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以守正創新之心走好戲曲“破圈”之路

發佈時間:2024-10-18 09:24:49 | 來源:中國文化報 | 作者:李華裔 | 責任編輯:張靜

網際網路時代,“破圈”成為一個時尚名詞,多元化“破圈”也成為戲曲等傳統文化發展的一種新趨勢。

戲曲跨界的傳統由來已久。1905年,一部《定軍山》令戲曲首次“觸電”,中國第一部電影應運而生。之後,以梅蘭芳、程硯秋、李少春等為代表的京劇表演大師前赴後繼,他們以先行者的姿態接納、吸收舶來藝術豐富本土文化,借助電影這一新媒介記錄舞颱風採,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戲曲藝術家的文化自覺與世界眼光。如今,多元文化消費方式讓民眾有了更多的選擇,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啟戲曲跨界創作的實踐:戲曲動漫崛起,戲曲“真人秀”大量涌現,微短劇、影視等與戲曲的融合創作也越來越深入,不僅拓展了傳統戲曲固有的邊界與發展空間,也讓戲曲在年輕人群體中的關注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21世紀,藝術的呈現關鍵詞是“融”。當我們理性審視當代藝術的發展過程時,更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融合的趨勢不僅存在於藝術與藝術之間,同樣存在於藝術與科技之間。日新月異的數字技術深刻影響著社會變革發展,戲曲也因應時代,主動涉足新領域、擁抱新科技:梅蘭芳孿生數字人復現了一代宗師的風采與神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全息投影等技術的引入使沉浸式戲曲觀演不斷升級,“藝術+技術”的融合傳播展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美美與共”的風采和價值理念,是富有創造性與生産性的文化傳承的新路徑,亦成為拓寬戲曲受眾、吸引年輕觀眾的有效途徑。

但不是所有戲曲跨界嘗試都能成功。我們看到,時下,一些作品在追求新穎時,不惜對經典肆意裁剪,大量現代元素的濫用使得戲曲逐漸疏離本體,或是片面追求娛樂效果而弱化了作品的文化內核,也削弱了觀眾的藝術審美能力。誕生於民族歷史土壤中的戲曲表演體系是屬於中華民族的古典藝術美,詩情畫意的形式美和絢麗多彩的表演藝術手段鮮明規定了戲曲表演藝術形象的美學個性,體現出濃郁的民族寫意觀和美學思想,這是戲曲的核心價值。“破圈”意味著不同圈層的交流與融合,而這一過程,也更應是去粗取精、凝練萃取的過程,無論“破圈”還是跨界,其落腳點都應在“戲曲”上,作品要以把握戲曲審美優勢為前提,深度挖掘、展現劇種魅力,將最核心、出彩的人、情、事、物等提煉出來,講深講透,而非一味造星、顧此失彼,甚至拋棄傳統、削足適履,唯有處理好其中的主次關係,才能真正實現“破圈”傳播戲曲文化的題中之義。

毋庸置疑,傳播對於延續戲曲生命力有著重要意義,只有借助傳播之力讓戲曲被更多人看見,才能讓戲曲在新的時代有更大的發展。

如今,開放、交互的媒介傳播形態促使戲曲不斷加速“雲”進程——短視頻與網路直播平臺在長短互補中形成全媒體矩陣,成為吸引戲曲新觀眾的有效途徑之一。臺網聯動、三網融合助推電視戲曲節目實現新質發展,“雲”演播模式不斷提升戲曲演藝發展能級。此外,諸多戲曲文化品牌的成功創制與推廣,以戲曲元素為主題的文創産品與周邊活動的推出等,也讓戲曲藝術以更加貼近現代生活的方式走進大眾視線。

當然,普及也是戲曲傳承與發展的關鍵詞之一,我們不僅需要培養表演人才,也要重視戲曲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和普及,且要在普及方面下足功夫。通過將戲曲教育融入學校教學體系、利用人工智慧打造“生成式”課堂等,多措並舉實現“戲曲進校園”育人模式的改革,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戲曲的種子,著意于久遠地孵化,培養新時代的戲曲觀眾和戲曲鑒賞家,以此實現觀演兩端的“人”的培育。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前輩藝術家的心血凝成,一代代戲曲人守護著這座精神家園。如今,戲曲面臨新的環境和發展機遇。一方面,我們要繼續做好傳承和守護,另一方面,我們更要全面而客觀地看待社會的發展、藝術的變革。有詩云:“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創新是時代所趨,也是文化發展的必然,如今的“破圈”、跨界是為了讓戲曲走得更遠。京劇大師王瑤卿曾説:“戲要跟著時代走。”恰如本文上述所提,前輩戲曲藝術家從未故步自封,他們始終用開放的眼光和時代精神,在創造和革新中延續著傳統,提一盞明燈照亮了後來者的路。我們要自覺延續他們的守正創新精神,讓戲曲未來的發展掌握在每一代戲曲人自己的手裏。“破圈”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它的“進行時”和“將來時”。風物長宜放眼量,做好戲曲傳承的守正創新,才有望答好戲曲藝術發展的時代命題。

(作者:李華裔,係中國戲曲學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