點半,我們趕過去,正看到很多晨練老人在廣場上舞劍;廠區的門臉不大,但一走進去,院落中小橋流水,大樹參天,一幅長20米、寬4米的巨幅鐵畫赫然映入眼簾,描述著蕪湖鐵畫的發展史。仿佛一下掉進丹青畫境中,心瞬間沉靜了下來。

張家康老人與共和國同年,今年75歲。他13歲入行,從學徒工做起,與鐵畫相伴,眨眼就是62年。廠裏的工作人員説,張老幾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7:00準時坐在工作臺前。我們來到工作室時,張老已在工作。只見他腳踩點焊機,升騰起紅色火苗,鐵塊在火苗的熔斷下,已“和泥巴一樣軟”,張老手起錘落間,敦實的鐵塊已變成了一根根松針。而這“紅鍛”技法,正是鐵畫的靈魂。

據史料記載,蕪湖鐵畫是由明末清初的打鐵匠湯鵬和畫家蕭雲從共同創造,至今約有三百五十餘年歷史。

湯鵬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打鐵匠,史料甚少,只知他年少離家,從江蘇溧水來到蕪湖學打鐵,一生貧苦,現遺有《四季花鳥》《竹石圖》《溪山煙靄》等鐵畫作品,分別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院和鎮江市博物館。而蕭雲從則是明末清初大名鼎鼎的畫家,新安畫派支流姑孰畫派的創始人,創作的43幅《太平山水圖》影響甚廣。

這兩位身份地位都懸殊的人,卻在蕪湖的蕭家巷相遇相知,並成了忘年交。湯鵬雖沒太多文化,又以苦力謀生,卻熱愛繪畫,藝術感悟力極好,蕭雲從便常賜畫稿,並指導他以鐵作畫。今天,在蕪湖古城蕭家巷的巷口,還有一幅墻體鐵畫《梅花小築》,描述的就是這二位蕪湖鐵畫創始人當年合作的場景。

張家康坦言,鐵畫創作,首先要有過硬的打鐵技術,其次還要有很好的藝術領悟力。“我當年入行,學徒工做了三年,那三年只能幫師傅做些輔助工作,因為打鐵畢竟是有一定危險性,需要膽大心細,把每個基礎步驟都練紮實。”向張老請教學好鐵畫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老先生思考片刻,“有耐心,能吃苦,還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

老先生16歲上手學做鐵畫,一做六十多年,他自己説,“一天沒停過”。蕪湖鐵畫雖是技,但能成為大師,必須上升到對藝的理解和熱愛。“‘以錘代筆、以鐵作墨、鍛鐵成畫’,不能全是照葫蘆畫瓢,而要進行二次創作,鐵畫的遠近、層次、虛實、疏密關係,都需要擁有一定的美術基礎,還要能充分理解作品的人文內涵。”聽他侃侃而談黃公望、倪瓚、唐伯虎、八大山人,談到中國文人畫中的柴筆簡筆,線與面,遠山近景飛筆留白,眼神裏都是光彩。

工作室裏挂滿了張家康的作品,他説近年來最滿意的一幅鐵畫作品叫《富春山居圖》。2003年,他受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影響,決定製作一幅大型鐵畫。正要動手時,廠裏突然來了筆大單,他只好先完成廠裏任務,誰知一耽擱就是兩年。後來他給自己下了死命令,不做完《富春山居圖》不再製作其他鐵畫!終於,耗費22個月,鐵畫《富春山居圖》問世。

這幅鐵畫中,丘陵起伏,峰迴路轉,江流沃土,沙町平疇。這幅畫中的樹,就分為柳、松、雜木、灌木等好幾種;畫面還包括山水、人物、動物、房屋、橋梁、草棚等,很是費工夫。另外,畫中的題字、落款就有570個字,還有大小17個印章,打制起來,也很考驗鐵畫鍛制技藝的全面性。

2023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張家康將這幅作品捐贈了給蕪湖市博物館,“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蕪湖鐵畫的魅力,喜歡上這一傳統技藝。”

鐵畫,絕對算得上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為什麼會誕生於長江之畔的蕪湖呢?

據蕪湖鐵畫博物館的負責人介紹,蕪湖地礦資源豐富,沿長江,上游是銅都銅陵,下游是鋼城馬鞍山,銅、鐵等有色金屬礦産豐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蕪湖市南陵縣境內,還發現了大工山古銅礦冶煉遺址群,是我國最早的古銅礦冶煉遺址之一。宋代時,蕪湖更是全國的冶煉業中心,有“鐵到蕪湖自成鋼”之説。加上蕪湖作為四大米市之一,是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社會氛圍既崇文也崇商,才有機會誕生出這座城市的特色文化——“蕪湖鐵畫”。

蕪湖鐵畫博物館就在蕪湖市工藝美術廠內。採訪當天,我們還偶遇了來自塞爾維亞的遊客喬治,他和蕪湖朋友陶先生一起來參觀。“很好奇,他們是怎樣用堅硬的鐵塊畫畫的呢?中國畫雖然和油畫不一樣,沒有顏色,但也非常美。感覺這些畫很震撼。”

蕪湖鐵畫,遠觀墨色淋漓,近叩叮咚有聲,是富有力量的柔韌之美。正如歌中所唱的蕪湖那樣,半城山半城水,柔情與豪情,就那樣,完美結合在了一起。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