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化中國行丨宜昌“木魚”重現峽江

發佈時間:2024-06-24 08:58:45 | 來源:湖北日報 | 作者:陳義超 訊員 鄒莞爾 | 責任編輯:張靜

“岸上的孩子放紙鳶,漁家的娃娃放木魚。”這句流傳千百年的諺語,在三峽老一輩船工心中記憶猶新。

雕刻精美的木魚,靠平衡棒和魚線牽引,就能在江水中站立漂流。放木魚者通過魚線不僅能控制木魚的方向,還能迎著江水做出不同的動作。

千百年前,葛洲壩作為江中島,島上漁民為了哄悅家中頑童,就地取材,將木片做成魚的形狀,放到江水中漂流,俗稱“水風箏”。宜昌市伍家崗區伍家鄉共勤村78歲的村民鄒開林,將這份技藝傳承下來,並希望這份宜昌濱江碼頭文化記憶,能讓更多人知曉。

宜昌木魚 源於長江葛洲壩

鄒開林正在製作木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義超 攝)

  鄒開林正在製作木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義超 攝)

泡桐木切割成厚約兩三釐米的木片,用工具打磨出魚的輪廓,精雕細刻出魚鱗、魚尾,再對魚身做彩繪和防水,最後在魚體中間安裝上平衡棒,一條活靈活現的宜昌木魚就製作完成。6月21日下午,鄒開林在其工作室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展示了木魚製作技藝。

“那個時候,葛洲壩上生活的都是船家,全靠種菜和跑船為生。大人們找來木板,用鋸子和刀製作成魚的形狀,哄孩子開心。”78歲的鄒開林邊整理製作的木魚,邊回憶兒時畫面。

“岸上人家買得到紙、砍得到竹子,做風箏就簡單了。島上的人家只有木頭,做出來的木魚,就在江水裏放流。”鄒開林説,正因如此,島上漁民做的木魚,也稱為“水風箏”。

木魚的原理和風箏有類似之處。

魚體中間的平衡棒,用來控制魚入水後的平衡,繩索與平衡棒相連,用於控制魚的姿態。只不過,風箏要借助風力風向來飄動,木魚要結合江水流向和流速來游動。

百年記憶 承載著濱江故事

鄒開林記憶中的江心島,因葛洲壩水利工程修建而浸入江中。當年島上的居民,為支援水利工程建設紛紛移民,鄒開林就是其中一員。

鄒開林和家人搬至伍家崗區伍家鄉共勤村定居。他告訴記者,島上居民搬遷後,新的居住地少有放流木魚的條件,很少有人再提及“水風箏”。

“記憶中,我爺爺輩就有人玩‘水風箏’。雖然是哄娃兒的方式,但大人們也常參與。有時還比賽,看誰放得更遠、遊得更快。”鄒開林介紹,木魚是當時宜昌船家生活的一部分。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修建前,大人們駕船跑運輸,一齣門就是十天半個月。有些孩子和鄒開林一樣留守在家,父母製作的木魚,是他們的精神寄託。

鄒開林製作的木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義超 攝)

  鄒開林製作的木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義超 攝)

非遺傳承 把木魚展示給更多人

時代在進步,木魚作為宜昌濱江碼頭文化的一部分,其內涵在不斷沉澱。

近年來,鄒開林和同伴鄒雲發前往秭歸等地,尋訪古老的魚型雕刻,經過製作改良,讓木魚有更豐富的內涵。

鄒開林和他製作的木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義超 攝)

  鄒開林和他製作的木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義超 攝)

“你看,這尾木魚,就是一條神魚,它背脊上托著的是屈原。蘊含著神魚托三閭大夫的故事。”鄒開林拿著創新製作的木魚介紹。

“以前沒有電動工具,都是用銼刀和鋸子製作木魚。”鄒開林介紹,現在借助電動工具,製作起來更方便,也能做出更多不同尺寸的魚型。

今年年初,伍家鄉文化和體育中心、共勤村村委會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到鄒開林、鄒雲發製作木魚的技藝,立刻著手整理相關資料,並申請了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伍家崗區文化館工作人員岳爽介紹,宜昌木魚是早前的碼頭船家結合釣魚、駕船、劃龍舟等技藝製作成型的一種傳統娛樂體育項目。它的申遺不僅可以填補伍家崗區在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門類的空白,更是對宜昌濱江碼頭文化的一種傳承和保護。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