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沉浸體驗引發受眾共鳴 演藝“新空間”助力文旅消費

發佈時間:2024-08-19 09:00:45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劉雅萱 楊淑君 | 責任編輯:張靜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劉雅萱 楊淑君)天壇等中軸線建築的老照片和古彩戲法圖景在走廊兩側“交相輝映”;金句頻出的魔術師攜“二舅”展示“超級技能”引發台下陣陣笑聲……近日,魔術脫口秀表演《男巫客廳》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新空間劇場上演,受到觀眾歡迎。

天橋,曾是老北京百戲雜練的市井喧囂之地,也流傳著不少藝術名家的故事。如今,穿越百年時光,在這裡聚集的天橋藝術中心、天橋劇場等文藝演出場所,讓天橋依然展現“文藝范兒”,拓展豐富著大眾的文化藝術生活。

從“新而奇”的《貓神在故宮》,到“爆梗”無數的《男巫客廳》,天橋藝術中心近年來不斷打破傳統劇場模式,為觀眾帶來獨特的多元體驗,成為首都培育演藝空間項目中的一抹亮色。

(視頻剪輯:實習生 木景琦)

沉浸體驗引發受眾共鳴

記者在現場看到,前往天橋藝術中心新空間劇場的電梯間裏,張貼著碩大的撲克牌海報;觀眾進場前要領取“二舅”“三姑”等身份牌;整個表演過程中,“我二舅真年輕”“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等話梗讓觀眾捧腹大笑。

《男巫客廳》主演之一、魔術師郭皓煒告訴記者,“希望這次演出能給大家帶來不同的感受,讓觀眾體驗一場神秘又歡樂的家庭聚會。”

  《男巫客廳》的觀眾在等候檢票。新華社記者劉雅萱攝

12歲的觀眾盧兆軒看完表演後十分激動:“整個魔術表演跟以往看得都不一樣,脫口秀非常搞笑,不少神奇的操作讓我意猶未盡。”

特意帶著孩子來觀演的郭女士説:“這裡空間雖然不大,但整體的布景非常有氛圍,是很有意思的一種體驗。”

“與傳統的觀演方式不同,沉浸式體驗有很強的互動性,通過角色扮演、交流提問等方式讓觀眾參與劇情演繹,是一種有趣的審美過程。”中央戲劇學院戲劇管理系主任李茜説,很多小劇場的沉浸式演出,通過魔術、脫口秀等娛樂形式,讓觀演過程像做遊戲一樣,這種鬆弛感、娛樂性深受年輕觀眾喜愛。

創新場景打破空間限制

2022年起,天橋藝術中心將位於三層的一處“閒置空間”改造成為新空間劇場。

  位於天橋藝術中心三層的新空間劇場。新華社記者劉雅萱 攝

“如何因地制宜用好公共空間,吸引更多泛戲劇人群,探索展商演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是我們籌建新空間劇場時所思考的問題。”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黨支部副書記姜瓊説,今年推出的《男巫客廳》基於老天橋“撂地”文化中的古老戲法,請精通戲法的“喬家長子”在“客廳”為親朋好友表演魔術,將相對窄小的空間屬性和輕鬆溫暖的劇目特質融合在一起。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佈的《2024年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發展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專業劇場、小劇場以及新空間演出場次同比增長32.21%。

2023年6月,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的觀演現場,演員在和觀眾互動。天橋藝術中心供圖。

“這讓我們看到了市場的需求和産業的活力。”姜瓊告訴記者,演員和觀眾之間互動,以及觀演結束後提供購買文創的服務,都是為了給觀眾帶來更多元的體驗,將來天橋藝術中心會更積極地探索文旅融合的新形式。”

新模式新業態促進文旅消費

2023年,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首次從市級層面推出15個演藝空間培育類項目,旨在培育打造體現文旅融合的演藝新業態、新場景。

近年來,天橋藝術中心、鼓樓西劇場、愛樂匯、繁星戲劇村等打造的不同風格的演藝新空間,成為京城演出市場井噴的一股創新力量。它們將演出空間與商業空間巧妙融合,創造出顛覆傳統劇場模式的“戲劇+”消費體驗新場景,推出創意零售、青年派對、社群活動等豐富的潮流消費新體驗,成為拉動文旅消費的新動能。

  天橋藝術中心戲樓前,觀眾在進行檢票和參觀。新華社記者 劉雅萱 攝

據悉,2024年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將持續推動演藝新空間工作在全市全面開展,預計今年年底全市累計認定或授牌演藝新空間將達50個。

天橋盛世集團副總經理、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黨支部書記楊樹聰説:“作為北京市首批15家演藝空間培育項目之一,天橋藝術中心在基於觀眾需求和市場邏輯選好戲的同時,未來也要在生産端上持續發力,投資出品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讓文化內容與文化空間更好匹配,滿足新時代的文旅消費需求。”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